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鳥的生殖和發育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節鳥的生殖和發育-貴州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節鳥的生殖和發育-貴州省級優課
第七單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四節 鳥的生殖和發育
一、課前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對教材的認識
本節課是人教版 生物 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章第四節《鳥的生殖和發育》第一課時的內容。前三節分別介紹了植物的生殖以及昆蟲和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因此本節是前面內容的自然延續,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全面了解各種環境中的動物及其適應性。本課時主要通過完成雞蛋外形、結構的探究,概括出鳥卵的結構功能及生殖和發育的過程。 2、教學目標 2.1知識目標:
①說出鳥卵適于在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 ②概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2技能目標:
①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培養創新能力;
②通過觀察、分析、合作討論,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探究水平; 2.3情感目標:
①關注鳥類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②認識生物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在生產活動中的應用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難點: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促進生物學概念的建構。
(二)學情分析(主要根據四點來分析:① 學生年齡特點分析;② 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③ 學生學習能力分析;④ 學生學習風格分析) 1、學生年齡特點分析
八年級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思維能力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所以,他們充滿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接受快,但卻不能很準確的從抽象中得出理論的知識來。 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
八年級學生對身邊的植物、動物的生殖情況比較熟悉,具有了一定零散的、感性的認識。但要從生物學的角度具體說出“鳥的生殖和發育”還是缺乏整體、科學和理性的認識。 3、學生學習能力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探究、歸納總結的能力,并初步確立了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但是缺乏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仍需要老師的引導。 4、學生學習風格分析
學生處于好奇、好學、好問的年紀,學習上偏重于生動、形象的方式。因此,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讓學生更好理解本節內容,鍛煉他們的思考、探究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內容主要包括鳥卵的結構功能及其生殖和發育過程。 在教學時應當采取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用圖片、視頻,教具等,引導學生思考。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觀察、探索,最終歸納得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特點,從而培養學生對科學嚴謹的思考能力與探索新知識的思維能力。
基本思路可以確定為:
三、課型與時間
1、課程類型:新課 2、授課時間:3課時 四、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收集與鳥類生殖和發育相關的資料。
2、教師準備:有關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的多媒體課件。收集資料,準備雞蛋、放大鏡及相關實驗材料和用具。 五、教學策略
1、教法選擇:① 實驗法;② 歸納法;③探究法。
2、學法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體現教學中學生
的主體地位。
3、學生學法:學生可采用觀察、自主探究、互動、等進行學習。 六、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以圖片和白居易《燕詩》結合來介紹燕子的生殖和發育行為,導入新課。 觀察圖片,結合詩句,概括出燕子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以生活實例,向學生展示燕
子的生殖發育
過程。
鳥的生殖和
發
育
過
程
鳥類生殖發育的 一般
過程 引導學生對情景中涉及到的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進行歸納、總結,得出結論鳥的生殖發育的過程:筑巢 求偶 交配
產卵 孵卵 育雛
討論、總結出鳥生殖和發育的基本過程。 有助于感性理解鳥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
鳥類生殖發育的
具體行為
1、課件播放不同鳥生殖和發育的圖片。
2、解釋“鳩占鵲巢”的含義,指出求偶、交配和產卵是鳥的生殖發育的必須過程。
看圖,辨別不同鳥生殖發育的不同表現形式。 思考“鳩占鵲巢”含義,杜鵑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進一步了解鳥的生殖發育過
程。
以典故引導學生了解不同鳥類有不同生殖發育過程。
探 究 活 動
探外形
1、“新生命的產生和維持需要哪些條件及雞蛋是如何滿足這些條件”的問題來引發學生對探究活動的思索。
2、讓學生體驗單手用力握雞蛋試試能否握破,再用放大鏡觀察雞蛋的表面,得出卵殼有保護作用,且上面有用于呼吸的氣孔。
認真傾聽,討論,歸納,踴躍回答(需O2、H2O、營養物質、適宜的溫度等)
親自體驗,動手操作并觀察,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從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展示自己的學習欲望。
探內部 引導學生解剖雞蛋,仔細觀察雞蛋內部結構。得出結論:雞卵的結構從外到內依次為:卵殼、外卵殼膜、氣室、內卵殼膜、卵白、卵黃膜、胚盤、卵黃。
動手操作。參照PPT找出各部分的結構。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究,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探發育 1、引導學生對雞卵的各部分結構功能進行歸納和總結。
結合自身的前科學知識,對各部分功能有一定認識,但并不完全。
深化對雞卵的各部分結構及
功能的認識。
進
一
步探究
探發育 2、提出問題:雞卵的哪個結構發育為幼雛?播放雞卵發育為幼雛過程
的圖片,引發學生思考。 3、指導學生觀察胚盤的特征,辨別受精雞卵和未受精雞卵。
總結幼雛是由胚盤發育而來。
了解已受精的卵與未受精的
卵的區別。 了解鳥類動物
幼雛發育的開
端。
學會辨別已受精的卵與未受精的卵的方法。 小結
鳥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
及雞卵的結構和功能。 回顧本節課所
學內容。
學生理清知識點和學習思路。
結束語
鳥類和我們都是大自然的一員,所以我們應該像愛護我們一
樣愛護它們。同時我們要敬愛給了我們生命的父母,要孝敬他們。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