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戲曲與美術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人美版七年級上冊《戲曲與美術》安徽省 - 馬鞍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美術人美版七年級上冊《戲曲與美術》安徽省 - 馬鞍山
《戲曲與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 課題
戲曲與美術
課型 綜合·探索
年級
初中二年級
課 時
1 課時
教 材 分 析
本課屬于綜合·探索課型。可以使學生受到兩個方面的熏陶。首先是從美術方面為學生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因為涉及戲裝、舞臺,以及戲曲題材的美術作品,可帶給學生完全不同的、新鮮審美感受。另外,戲曲通過日益發展的傳播方式,開始進入大眾生活。通過本課學習,了解一些基本的戲曲知識,從中感受戲曲的魅力,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民族戲曲,從中汲取民族文化的養分,滋養自己的民族審美意識,提高綜合藝術素養!利用戲曲元素結合生活實際加以藝術創作!
學 生 分 析 本課的對象是初二年級的學生,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學生美術知識掌握得較牢固。同學們普遍提高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一定的興趣,加之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的想法,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 設 計 理 念
本課教學以“尊重和調動學生主體性”作為指導思想,將課堂教學的程序設計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了解戲曲與美術的關系和戲曲元素在生活中的應用——創作表現、互動評價——課后拓展”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戲曲與美術的密切關系,知曉家鄉的地方戲曲。探究戲曲
各相關方面蘊含的美術元素,學習用美術形式表現戲曲。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調研、觀賞和學唱等途徑與方法了解戲曲。通過撰寫調查
報告,以及創作美術作品等途徑和方法,表達對戲曲與美術之間關
系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了解戲曲中蘊含的美術元素,體會其中的美感。對戲曲和戲曲美術產生一定興趣,認識其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
教 學 重 點 難 點 教學重點 探究戲曲與美術的關系,了解戲曲美術的美感特征,能用合適的方法表現探究成果。
教學難點 感受到戲曲和戲曲美術的美感與魅力。 課堂組織形
式
小組合作法
教 學 準 備
教師準備
課件,戲曲圖片,戲曲相關的小物件,戲曲服裝,彩筆,卡紙。
2 學生準備
調查報告,戲曲相關的小物件,彩筆或水粉顏料,廢舊紙手提袋,卡紙,一次性水杯,剪刀,雙面膠等。 綠色常識:在創造新產品時回收利用廢
舊物品,可節約成本,減少能源浪費。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教學環節 教學程序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 提前布置學生進行
課前準備,包括調研、
搜集素材,觀賞和學唱
戲曲片段等。收看電視
戲曲節目,查詢本地戲曲知識,并和長輩們學
唱。
學生預習內容:
●看過戲曲嗎?喜愛戲曲嗎?
●有沒有你們喜歡的感興趣的劇種? ●你的家鄉有哪些劇種?在戲曲中有哪些美術素材? ●你能哼唱幾句家鄉戲嗎?
尊重和調動學生主體性,提高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通過自學加深學生的興趣和發掘潛在力! 導入新課 給學生猜猜這些是
什么?(提前準備的戲曲服裝行頭)讓學生猜猜在哪里見過這些物品?
學生猜猜老師準備的
是什么?都是與戲曲相關
的小物件! 激發學生興趣,創設
情境,導入新課。
講述新課 出示課題《戲曲與美術》
一、讓學生談談自主學習的情況 引導學生簡單談談自學的戲曲知識。分別從京劇,越劇,昆曲,黃梅戲,川劇,地方戲曲等談談戲曲,及戲曲
中有哪些美術素材。
每小組派一組員向大家展示一下預習的成果,可以是戲曲知識,可以是
找來的戲曲小物件,也可
以唱幾曲!其中表演川劇
變臉的同學,可以讓全班同學猜猜臉譜代表的是什么人物或什么性格!
檢查學生自主學習
的情況。引導學生回答
問題導入新課!
3
二、帶同學們感受戲曲舞臺的建筑美,服裝扮相美,舞臺動作
美
同學們,你們在劇場或戲樓觀看過戲曲嗎?
請大家感受一下戲曲舞臺的建筑美,服裝扮相美,舞臺動作美。
讓學生總結戲曲與美
術的關系,美在什么方面。
并總結:戲曲服裝有很強
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絢麗
的色彩,夸張輝煌的圖案,
顯示出中國的刺繡魅力。
戲曲臉譜通過色彩線條以
及色塊傳達出了中華民族獨特的色彩習俗與文化內涵,同時也使戲曲臉譜藝術具有了更加豐富的象征意義與美學意義。
引導學生從美術
的角度思考戲曲,了解
戲曲的藝術魅力!
三、了解藝術家用多種美術形式表現戲曲藝術
通過觀看藝術家創作的與戲曲相關的藝術作品和戲曲的美術元素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欣賞藝術家的作品 進一步感悟戲曲的
美術元素在生活實際
中的應用!
四、 學生分組練習 (拓展與實踐) 利用戲曲元素,創作美術作品。要求按材料包準備的要求,制作書簽或手拎袋筆筒等。形式不限,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
學生練習,在材料上可互相交流,可小組合作實踐。
注意:對制作材料沒有限定,鼓勵使用廢舊物品。
利用本節課學習的戲曲美術元素加以創作, 通過練習鞏固知識提高表現能力。
教師巡回輔導(播放《說唱臉譜》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情境中完成作品)。
秀一秀自己的作品。
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談談自己創作意圖。自評、互評作品。
(教師對每一件展示的作品都應加以鼓勵,并從造型、顏色、紋飾,制作等加以點評)
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與提高的機會。通過每一堂課對學生自評與互評能力的培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愉快而有效地進行學習。
4
六、 梳理思路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
戲曲與美術的關系,并
通過觀看眾多與戲曲相關的作品和戲曲在生活中的應用。并繪制了多種戲曲書簽和小手拎袋
以及筆筒等。
對照老師的小結,學生
梳理自己的學習思路,及
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通過對本課的學
習,在教師的幫助下,
學生對主要的知識點
進行歸納,有利于養成
良好的學習習慣。
七、 課后拓展
設計運用 課后拓展:同學們在課后能通過本節課的知識出一期和戲曲相關的黑板報和手抄報。 學生帶著興趣走向課后,自己再繼續研究探討。 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與拓展能力。增強
感受生活的能力,關注家鄉的民族文化!
注:《戲曲與美術》一課,在整個教材中是屬于綜合探究課程。要在教和學
方面體現出綜合與探究,才能上好這節課,確實有些難度。本課涉及到戲曲舞臺、戲裝、舞美,以及戲曲題材的美術作品,內容很多。近幾年教育界也開始重視培養和教育青少年熱愛國粹,但大多數學生對其仍知之甚少或基本不知。而這節課的優勢在于我省的學生對于安徽的地方戲劇黃梅戲是非常熟悉的,課堂上可以大量調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教育部在2009年的讓京劇走入校園這個要求,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了解地方戲曲,展示地方民俗文化的豐富多彩等方面做有益的嘗試。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