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阻的測量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七章第3節電阻的測量_天津市 - 河西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七章第3節電阻的測量_天津市 - 河西區
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 第三節 電阻的測量 (第1課時)
一、 教材分析
《電阻的測量》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九年級全一冊第十七章《歐姆定律》的第三節內容,教材將本節內容放在《歐姆定律》之后,意在讓學生理解歐姆定律并了解歐姆定律的應用,練習使用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間接測量電阻的方法,提高學生在實驗室中動手研究物理問題的能力,對定值電阻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加深對電阻是導體一種性質的理解,燈絲電阻測量及受溫度影響的認識放到第二課時進行。 二、 學情分析:
學生們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習了電流、電壓的測量及完成了電流與電壓,電流與電阻關系的探究實驗。本節教材重在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通過本節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分析討論,明確測量原理,完成設計實驗電路圖,設計實驗表格等一系列實驗前準備活動。結合教學實際引導學生探究與發現,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學會伏安法測電阻。通過測量電阻的實驗加深電阻是導體一種性質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掌握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方法。 2.學會用伏安法測量電阻。 3.加深對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理解。
(二)過程和方法
1.通過實驗測量出待測電阻的阻值。
2.通過測量電阻的實驗加深電阻是導體一種性質的理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感受小組合作完成探究的喜悅。
2、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熱愛,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
根據實驗原理設計電路圖。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電流,完成電阻的測量。 二、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發現規律,加深對電阻概念的認識。 四、教學方法 主題參與式 五、教學用具
電源、開關、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導線若干。 六、課時安排: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復習:歐姆定律內容、公式、倒出式。 (一)問題導入,明確實驗原理。
問:(師手拿一個定值電阻)在我們每組同學的實驗桌上都有這樣一個未知阻值的定值電阻,它的阻值你能直接測量出來嗎? 大家
用我們前面學過的知識來想個間接測量未知電阻阻值的方法。它的測量原理是什么?
答:先測電壓、電流,再計算電阻。測量原理:歐姆定律變形公式R=U/I。(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問題導入,開門見山。引導學生明確實驗室間接測量電阻的原理。) (二) 電阻的測量
【設計實驗】
活動1據測量原理設計實驗,完成測量準備。 1、電路圖設計
問:設計實驗電路,在電路中要想測量未知電阻兩端電壓、電流,選用哪兩塊電表?如何接入電路?
答:電壓表與被測電阻并聯,電流表與其串聯。
問:一組數據能否準確得出這個定值電阻的阻值?為什么不能? 答:有誤差,多次測量減小測量誤差。 問:如何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和電流? 答1:改變電源電壓。
2:串聯一個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
3:串聯一個滑動變阻器。 問:變阻器作用是什么?
答:保護電路,改變導體兩端電壓和電流。 問:下面,同學們就來設計實驗電路圖。
(設計意圖:教師思維引導,設計電路圖方案。指定同學黑板畫 ,實物投影導學案上的圖,進行比較說明,進一步明確實驗電路圖突出教學重點。)
依照電路圖,教師帶領同學們明確實驗器材。
2、實驗器材:電源(3V)、開關、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20Ω1A)、電流表、電壓表、導線若干; 【進行實驗】
問:進行電阻的測量實驗,需要注意正確使用實驗器材,下面讓我們通過幾段視頻復習一下這些實驗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 1、實驗注意事項:看視頻,思考,完成注意事項整理。
(設計意圖:實驗儀器的正確使用是進行電阻測量的基礎和關鍵,運用視頻復習開關、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更直觀。
實驗注意事項:
A、連接電路按一定的順序進行連接,開關應是 的
B、電壓表、 電流表的連接時要注意:電流表與被測電阻 聯,電壓表與被測電阻 聯,注意 法選擇適當量程 ,避免損壞電路元件。 C注意認清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入電路時,要讓電流從 接線
柱流入,從 接線柱流出,不得反接。
D滑動變阻器與被測電阻 聯,接線柱 接入電路。開關閉合前滑片移到 阻值 位置。
更便于為正確的實驗操作做鋪墊。)
2、按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圖,整理實驗步驟。 ① 斷開開關,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
②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來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電流,并記下三次電壓表示數和電流表示數填在表格中。 ③斷開開關,整理器材,結束實驗。
④算出待測電阻的阻值大小及電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格中。 3、依照測量需要,設計數據表格,教師給出正確表格。(表格中體現測量次數、實驗要測量的物理量、計算出的物理量,及對應物理量的單位。)
( 設計意圖:實物圖的連接,巧妙利用電子白板用筆模擬導線連接實物,對電表量程的選擇進行強調,突破實驗難點。實驗步驟整理,表格設計同時四人大組討論完成,提升學生實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2:完成電阻的測量實驗,記錄數據,計算電阻阻值。 學生實驗。(學生動手實驗,教師巡視。給予適時恰當的指導。)
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 電阻平均值(Ω) 1
2 3
【分析與論證】
活動3:分析比較數據,依據數據作出判斷。
“一段導體電阻與其兩端電壓成正比,與其電流成反比。”這一說法對嗎?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改變時通過它的電流也隨之而改變,但電壓和電流的比值不變,即電阻不變,同時證明了電阻是導體自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由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決定,與電壓和電流無關。
(設計意圖:具體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加深對電阻是導體性質的理解,為后續電學學習掃清認知誤區。) 【實驗評估】
活動4:實驗過程中看到的現象,分析現象產生原因。
( 設計意圖:邊看視頻,邊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引起學生對實驗操作過程的思考。反思本組同學的實驗操作。通過其他組實驗反思,深刻認識實驗操作規范性在測量過程中的重要性。) (三)實驗拓展
用如下實驗器材設計實驗進行電阻的測量并畫出電路圖。 實驗器材:已知阻值定值電阻R0、電源、開關、導線若干、未知阻值電阻RX、電壓表一個。(電路可重組)
師:拿掉滑動變阻器、電流表,用其余器材完成電阻測量。要求畫出實驗電路圖。
(設計意圖:知識拓展,組內討論設計實驗電路圖,學生動手操作,
完成測量。時間可以據小組討論情況伸縮。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小組代表學生分析設計思路,邊指圖,邊說明,對學生思維進行訓練,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四)、課堂小結——實驗分享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分享——實驗操作成功在哪里?實驗操作的經驗教訓?小組合作中的收獲?小組合作解決了哪些問題?等。
(設計意圖:學生反思本課實驗收獲,暢所欲言,達到交流學習,互相促進的學習目的。) 七、布置作業:
1、完成實驗反饋練習題目——基礎(導學案)
2、課外延伸:現在實驗時,用的是兩塊電表,電壓表用來測電壓,電流表用來測電流,如果只用一個電流表加一個定值電阻又該如何測出未知阻值的電阻呢?想想看,請設計好電路。——能力提升 (設計意圖:通過本次實驗課達到學習測量電阻的一種方法。同時將課堂延伸到課后,對于深入探究研究物理問題起到點撥作用。) 八、板書設計:
17—3電阻的測量
一、原理:R=U/I(伏安法測電阻) 二、電路圖:
九、教學反思
本節實驗課為《電阻的測量》第一課時內容,教師依照問題導入
——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實驗評估——實驗拓展的教學活動安排展開教學。實驗器材的明確,實驗注意事項的視頻觀看及填空練習強化更正實驗操作中的常見問
題。實物圖的連接,實驗步驟整理,表格的設計整理,巧妙運用白板輔助教學,用筆模擬實物連接,便捷性顯而易見。數據分析與實驗評估是本課難點。同時在實驗拓展環節,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教師為學生思維搭建平臺,將學生思維引向深入。板畫電路圖,分析設計思路,實驗操作,實驗評估各個環節都體現了教師本課的設計理念。雖然學生基礎比較差,只要老師肯領、肯帶著他們走,學生雖然跟得慢,但也會有進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