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十五屆全國初中英語
所屬欄目: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十五屆全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視頻人教版九年級 Unit 13 Section B WritingTopic Let’s save the earth15.湖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九年級 Unit 13 Section B WritingTopic Let’s save the earth15. 湖南 李珂
人教版九年級 Unit 13 Section B Writing Topic: Let’s save the earth!教學設計一、背景知識介紹:
閱讀與寫作是一對孿生兄弟,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而“以讀促寫”的教學方法正是兩者的巧妙結合。傳統的寫作教學通常是在導出寫作中心話題后,以問題或圖片的形式,讓學生就話題中包含的幾個要素討論或發表觀點,老師再總結呈現,最后讓學生從這幾個方面寫作。而“以讀促寫”的讀寫結合形式,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寫作技巧、開闊思路、獲取寫作經驗及素材,所以閱讀的文本應具有極強的指導性,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上課教師優選閱讀材料,必要時精心編寫文本,文本需結構層次分明,邏輯清晰,句型典型且多元。此外,教師必須深度挖掘文本,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能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讀主題,讀結構,賞好句,為后面的寫作實踐鋪平道路,從文本中來,到文本中去,以讀為起點,寫為輸出的最終呈現。
我在設計這堂課時,以“Let’s save the earth!”為話題主線,立足文本,設計有梯度的閱讀活動,使學生吸收運用,并進行適當的同話題的延伸和拓展來開展寫作活動,希望達到以讀導寫,以讀促寫的教學目的。
二、教學課時:1 課時(45 分鐘)
三、教學方法:以讀導寫,以讀促寫。
四、教學目標:通過這節課,學生能夠:
1. 掌握與環保相關的話題詞匯。
2. 提高寫作的謀篇布局能力。
3. 對此話題產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
五、教學重點:
1. 閱讀文本的框架分析。
2. 閱讀文本的好句賞析。
六、教學過程:
Step1: Lead-in:
1. Enjoy the sound of nature.
設計目的:通過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對本課進行導入,有助于幫助學生通過輕松地學習氛圍盡早進入課堂狀態,并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思考一個問題
“What picture could you imagine?”, 旨在為后面的內容做鋪墊。
2. Question 1: What has caused the great changes?
Question 2: What kinds of pollution do you know?
設計目的:通過兩幅圖片的對比,導入 What has caused the great changes?這個問題,由于圖片可以明顯看出是由污染造成的,進而引入下一個問題 What kinds of pollution do you know? 通過學生頭腦風暴各種污染,順利進入話題為air pollution 的閱讀任務。
Step 2: Read a passage(閱讀文本附后面)
1. Read and underline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設計目的:通過設計找主題句的閱讀任務,幫助學生快速了解每個段落的主旨大意,也可以幫助學生學會用主題句概括提煉主題,這也是寫好英語文章的關鍵。
2. Read Para.2-3 and finish the mind map.
設計目的:第二三段詳細介紹了空氣污染的影響和應對措施,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整合這兩個段落的閱讀信息,也旨在通過“刻意練習”,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信息的理解,為第三個任務節省一定閱讀時間并做好鋪墊。
3. Discuss and conclude the functions of each paragraph.
設計目的:通過讓學生討論總結每一段的段落功能,旨在幫助學生更深層的了解文章結構,在學生的自主閱讀和思考中,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搭建一個通過自身分析而得的寫作腳手架。
4. Create an ending for the passage.
設計目的:文章結尾交給學生自己來寫,一方面旨在幫助學生強化他們欠缺的一個意識:一篇結構完整的優秀文章離不開一個精彩的結尾。此外,通過讓學生自己續寫結尾,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見解,一種嘗試,一種創新,就這樣,學生實現了由本文知識向寫作能力的遷移。
5. Appreciate the amazing sentences: read and choose a sentence that you like in the passage and tell the reason.
設計目的:以讀促寫的寫作教學中,不僅要設計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讀結構,設計賞析好句的教學活動也是必不可少,這有助于學生提高對優美句子的鑒賞能力,也有利于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自己的寫作中能有意識地仿寫所學過的有用句子結構或短語。
Step 3: Write an article
1. Write an article.
2. Appreciate articles.
設計目的:本課以“Let’s save the earth!”為話題主線,在閱讀部分,通過深度挖掘主題為“air pollution”的文本,已經幫助學生搭建了一個結構清晰的寫作架構,并帶領學生賞析了很多有用的好詞好句。因此,在“Let’s save the earth!” 為話題的穿針引線下,課堂寫作就是給學生布置寫一封“Live a low-carbon life” 為題的倡議書的任務。在寫作前,給學生觀看低碳生活的視頻,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低碳概念,并給學生提供了關于此話題的 mind map 以及留出 15 分鐘左右的充足的寫作時間(課堂上學生提前完成寫作),旨在讓學生把文本知識創新遷移到寫作中來。在學生寫作時,教師深入學生,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有效指導。寫作完后,分享兩篇學生的課堂作文,以長沙中考英語滿分 15 分的標準賦分,與學生一起進行鑒賞評價,并希望通過學生與教師一起評價,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發現他人閃光點并通過這種自我審查能力來培養自省能力,從而促進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
Step 4: Homework: 每一天都有數以萬計的食物被從餐桌上丟棄,而全世界近
6.9 億人處于饑餓狀態。習總書記提出“浪費之風務必狠剎”。請你以“Clear Your
Plate”為題寫一封倡議書,呼吁所有同學與習總書記一起,拒絕“剩”宴,將光盤行動進行到底。
設計目的:在“Let’s save the earth!”為話題的穿針引線下,設計貼近生活的課后話題寫作任務來結束該話題的寫作。通過以讀促寫這種形式的寫作教學,學生關于此話題一定掌握了清晰的寫作結構,豐富的語料等等。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本堂以讀促寫的寫作課,以輕松的音樂引領學生融入課堂,走進文本,閱讀 ---總結歸納---鑒賞評價---遷移創新的設計思路,豐富多彩并且有梯度的教學活動都包含著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訓練,學生的能力也從閱讀賞析向寫作訓練拓展。在本堂課中,我精心編寫了為寫作教學服務的優秀文本資源,讓兩者在碰撞中擦出了火花。在課堂寫作中,我發現,絕大部分說明能在寫作中構建清晰的語篇結構,并能夠運用許多優美的句型結構和短語遣詞造句。
我認為本節課有三個精彩片段為本節課的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是使用與同伴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總結段落功能,在自主閱讀和思考中,有助于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搭建一個通過自身分析而得的寫作腳手架。第二個是讓學生自主創作一個結尾,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見解,一種嘗試,一種創新,就這樣,學生實現了由本文知識向寫作能力的遷移。第三個是讓學生自主賞析句子,并說出原因。出乎意料的是,學生能從句式,短語,連詞銜接等方面分析句子,我相信這將極大地提高學生在寫作中的語言運用意識。
當然,這節課也有值得改進的地方。如:在續寫結尾段之前,是否老師應該給學生 tips,引導學生具體怎樣寫結尾?因為時間問題,教師只是在學生寫作時做了一些指導并且只鑒賞了兩篇作文,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還可以布置學生互評,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總之,通過在寫作課上嘗試“以讀促寫”的寫作教學方法,我認為學生能夠更加快速地明確寫作方向,并在文本中汲取寫作素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寫作的焦慮感,而我們老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選取最合適的文本,進行最深度又恰當的挖掘并提供最明確的指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附件 1:閱讀文本:
Nowadays we are faced with all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pollution and global warming, which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our health and living environments. Among all these problems, air pollution is the most serious one.
As we all know, air pollution does great harm to people’s health. On the one hand, air pollution is a killer which kills about seven million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each year. On the other hand, long-term exposure (長期暴露于) to dirty air can cause some serious diseases such as lung cancer(肺癌). What’s worse, a new study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hows too much air pollution exposure can affect a person’s abilities in two areas: language and math. It seems that the human beings are being punished by nature in every way.
Considering all these bad effects, immediate actions must be taken to reduce air pollution. First,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by the government that we should choose public transport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instead of cars. Beside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planting trees truly makes a big difference to improving air quality. Furthermore, we are expected to make good use of clean energy that will be less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 2:學生課堂作文展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