視頻標簽:雷鳴電閃波爾卡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音樂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廣東省 - 珠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民音樂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廣東省 - 珠海
教學目標
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引導學生根據旋律設計圖形或創編動作,熟悉記憶作品的音樂主題,并了解波爾卡舞曲的節奏特點及風格特點。
2學情分析
波爾卡舞曲在學生生活中接觸不多,但是它節奏活潑、跳躍,情緒歡快,學生易于接受并因此產生學習興趣。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為旋律設計圖形或創編動作,熟悉記憶作品的音樂主題。
教學難點:能夠熟悉記憶作品的音樂主題,了解作品的音樂結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導入:
欣賞音樂片段,想象畫面,
A: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暴雨傾盆
B、風和日麗、陽光明媚
引出作品:該作品表現了在一個歡樂的節日里,人們聚集在一座金碧輝煌的大廳里開舞會,外面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暴雨傾盆,而舞廳里的人們卻舞興正濃,絲毫不受外面天氣的影響。該作品的名字就叫《雷鳴電閃波爾卡》。
4.1.2了解作品:
(一)了解作者:小約翰·施特勞斯
(二)了解演奏形式:欣賞音樂會演奏片段《雷鳴電閃波爾卡》
問題:片段中出現了哪些樂器?該作品的器樂演奏形式是什么?
器樂演奏形式:管弦樂隊(也叫交響樂隊)
(三)了解波爾卡舞曲及其節奏特點:
1、課件介紹:波爾卡是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亞的一種民間舞蹈,這種舞蹈的舞曲稱作波爾卡舞曲。
2、練習波爾卡舞曲典型節奏: ××× ××× | ×× ×0
3、引導學生隨音樂拍擊節奏,感受波爾卡舞曲節奏特點。
4.1.3欣賞作品:
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引導學生根據旋律線一邊畫圖形或做動作
(一)提供幾個線條圖形選擇:直線、波浪線、頓點、卷曲線
(二)分段聆聽:
A段主題:
1、(聆聽a)引導學生根據音樂畫圖形(波浪、頓點)
2、(聆聽b)引導學生根據音樂畫圖形,(頓點、波浪)
3、頓點部分運用了一件吹管樂器,是什么? (長號)
引導學生模擬長號演奏。
4、完整聆聽A段,引導學生邊聽邊畫圖形或做動作。
B段主題:
1、(聆聽c):引導學生注意其中什么樂器給你印象最深?(打擊樂)
2、復聽音樂,是從頭敲到尾嗎?引導學生注意打擊樂器的運用,模擬打擊樂敲擊。
3、(聆聽d):引導學生根據音樂畫圖形,(頓點、卷曲線)
4、完整聆聽B段,引導學生注意重復了哪段?了解B段結構:c、d、c
(三)引導生完整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并畫圖形和做動作,聽到沒聽過的音樂主題請捏緊拳頭。
4.1.4拓展、小結:這節課我們欣賞了《雷鳴電閃波爾卡》,了解了它的主旋律,并且了解了波爾卡舞曲的節奏特點,接下來我們來欣賞一段波爾卡舞蹈,讓我們跟隨音樂一起來拍擊前面練習的波爾卡節奏,來結束本節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