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戲曲與美術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人美版七年級上冊《戲曲與美術》遼寧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美術人美版七年級上冊《戲曲與美術》遼寧省
《戲曲與美術》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戲曲是一門綜合的傳統藝術,也是中國的民族藝術,包括昆曲、京劇和各種地方戲,以歌唱、舞蹈為主要表演手段。本課是“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內容。涉及的古戲臺、戲裝、舞美,以及戲曲題材的美術作品,會給學生完全不同的、新鮮的審美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培養和教育青少年熱愛國粹,但大多數學生對其任知之甚少或基本不知,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戲曲知識,從中感受戲曲藝術特有的魅力,引領學生關注民族戲曲,從中汲取民族文化的養分,滋養自己民族審美意識,提高綜合藝術素養,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戲曲與美術的密切關系,探究戲曲各相關方面蘊含的美術元素,學習用美術形式表現戲曲。
2、能力目標:通過欣賞、感受、分析、比較,了解不同的美術形式表現的戲曲作品,掌握利用戲曲元素創作美術作品的方法。
3、情感目標:感受民族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戲曲文化,傳承戲曲藝術。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九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比較強。但是由于對戲曲認識的狹隘導致對戲劇興趣淡薄,這樣就很難進行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拓展。所以我在激發興趣,培養情感的的過程中進行教學的嘗試,培養學生愛國情操。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用不同美術形式去表現戲曲作品。 教學難點:掌握創作戲曲題材的美術作品的方法。
【教學方法】欣賞、分析、討論、練習
課前準備:提前布置學生進行課前準備,包括調研、搜集素材,觀賞和學唱戲曲片段等。收看電視戲曲節目,查詢本地戲曲知識,并和長輩們學唱。
尊重和調動學生主體性,提高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通過自學加深學生的興趣和發掘潛力。
教學活動 一、【導入】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和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它是一種優雅而灑脫的藝術形式,
它有著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五千年的古國之魂使其字正腔圓,五千年的風波動蕩成就婉轉曲調。這就是戲曲。下面我們跟隨一段視頻一同走進戲曲的世界。
通過欣賞讓學生直觀感受戲曲藝術的舞臺動作、扮相,戲裝(激發學生興趣,創設情境。)
師生簡要交流。讓學生總結戲曲中的美術元素。
師:欣賞一幅圖片,視頻中出現的古戲臺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通過問答交流,教師總結舞臺動作、扮相、戲裝、古戲臺都是戲曲中蘊含的美術元素。 引出課題《戲曲與美術》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美術的角度思考戲曲,了解戲曲的藝術魅力! 二、【講授】感悟新知
1、簡單介紹戲曲的簡史,戲曲的種類。你知道戲曲的種類么?引導學生簡單談談了解的戲曲知識。
師:大家聽過戲曲么?有沒有同學能給大家哼唱幾句? 學生上臺表演 教師總結戲曲的種類引出國粹京劇。
學生通過欣賞視頻,學習國粹京劇的行當,生旦凈丑,臉譜的色彩。 學生到白板做練習,找出卡通形象對應的戲曲行當。
設計意圖:將美術與音樂、美術與表演藝術、美術與傳統文化、美術與信息科技進行整合,充分體現了美術的多樣性,達到與學生互動的效果,從而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審美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2、藝術家用多種美術形式表現戲曲藝術
通過觀看藝術家創作的與戲曲相關的藝術作品。國畫、剪紙、泥塑,皮影戲,學生欣賞藝術家的作品與現實中的故事情節、舞臺動作比較,進一步感悟戲曲的美術元素用不同美術形式的表現手法。
3、通過欣賞視頻,學生自學利用戲曲元素創作美術作品的方法
(1)觀察造型,進行寫生 (2)提煉造型,卡通風格
(3)夸張臉譜圖案,提取臉譜色彩 (4)提取部分臉譜圖案 設計意圖:微課主題突出,高效的解決了教學中重難點,內容更加精簡,更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4、自主探究 欣賞感受 小組討論,學生自己帶來的生活中的戲曲題材作品。每小組派成員向大家展示討論結果,結合學習微課中的美術創作方法,找到創作戲曲元素作品運用的方法,感受戲曲作品魅力,視覺美感。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共同探究。教師適時地加以引導,從而鞏固加深理解創作方法,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三、【作業】大膽創作 實踐創新
1、主題:設計一個戲曲題材的美術作品
2、要求:運用綜合材料,結合美術技法,表現戲曲元素,創作美術作品。 利用手中的材料,形式不限(剪,貼,折,畫)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
設計意圖:對制作材料沒有限定,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利用本節課學習的戲曲美術元素加以創作, 通過練習鞏固知識提高表現能力。(教師巡回輔導,播放音樂,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情境中完成作品)。 四、【展示評價】 盡情展示
1、鼓勵學生展示小組的作品。
2、同學互評,你最喜歡哪一個美術作品?你能說說為什么? 3、教師評價。鼓勵大膽又有創意的作品
(教師對展示的作品都應加以鼓勵,并從造型、顏色、紋飾,制作等加以點評,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與提高的機會。通過每一堂課對學生自評與互評能力的培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愉快而有效地進行學習。) 五、【教師總結】 情感升華
秦腔昆區傳承著千年的情節,胡琴鑼鼓演繹出文明的興衰與起落。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對關注戲曲,關注戲曲美術,發揚傳統文化,讓我們的民族藝術在世界的舞臺上更加輝煌燦爛。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關注戲曲文化,熱愛傳統文化,傳承戲曲藝術。情感目標的培養,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