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What time,do you go,to school
所屬欄目: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英語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ection A (1a-2d)四川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英語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ection A (1a-2d)四川外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
指導思想
本節課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認讀時間:整點,半點,一刻鐘,幾點過幾分,差幾分到幾點,本節課教學設計所依據的主要思想理論如下:
1. 梅瑞爾(Merrill)在《教學設計新宣言》一文中指出:教學設計是一門科學型的技術(science –based technology)。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教學設計的目的是創設和開發促進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技能的學習經驗和學習環境。(梅瑞爾,1996)他強調教學設計應該側重于對學習經驗和學習環境的設計與開發,以創設一種高效率的、具有強烈吸引力的教學。 這里所謂的經驗主要是指學習策略,涉及如何指導學生如何獲取知識,幫助他們復誦,編碼和處理信息等等。
2.《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基本理念:1)注重素質教育 2)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 3)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4)關注學習過程中表現和進步 5)課程資源貼近學生,生活和時代等等
3. 認知語言學認為人類的范疇、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體經驗形成的,人類在對外部世界種種現象的感知體驗過程中逐步形成思維和理性。認知語言學強調語言的體驗性和認知性,即語言是通過人的感官和知覺形成的。知覺就是人對外界事物產生感覺的處理過程。
4. SMCR傳播模式
soure (信息源) message (信息)channel (通道)receive (接收)
5. 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均勻。根據實驗所得的數據形成了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該理論認為誦讀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則記憶保持越久。赫爾曼還認為分散性學習比集中學習優越。
6. 任務型教學理論。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依據新課標的理念、認知語言學,教育心理學等理論的核心思想進行設計,使本節課更科學,更高效。
2教材分析
本單元討論時間以及所涉及到的活動:起床,上學,吃早餐,洗澡。。。。。。與學生息息相關,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單元重點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和運用本課的時間表達法和句型What time do you …? I/He/They usually …,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用所學的時間表達法來談論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本節課題目為What time is it?,是鑒于教學和學情需要,并根據課程基本理念所提出的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而設計的, 本節課主要是教會學生認識,理解,誦讀和運用鐘點的英文表達法:整點,半點,一刻鐘,幾點過幾分,差幾分到幾點。
因此進行了教材整合,調整了教學內容:
*提前講授1a,以及學生學習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常見活動詞匯和短語。
*刪除了2a部分的聽力和采訪內容。
這樣做目的是為了集中精力在本節課教授時間的英文表達法,以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做到學習的循序漸進。
3學情分析
1. 知識基礎: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一的學生,他們有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基礎,目前已掌握了一般現在時的基本含義,并能輕松自如的運用一般現在時各種句式和句型。能夠在本節課中提取相應句式談論時間。
2. 心理及技能特點:學生對學習英語有較強的記憶力和模仿能力,有較強的求知欲,已經達到了英語課程的三級目標。但是部分學生較為內斂,羞于表達,因此教學任務設計由簡到難,并多安排集體活動,減少他們的恐懼感;有些學生基礎較為薄弱,采取兩人對話和合作完成任務的方式來培養團隊合作意識,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種興趣穩定學生學習的態度,以保證他們學習的效果。
3. 學習需要: “時間”表述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頻率較高,交際需要和學生對時間的英文表達知識儲備缺乏的矛盾構成了本節課的學習需要。
4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全體學生能正確理解,認讀,聽懂,并能正確運用以下表達時間的詞匯:整點 o’clock; 半點 half;幾點過幾分 past ; 差幾分到幾點 to一刻鐘 quarter
2. 語言技能目標:所有學生經過分層,分步驟學習時間的英文表達法之后,能夠聽懂并正確說出英文時間。大部分學生能夠二人一組,或多人一組用英文描述日;顒拥臅r間,達到交流的目的。
3. 情感態度目標:借用朱自清的《匆匆》告訴學生不浪費時間,不虛度光陰,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意識。
5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認讀,掌握 整點,半點,一刻鐘,幾點過幾分,差幾分到幾點的英文表達法。
2. 教學難點:
2.1) 能正確認知quarter的意義和用法。
2.2) 能正確區分past 和to 在時間表達法上的區別及運用。
6教學流程示意
導入→呈現新知→操練新知→掌握重點→突破難點→總結→運用→情感教育→作業
7教學過程
7.1 Step1. 導入
師生間簡單問候之后,向學生播放一段關于時間的視頻,要求學生猜測What are we going to talk about today?
【設計意圖】
通過師生問候,拉近彼此距離,減少學生的緊張感。認知語言學強調語言是通過人的感官和知覺形成的。視頻導入直觀,生動,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從視覺,聽覺上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視頻里出現的從古至今的計時工具:日規,漏斗,燃燒的香,鐘表,光與影的變化等等非常直觀的向學生傳達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避免漫無目的聽課,做到有備而來學習。因此把它放在了教學的第一步。總的來說,看視頻回答問題之一活動對學生既能有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又能訓練了學生的思考,思維能力,可謂一箭雙雕。
7.2 Step2. 整點時間教學
7.2.1 呈現指針指著8的一個白色時鐘圖,教讀理解整點時間o’clock 單詞。 教讀的步湊: o’clock→eight o’clock→It’s eight o’clock.
7.2.2 呈現5張整點的時鐘,教師提問:What time is it?全班同學集體回答。
7.2.3 給出4張圖片,每張圖片所配的文字敘述了圖片的內容,但是文字里的時間部分空缺,如:Sally usually gets up at _______ in the morning. 學生根據圖片內容,PPT上提供的4個時間和自己的常識知識來選擇其中一個正確的時間完成句子,并大聲讀出來。
【設計意圖】
遵循學習從簡到難的學習規律,本節課把最簡單的整點時間表達法放在最前面學習。步湊:認識整點→教讀→跟讀→齊答→把時間放到實際生活中運用。
本環節討論時間涉及到的活動包括:早上起床,吃早餐,上課,灰姑娘午夜必須回家,貼近學生和生活,學生容易接受。句型選用簡單的一般現在時的肯定句,不增加學生負擔,集中精力學習時間。最后讓語言回歸到生活中,學生在實際生活情境中去學習運用,把學生被動的接受時間變成學生通過思考主動去認識和運用時間,既鞏固了語言知識又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可謂雙管齊下。
7.3 Step3. 半點時間教學
7.3.1 用電腦操作系統Windows的畫圖功能把一面沒有指針的銀色時鐘沿著6點到12點的那條線平分成兩個半圓,讓學生理解half的意義,并認識和認讀10:30。選用10:30是從美觀的角度來考慮的。
7.3.2 全班集體跟讀課表里的半點時間。
7.3.3 教師以“I have a question.”引起學生興趣,向全體學生提問,學生集體回答,然后學生兩人一組,根據教師剛才的示范和PPT上的課表,使用一般現在時的一般疑問句句型提問并作答。也就是說學生1在課表的提示下提問,學生2根據課表實際情況回答yes或no,如:-Do you have English class at 8:30 on Monday?-Yes,I do.
【設計意圖】
半點時間的表達法跟整點時間相比,稍稍難一點,但又比quarter,幾點過幾分,差幾分到幾點簡單,因此安排在第三步教學。步湊:認識半點→-教讀→跟讀→兩人一組對話練習。
PPT的動畫把時鐘分成兩個half,學生從視覺上很快能準確理解到half的意義,為稍后學習half past ten 打好基礎。課表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事物,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達到了讓學生認真跟讀課表里的半點時間的目的。課表的科目和時間用不同顏色區分,減少學生學習阻力。3.2是看時間讀時間,較為簡單,學生非常容易完成。3.3 需要兩個學生思考判斷才能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能讓學生在思考中再次認知,理解和運用時間。
7.4 Step4. 幾點過幾分教學(本節重點和難點)
7.4.1 呈現新單詞past,并教讀,展示一個黃顏色時鐘,不斷變換其分針的位置,學生認識,跟讀10:05;10:10;10:20 ,也就是five past ten;ten past ten;twenty past ten,最后齊讀。
7.4.2 呈現另一個黃顏色時鐘,不斷變換指針的位置,教師提問:What’s the time? 全班一起回答。
7.4.3 全班齊讀4.2中全部時間
7.5 Step5. 差幾分到幾點教學(本節重點和難點)
7.5.1 呈現新單詞to并教讀,展示一個綠色時鐘,指針指到4:35,告之提醒學生它的分針在時鐘的左邊。然后認識教讀4:35 twenty five to five.
7.5.2 不斷變換綠色時鐘分針的位置,學生認識,跟讀,最后齊讀4:45;4:50;4:55,也就是 twenty to five; ten to five; five to five。
7.5.3 展示三個真實的時鐘,教師提問:What’s the time? 學生舉手回答。
【設計意圖】
幾點過幾分的英文表達跟差幾分到幾點比較更簡單易學些,因此把它放到第四步來教學,把差幾分到幾點放到第五步來教學。步湊:認識past→教讀→跟讀→集體認讀→齊讀;認識to→教讀→跟讀→個體認讀。
為避免審美疲勞,選用不同顏色的時鐘,并變換呈現時鐘的方式:時針不變,不斷變換分針的位置。比傳統的拿一個時鐘模型教學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保證學生學習效果。告之提醒學生分針在時鐘的左邊目的是間接提醒學生:幾點差幾分的時間都是超過了半點的。選用10點和4點來教授學生認識past 和to 是從美觀的角度來考慮的。
7.6 Step6. quarter教學(本節重點和難點)
7.6.1 呈現新單詞quarter并教讀,展示一個藍色時鐘,用動畫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理解quarter。
7.6.2 展示真實的時鐘,學生認識時間:幾點過一刻,差一刻到幾點,個體舉手讀出時間
7.6.3 展示3個時間4:45;5:00;5:15,學生認讀并跟讀,再次理解認識一刻鐘的意義:整點之前或之后的15分鐘。
7.6.4 模仿莎士比亞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 Past or to: that is a question!學生舉手回答出現的時間,再次操練幾點過一刻,差一刻到幾點。 首先操練差一刻到幾點,固化差一刻到幾點的時間在認讀的時候需要在看到的數字上加1,如:看到1:45 ,在1的基礎上加1, 那么讀作:a quarter to two
7.6.5 給全班同學1分鐘時間認讀6.4環節里的所有時間,然后男生女生PK比賽,看誰完成誦讀所有這些時間所花的時間更少。
7.6.6 模仿《一站到底》游戲設計了Who’s still standing游戲:每小組代表一個時間,念到的時間全小組起立,沒有及時起立者淘汰,也就是被out了。突破本課難點。
【設計意圖】
上一環節和本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本環節的目的把quarter和past; to結合在一起講解突破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順序還是先易后難,先學習幾點過一刻,然后學習差一刻到幾點。
把時鐘上的“一刻時間”從鐘面分離出來,并在旁邊配上文字:15 minutes=a quarter ,從視覺和意義上讓學生理解認知quarter的意義,加之前面環節已經學習了幾點過幾分和差幾分到幾點,因此學生理解幾點過一刻和差一刻到幾點就能非常容易了!墩n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里指出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在本環節的時鐘圖片里兩次出現了英國的大笨鐘,并向學生簡單介紹,拓展學生文化視野。男生女PK時,誦讀順序被教師打亂,增加難度,同時也能避免單一,枯燥無聊的學習過程。Who’s still standing小組比賽,每一個人變身成時間,這游戲能高效的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人翁責任意識。
《課程目標》課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本環節設計6.4;6.5;。6.6三個活動目的是為了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和突破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7.7 Step7. 總結
7.1 PPT展示本節課所學的所有表達法,教師總結時間的表達的5種方式,學生齊讀出所有時間。
7.2 借鑒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設計搶凳子游戲。全班同學齊問:What time is it?扮演老狼的同學說出時間,三位同學扮演兔子,當聽到教師規定時間后開始搶到凳子,搶到凳子的同學就算安全到家,沒有搶到凳子的同學被淘汰,再次鞏固復習所學所有時間。
【設計意圖】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指出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本環節及時總結,防止學生學了后面的知識點就忘了前面的知識點。
教師以“Today,we meet so many friends.”開頭,把所學的所有時間表達法比喻成今天認識的新朋友,拉進了學生與新知識的距離,引發學生想去了解的學習欲望。看PPT誦讀所有時間,能直觀的展示所學所有時間!独侠抢侠菐c了》創新的玩法能吸引全班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集中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這游戲既能強調時間概念又能達到復習總結效果。
7.8 Step8. 新知識運用
教師告之學生,班上來了一名新生,要求同學們選擇任一場景和新生聊聊新生的學習和生活時間安排。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獲得了語言儲備,為語言輸出做好了鋪墊。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多人合作表演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內容。通過角色扮演,營造出真實的情景,能有效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并能提高學生對英語口語表達的興趣。
7.9 Step9. 情感教育
教師表楊全體同學今天表現非常棒,送給大家一個禮物,這個禮物就是由外教老師Dan朗讀教師自己翻譯的朱自清的《匆匆》,要求學生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設計意圖】
由本校外教朗讀《匆匆》,對學生來說有新鮮感和親切感,學生更容易接受由外教傳輸的內容。選擇《匆匆》能培養學生的祖國意識,既要學習外國的優秀文化,也要向世界傳播祖國的優秀文化!洞掖摇返姆g充分考慮聽者的年齡和知識水平,目的是讓學生能聽懂理解《匆匆》要傳到的含義。
總之本環節能培養學生養成珍惜時間,不浪費時間的受益終生的習慣,也能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7.10 Step10. 作業布置
給自己的好朋友Sally寫一封郵件,告訴她你的在學校學習和生活的作息安排。
【設計意圖】
課后作業實際是課堂的延伸,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說的基礎上,能夠通過書面表達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內容。在下一堂課開頭選讀一些學生的郵件,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是課前復習所有時間表達,啟下是進入本單元Section A的其他剩余學習內容。
8教學反思
8.1 在本節課中,筆者做到了以下幾點:
8.1.1 本節課較好的運用信息技術和數字資源,創新教學方法,有效的解決了教育教學中的重難點。
(1)首先,筆者從網絡上尋找到從古至今的計時工具,制作成視頻作為導入。視頻導入直觀,生動,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從視覺,聽覺上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視頻里出現的從古至今的計時工具:日規,漏斗,燃燒的香,鐘表,光與影的變化等等非常直觀的向學生傳達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避免漫無目的聽課,做到有備而來學習。
(2)其次,在講授本節課重點和難點時,筆者用電腦操作系統Windows的畫圖功能把一面沒有指針的銀色時鐘沿著6點到12點的那條線平分成兩個半圓,讓學生理解half的意義;用同樣的方法把時鐘上的“一刻時間”從鐘面分離出來,并在旁邊配上文字:15 minutes=a quarter ,從視覺和意義上讓學生理解認知quarter的意義
(3)在教授past和to時,通過幻燈片自定義功能,時針不變,不斷變換分針的位置。比傳統的拿一個時鐘模型教學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保證學生學習效果。
(4)在情感教育部分,筆者用手機錄制了一段由本校外教老師誦讀的朱自清《匆匆》的視頻。創造出新鮮感和親切感,學生容易接受由外教傳輸給他們的情感教育內容
8.1.2 《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習的漸進性。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認為分散性學習比集中學習優越。在設計教學過程時,這兩種理論指導筆者把時間的英語表達法由易到難分散成5個步湊來學習,而且每一個環節的學習也是從易到難。
8.1.3 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筆者努力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讓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做到用英語做事情。同時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高效集中學生注意力,并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跨文化意思和健康人格的發展。
8.1.4 本節課以任務型教學模式為指導,設計的任務活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做到各個活動環環相扣,以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水平。
8.1.5 師生、生生互動性強,活動形式多樣化,有個人活動,兩人pair work,男女PK,小組活動,使課堂豐富多彩,活潑有趣。
8.1.6 本節課中,在學習時間的每一個step時,都在PPT的右上角擺放該階段的主要內容單詞作為提示語,提醒學生這一個環節學生重點要掌握的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數。
8.1.7 本節課學習新知識,加之學生剛剛學習英語口語一年,聽說能力欠佳,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整體語速較慢以滿足學生的知識水平。在學生模仿語音出現錯誤時,及時糾正,如:twelve和quarter。
8.1.8 很多學生在預習是時候可能會誤會quarter就是指四分之一,但是在時間表達中,它是指整點之前或之后的15分鐘。在本節課中,學生認識理解了
quarter之后,筆者展示3個時間4:45;5:00;5:15,學生認讀并跟讀,準確理解認識一刻鐘的意義。
8.1.9 本節課中,教學的每個小環節筆者及時表揚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保持學習英語的信心,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獲得學習英語的成功感受。
8.2 本節課還需要進步和完善之處
8.2.1 在教授每一種時間的表達法時都采用在鐘面上展示,盡管做到了采用不同顏色的鐘,不同的出現方式。但是是否可以找到不同的展示方式,讓課堂更豐富多彩。
8.2.2 在錄像過程中,學生臨時出現的怯場該怎么辦?如何消除學生的顧慮,讓他們大膽大方舉手發言。
8.2.3 筆者在教授半點時間時展示了一張課表,但筆者沒有在該環節向學生交代這是一張美國高中課程表。由于課表上的時間全部都是半點時間,這跟學生接觸到的課表時間安排有非常大的不同,學生有可能會誤以為是教師自己杜撰的,從而造成語境的不真實性。
8.2.4 在最后新知識運用環節。筆者給出了一些角色扮演所需的常規活動詞匯,但是時間表達只給出了一些時鐘,沒有給出具體的英文文字提示,這對一些后進學生形成了障礙。
9教學過程
9.1
9.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猜猜看
觀看視頻,猜猜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
活動2【活動】情感教育
學生觀看朱自清《匆匆》片段的英文版,領悟 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道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