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加權平均數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數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十章20.1.1加權平均數-廣東省 - 珠海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數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十章20.1.1加權平均數-廣東省 - 珠海
20.1.1 平均數(教學設計)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第20章《數據的分析》中第一節的內容。學生在這之前學習了簡單的算術平均數,知道它是反映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但根據實際生活中統計的需要,本節課需進一步學習加權平均數。主要讓學生認識數據統計中基本統計量,是一堂概念性較強的課,也是學生學會分析數據,作出決策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能直接指導學生的生活實踐。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加權平均數的概念,會求一組數據的加權平均數。 2.能力目標:根據加權平均數的求解過程,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與獨立思考,勇于創新,小組協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事物的多面性與學會全面分析問題的必要性,滲透誠實、上進的道德觀念,培養吃苦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掌握加權平均數的概念;會求一組數據的加權平均數,理解加權平均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加權平均數的意義,會正確求一組數據的加權平均數。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用生活中調制咖啡的實例引入新課,留下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創設情境,感受“權”
問題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譯,對甲、乙兩名應試者進行了聽、說、讀、寫的英語水平測試。他們的各項成績(百分制)如下:
應試者 聽 說 讀 寫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招聘方案一:如果公司想招聘一名綜合能力較強的翻譯,該錄用誰,錄用依據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由一名學生上臺板演,其他學生在學案上獨立計算,得出結果。再由板演講解自己的做法,與同學們一起核對答案。最后教師補充并強調:平均數的表示方法及簡單的算術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鞏固復習簡單算術平均數的計算方法,與后面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形成對比,從而體會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招聘方案二:1、如果這家公司想招一名筆譯能力較強的翻譯,以算術平均數為依據,合理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這家公司想招一名筆譯能力較強的翻譯,聽、說、讀、寫成績按照2︰1︰3︰4的比確定,計算兩名應試者的平均成績(百分制),從他們的成績看。應該錄取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問由學生獨立思考后,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引出當各項數據重要程度不同時,可以用所占的比體現其重要程度,讓學生初步感知權。第2問由小組合作探究,試著找出當聽、說、讀、寫成績按照2︰1︰3︰4的比確定時,計算平均成績的方法。找兩個小組分別展示自己的做法及列式的依據。教師補充并揭示什么是權及權的作用,并板書示范怎樣列式求加權平均數。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小組協作能力,求異思維,讓學生初步掌握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與意義。)活動二:什么是加權平均數?認識“權”
歸納(2)定義:若n個數x1,x2...,xn的權分別是w1,w2,w3...,wn,則
112233nn123n
xwxwxw...xwwww...w叫做這n個數的加權平均數。
現由學生嘗試著獨立歸納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公式。同時教師板書出計算公式,讓學生核對。并進一步強掉加權平均數的概念及計算方法。闡釋加權平均數在統計中的意義。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類比及歸納思想,進一步加強對加權平均數計算方法的掌握)
招聘方案三:1、如果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語能力較強的翻譯,哪項的成績看得重些?請你試著給四項成績賦予合理的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在小組內相互交流看法,組內代表在全班展示自己最合理的設計。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根據各項數據的重要程度賦予相應的權,進一步體會權。)
2、如果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語能力較強的翻譯,聽、說、讀、寫成績按照3︰3︰2︰2的比確定,計算兩名應試者的平均成績(百分制)。從他們的成績看,應該錄取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再核對教師出現的解題過程,并自訂。 (設計意圖:應用新知,鞏固練習,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3、出示課件,對比三種招聘方案,甲乙兩人的四項成績沒有發生變化,為什么三次錄取的人不一樣?
提出問題,引學生思考并進一步體會權的作用及加權平均數的意義。
4、鞏固練習:從身邊商場中抽象出的一個實際例子,
(設計意圖:用所學知識解決實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與學習數學學科的興趣)
活動三:實例分析,指導應用,應用“權”
例1一次演講比賽中,評委將從演講內容,演講能力,演講效果三個方面為選手打分,各項成績均按百分制計,然后再按演講內容占50%,演講能力占40%,演講效果占10%,計算選手的綜合成績(百分制)。進入決賽的前兩名選手的單項成績如下表所示,請確定兩人的名次. 選手 演講內容
演講能力
演講效果
A 85 95 95 B
95
85
9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嘗試著獨立完成,根據巡視情況抽查兩名學生上講臺展示不同的的解題方法。引入權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三)課堂檢測:完成學案上(三)課堂檢測(滿分100分,第1題60分,第2題40分.4分鐘完成)
(設計意圖:學生進一步鞏固本節課所學內容,能熟練應用加權平均數解決實際問題,感受算術平均數與加權平均數的聯系與區別。同時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課堂小結 (五)課堂自評
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課堂表現,從下面三個方面(每一項滿分都是100分)給自己打打分,按要求計算一下自己的成績,并根據結果對自己以后的學習提出要求和改進。
A 課堂注意力集中程度 B 討論或回答參與程度 C
學習興趣和效果
成績
A、B、C各按30%、20%、50%的比例計算,則自評成績(百分制)為_______. 學生獨立完成后,抽查學生匯報自己的成績及對自己以后的學習提出要求和改進。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同時反思自己課堂中表現出的優缺點,有助于在以后的課堂中改進。) (六)課堂延伸
同學們,在的成長道路上,影響你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自信、勤奮、穩重、誠信等會促使你們的進步,老師建議你們把它們的權加大;而悲觀、懶惰、急躁、任性等會阻礙你們的步伐,老師建議你們把它們的權縮小,直至為0。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