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有理數的乘方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有理數的乘方-洛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有理數的乘方-洛陽市實驗中學
1.5、有理數的乘方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數的乘方,冪,底數,指數的概念及意義;能夠正確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2)過程與方法:在生動的情景中讓學生獲得有理數乘方的初步體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經歷從乘法到乘方的推導過程,從中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并感受到數學的簡潔美。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通過觀察、推理,歸納出有理數乘方的符號法則,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拓展過程,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體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有理數乘方的意義及運算。
2.教學難點:有理數乘方中冪,指數,底數的概念及其相互間關系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生:有理數的除法
師:只要知道一句話是?
生:先確定符號,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這個數的倒數。 師:好。現在問問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吃牛肉面? 生:喜歡!
師:你們見過拉面師傅拉面條嗎?先用一根很粗的面條,把兩頭捏起來拉長,一根變成了幾根? 生:兩根。
師:然后再把兩頭捏起來拉長,兩根變成了幾根? 生:四根。
師:再把4根捏起來拉長,會變成多少根呢?像這樣4次5次后,變成了多少根呢?好,現在同學們先猜想一下然后把準備好的繩子拿出來,每個小組做一做來驗證一下。同學們得到什么規律?
生:每次得到繩子的個數都是上一次的2倍。 板書:第一次:2=21 (讀作:2的1次方) 第二次:4=2×2=22 (讀作:2的2次方) 第三次:8=2×2×2=23
第四次:16=2×2×2×2=24
師:第十次多少根?第n次呢?數學需要簡潔美,這些式子美嗎? 生:不美,不簡潔。
師:那我們怎么簡記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內容---有理數的乘方。 第十次: 2×2×2„„„×2=210 „„„„„„„„„
第n次:2×2×2„„„×2=2n (讀作:2的n次方)
師:所以5×5×5=53 1×1×1×1=14 6×6„„6=6n如果是a×a×a×a„„×a怎么記呢?
生:an
師:對了。像這樣求n個相同因數a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讀作a的n次方或a的n次冪。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有理數的乘方。
例如9 5
的底數是9,指數是5,表示9×9×9×9×9,讀作9的5次方或9的5次冪
活動目的:通過活動增強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很快找到規律,自己發現問題,從而理解有理數乘方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第二環節:熟悉概念,加深理解(做開火車的游戲) 1.填空:
(1)7 4的底數是_______,指數是________,表示_________讀作_________ (2)(-2)10的底數是_______,指數是________,表示_________讀作_________ (3)( -1/3)8的指數是________,底數是________表示_________讀作_______, 2. 計算:① 53 ;② (-3)4;③ (-1/2)3.
活動目的:找同學上黑板做,其他同學獨立完成,做完后同桌互相交換練習本并批改,目的是讓學生熟悉概念,加深理解。 第三環節:例題講解,規范格式
師:細心的同學發現了:有些數加括號了,有些數沒有加括號,加不加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們來看這道題。 1.請指出下列各組數的異同。(每個同學獨立思考然后找到不同之處)
結論:
(1)負數的乘方,在書寫時一定要把整個負數, 用小括號括起來.分數的乘方,在書寫的時一定要把整個分數用小括號括起來.
(2)看清楚底數和指數以及括號,位置不同意義不同。
2.我們一起來算一算:①3)2(; ② 42;③4
32
.
活動目的: 培養學生的歸納抽象能力,建立符號感。例題講解是為了熟悉有理數的乘方運算,并規范冪的書寫格式。然后通過書上的練習,讓學生對需要注意的地方自然而然記住了,無需死記硬背。 第四環節:課堂練習,分層推進
a
n
底數
指數
運算的結果叫做冪
4(2)和42
26()5和265
根據“符號”找朋友: (1)(-2)3 (2)(-3)2
課前老師備好下列卡片,讓每個學生計算卡片上的數,找出與上面2個式子符號相同的“朋友”,并貼在黑板上。
活動目的: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得到結論:負數的偶數次的冪是正數,負數的奇數次的冪是負數,正數的任何次方都是正數.0的任何次方都得0.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歸納的數學思想,再通過判斷正誤題,達到加深印象的目的。
第五個環節:聯系拓廣,發散思維 計算:1. 2.
活動目的:第1題 可讓學生感悟逆向思維。一個數的平方是16,學生很容易認為這個數是4,而忽略-4;第2題主要是引導學生認識到2n表示偶數,2n+1表示奇數。從而體會到-1的偶次方為1.奇次方為-1. 第六個環節:課堂小結,當堂測試
用提問的方式由學生完成課堂小結。如:“本節課同學們學到了哪些知識?”“乘方運算與四則運算有何聯系?”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激勵學生展示自我,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當堂測試:
1、①在(-6)3中底數是 ,指數是 . ②在(-6/5)4中底數是 ,指數是 .
2、 ① (-2)3 = ②(-1/3)4 = ③ (-1)101 = ④-12 = 3、什么數的平方等于16? 什么數的平方等于0? 4、任何一個有理數的2次冪是( )
(A)正數 (B)負數 (C)非正數 (D)非負數
5、(1) ( -0.125)8×(1/8)7 (2) 22002×(-1/2)2003 第七環節:布置作業
書上59頁習題2.13,知識技能1、2、
活動目的:復習鞏固檢測本節知識,訓練提高運算技能,以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