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汽化和液化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滬科版九年級第十二章第三節 汽化和液化_福建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滬科版九年級第十二章第三節 汽化和液化_福建省優課
§12.3 汽化與液化(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級物理(全一冊)第十二章第三節的內容,由于本節內容較多,設置為三課時,本節課只學習第二課時“蒸發”。蒸發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汽化現象,但很少就研究它,很容易忽視它。本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通過體驗活動來認識蒸發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并引導學生把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本節課以實驗探究為中心,通過運用多種探究手段,讓學生認識蒸發現象、加快蒸發的方法、蒸發吸熱有制冷作用等知識。
【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能夠自主完成猜想、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得出實驗結論等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并能夠較好的進行合作學習。對于本課的學習內容,他們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蒸發現象,但不是很清楚蒸發的特點和加快蒸發的方法,須加以引導。
另外,本節課實驗過程中涉及到生活用品的使用,要注意強調使用時的安全和規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蒸發; 2.理解蒸發快慢的因素;
3.會用蒸發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過程與方法
經歷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實驗探究過程及蒸發吸熱有制冷作用的探究實驗,領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樂于了解自然現象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同時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學習精神。
【教學重點】
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
【教學難點】
用蒸發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教學方法】
教師演示法、講授法、分組實驗探究法、討論法
【教學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鋁箔氣球、透明保鮮袋、水槽、加熱器、膠頭滴管、鐵架臺、酒精燈、溫度計、火柴、酒精、小手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一、觀看視頻:《是真的嗎》
不吹氣氣球也能自動鼓起來?
二、教師演示實驗:將裝有酒精的鋁箔氣球放入溫度高于80℃的熱水中。
從而引入課題
學生看視頻
學生認真觀察演示實驗,說出實驗現象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
實驗探究一: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一、想想議議:
1.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屬于蒸發的現象?
2.猜想與假設 結合剛才的例子,你能說一說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嗎?
說出你猜想的依據。
學生討論后,舉例生活中屬于蒸發的例子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猜想出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物理現象的能力 培養學生從實驗現象中猜想可能的因素
3.利用桌上的器材,你能有什么辦法來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正確?
二、列舉生活中加快、減慢蒸發的實例,用PPT展示。
學生根據教師準備的器材,進行實驗探究。 學生舉例
培養學生動手實
驗的能力及小組合作的精神。 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物理。
實驗探究二: 酒精蒸發是否吸熱?
一、將酒精滴在手背上有什么感覺?
若吹一吹又有什么感覺? 二、完成實驗:
1.將溫度計插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記下此時的示數; 2.將溫度計置于空氣中,記下此時的示數;
3.溫度計從酒精中取出后,讀數怎么變化?最低的溫度是多少?
三、你能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蒸發吸熱例子?
教師展示圖片
學生說出切身體驗感覺
學生按步驟完成實驗
探究,得出實驗結論: 蒸發吸熱有制冷作用
學生舉例并說出其應用的原理
體驗實驗真諦
培養學生動手實
驗,觀察現象的變化的能力
培養學生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自然現象
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 教師帶領學生根據板書回顧這節課所學的知識。
學生根據板書內容作出回答
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對所學知識點的歸納。
實驗回顧
一、教師播放視頻:
實驗回顧 不吹氣氣球也能鼓起來
學生回憶課前老師的演示實驗及視頻,并對這個現象作出解釋: 酒精從熱水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酒精汽化為氣體,使袋內氣壓增大,塑料袋就鼓起來了。
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驗現象的能力。
布置作業
1.根據蒸發吸熱的原理,每 個小組設計一個保存食物的方法或裝置。可畫簡易圖或寫出設計方案。
2.完成教輔配套的練習。 頂尖課課練:汽化與液化 課堂練習:1.2.3.4 課時作業:1.3.6.7.9
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完成課后作業
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
§12.3 汽化與液化(二) 一、蒸發
二、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1.液體的表面積; 2.液體表面的溫度; 3.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速。 三、蒸發吸熱有制冷作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