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江蘇省初中生物優質課評比暨觀摩《第三節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_江蘇省 - 無錫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 –
第三節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分析維持生態平衡的調節方式,認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2、概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破壞性的干擾會導致難以調節。 能力目標:
1、在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和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分析過程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料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養學生學在將所學的生態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的生態問題的能力。
3、學會用坐標曲線圖來分析說明生物因素之間的關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關注人類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尊重生態自身的規律,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
2、養成保護生態系統的意識,同時能認識到保護環境可以從自身小事做起。 二、教學重點:
分析生態系統的調節方式,認同不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同時認識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又是有限的。 三、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生物之間的聯系,理解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
培養學生關注人類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養成尊重自然規律,保護環境的意識。 四、設計思路:
本節內容主要是關于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和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一定限度的兩大部分。從生態系統的組成、食物鏈、食物網以及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等知識為基礎展開,分析得出生態系統具有一種自我調節,自我恢復的能力。而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的是課程標準中“生物與環境”這一主題的核心知識。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當代社會,讓學生通過這節課內容的學習,認識人與社會的對立統一關系,培養學生同時建立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形成環境保護意識,這也是生物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設計中緊緊圍繞草原上的故事“村長講科學”為主線,通過面臨的現實、可能的遭遇、大家的學習等環節一步步來推進課堂的進行,促進學生知識和情感的生成,最后以 “瘦西湖的治理”結束,幫助學生樹立“熱愛家鄉、建設家鄉、促進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情感。
2 –
五、活動設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目標 創設情境 引入
課前小游戲:看誰吃得快
1、展示圖片:遼闊的大草原,出現喜洋洋和灰太狼
說說它們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灰太狼準備找來追蹤能力強、能鉆地洞的老鼠大軍來來駐扎,幫它找羊。
2、懶羊羊的對策:叫貓來幫忙。 3、尋求幫助:喜洋洋覺得不妥,就尋求村長的幫忙。
村長講科學:來探討有關生態系統的一個能力問題。
學生分組競賽
學生指出食物鏈的關系。
學生舉手表決,產生放貓是否好的疑問
放松學生心情,吸引學生。
一、分析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
1、列舉草原生態系統,閱讀課本分析:
(1)影響草原生態系統結構穩定的生物因素是哪些?
(2)它們之間有怎樣的聯系?
2、擺一擺(以三種生物為例):利用三種代表草、鼠、鷹的紙杯進行擺放,體現出三者之間的數量聯系。
3、數學分析:
嘗試用坐標軸表示出草、鼠、鷹三種生物的數量變化關系。 討論交流
(1)從畫出的曲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出生態系統具有什么樣的能力?
(2)大家來討論:放貓到底好不好?
4、好消息:老鼠不再來了。灰太狼聽說人類在大量高價收購狐貍、蛇,他忙著拿著工具、架著網捕捉去了
村長的擔心:消息糟糕透了,這下灰太狼又是闖大禍了。
(分析)為什么村長會更加擔
學生閱讀,并討論分析問題
學生說出生物之間存在著食物鏈和食物網,物質和能量就隨著進行流動。
學生分組活動,擺出三種生物的平衡的狀態
展示學生作品,請學生分析自己的曲線。 給出合理的曲線,進行分析。
進行生態系統結構分析,得出:不同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又有
回憶食物鏈、食物網及生態系統相關知識,
感知生物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流動
建立數學分析模型,使生物聯系更加直觀
得出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存在著自我調節功能
形成保護生物多樣性
3 –
心了?
(分析狐貍、蛇等大量減少后,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會大大下降)
大有小,生物種類越多,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越強,生態系統越穩定。 的意識
二、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村長的叮囑: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維系著生態平衡,但生態系統中的這種自我調節能力是有大有小,也有一定限度的。如果遭到破壞性的干擾,生態系統就會難以自我調節、自我恢復。
2、閱讀: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1)你還能列舉出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短期內不能恢復的資料嗎? (2)觀看視頻:人類的破壞行為,概括分析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原因
思考、討論、交流。 對列舉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事例進行歸納、總結:人為因素、自然因素。
得出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在具體實例分析中指導學生認識“破壞生態系統的原因”分析兩者間的關系,并體會人為因素占主要原因。 三、維持生態穩定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
1、喜羊羊的宣告: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是人類和其他所有生物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要告訴更多的人。
2、說一說:同學們知道哪些破壞美麗揚州的事例或者發生在身邊的一些破壞環境事例?
2、談一談:從自身兩方面來付諸于行動。
討論、交流。
學生聯系自身說說
了解身邊的破壞生態系統的現象
學會將所學的生態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的生態問題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1、談談收獲:在本節課中的收獲。
2、村長的朋友圈求助:如何改善瘦西湖的水質。
懶羊羊的方法:想到了一種凈化水質的植物—水葫蘆。
結合自身感受談談自己的收獲和體會。
設想這種方法好不好?有沒有跟好的方法?
幫助學生樹立“熱愛家鄉、建設家鄉、促進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情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