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與發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8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_廣西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8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_廣西省級優課
第18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教學設計
課型:新授課 年級:八年級
一、教學內容分析
【課標要求】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的建制;知道冊封達賴和班禪與設置駐藏大臣;知道西北邊疆的鞏固。認識臺灣、西藏、新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從五個方面敘述了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的歷史:清朝對全國的通知、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的建制、清廷對西藏地區的有效管轄、鞏固西北邊疆和清朝的疆域。第一部分概述了清朝奪取全國統治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政治制度方面和思想文化方面都沿襲和繼承前代做法與傳統。第一部分是其后幾部分的前提。第二、三、四部分,分別敘述清王朝在臺灣、西藏、西北等地區采取靈活措施加強管轄,從而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局面的史實。最后一部分“清朝的疆域”與前四部分是因果關系,正是由于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管轄和開發邊疆地區,我國成為一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國力強大的統一多民族國家。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七年級學生,經過前面對中國古代史的學習,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將近一年
的歷史課程學習,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本課教學中教師應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探究氛圍,通過史料分析、創作圖示、課堂練習等環節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真正實現師生互動。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清朝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在臺灣的建制及對西藏的有效管轄、鞏固西北邊疆的措施等史實,理解清政府對同意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所作的努力,培養以正確的民族觀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識讀《清朝疆域圖(1820年)》,獲取有效歷史信息,增強歷史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清朝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后,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從中體會統一多民族國家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鄭成功收復臺灣,打擊西方侵略勢力,維護了祖國統一;認識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增強維護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的責任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在臺灣、西藏、西北等地區采取的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措施
教學難點:清朝的疆域
五、教學方法
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為線索,通過四個板塊教學,學習本課內容。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史料分析法等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設問環節及史料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六、課前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展示課程流程以及相關資料,輔助課堂教學。
2.學生進行自主預習。 七、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同學們,還記得我國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是?
從秦朝開始,我國建立起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我們來看一段疆域變遷的視頻,回顧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歷程。
同學們剛才觀看完視頻,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疆域在不斷地改變,尤其從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將與發生了什么變化?
視頻最后定格在清朝,為什么在清朝前期能夠形成這樣一個遼闊的疆域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學習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秦朝
看視頻
變大了
前情回顧,建立起知識間的聯系
觀看視頻,引起學生興趣,引入本課內容
學 習 新 課 從秦朝到清朝,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斷地發展,而我國遼闊的疆域版圖,也正是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我們先把課本翻到92頁,了解一下清朝前期的疆域版圖。(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回答清朝疆域的8個方位至點)
一、清廷韜略統全國
清朝前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國
學生看書回答清朝疆域的8個方位至點
圖文結合,讓學生迅速了解清朝疆域大致范圍
學 習 新 課
家,面對如此廣闊的疆土,清統治者要采取什么措施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呢?讓我們翻回課本88頁,進入第一篇章:清廷韜略統全國。請同學們齊讀課本88頁第二段,快速總結清朝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后,在政治和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鞏固統治?
清奪取全國政權后,民族關系的范圍也進一步擴大。清朝本身哪個民族建立的政權?
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清統治者更深刻地認識到處理好與其他民族的關系對鞏固其統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針對不同民族地區,清朝統治者也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我們的課本給我們列舉了三個民族地區,分別是?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三個地區的方位)
政治上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維護政治上的大一統;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學說,繼承歷代文化傳統。 滿族
臺灣,西藏,新疆
學生自主閱讀,歸納措施
明確臺灣、西藏和新疆的方位
二、成功逐荷收臺灣
我們首先把目光投向祖國東南地區的臺灣(進入第二篇章:成功逐荷收臺灣)。請同學們閱讀課本88-89頁,根據老師給的時間,找到明末清初在臺灣發生的大事件和清朝對臺灣采取的措施。
出示學生所列事件,由學生進行點評,最后齊讀大事年表
在所列的這些內容里,哪些是清朝對臺灣加強管理的措施?
清朝在臺灣設置臺灣府有什么意義?
在臺灣的這段歷史里,還有一個人物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這個人是?
鄭成功第一次登陸臺灣,當地的百姓對他是什么態度?
對于那段時光,他也曾寫下一首詩,我們一起來齊讀一下。
根據時間閱讀課本,在課本上列出事件,并用平板拍照上傳
設置臺灣府,建省
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臺灣的社會經濟發展步入新時期
鄭成功
熱烈歡迎
(齊讀詩歌)
帶著問題閱讀課本,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假如這是考試中一則材料題,從詩中反映出鄭成功的歷史功績是什么?
除此之外,請同學們閱讀課本89頁人物掃描的第二段,找一找鄭成功還有哪些歷史功績?
鄭成功收復和經營臺灣,實際上也是維護了國家統一,我們以前課上強調過,像這樣帶領國人抗擊外來侵略者的人物,我們把他稱作什么?
抗擊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管理/開發/經營臺灣。 求富
民族英雄。 閱讀詩歌,學會概括和歸納材料
學 習 新
課
三、祖孫四代撫西藏
接下來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我國西南地區,西藏也是我國神圣而不可分割的領土。進入第三篇章:祖孫四代撫西藏。這祖孫四代,指的是清朝前期的哪幾位統治者?
清朝前期的這四位統治者都為加強與西藏的聯系和管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請同學們自主閱讀課本90-91頁,進行分組角色扮演,找一找這幾位皇帝在位期間分別對西藏采取了哪些加強聯系和管轄的措施?
教師引導學生點評所列事件,補充說明乾隆帝時確立金瓶掣簽制度和修建須彌福壽廟。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
閱讀課本,找到各位皇帝相應的措施
角色扮演,提升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好奇心
四、康乾武功定新疆
最后讓我們把視線轉向西北邊疆地區,進入第四篇章:康乾武功定新疆。當時的新疆地區,我們把它稱作什么?
接下來請同學們閱讀材料,概括清朝為鞏固西北邊疆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最終清朝在新疆地區的統治達到了怎樣的效果?
回部
康熙平定噶爾丹叛亂;乾隆平定大小和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
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培養學生通過分析材料解答相應問題的能力
課 堂 小 結
課堂小結
我們這節課學習了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再來回顧一下,當時清朝統治者主要加強了對哪三個地區的管轄?
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清朝加強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的措施。
臺灣、西藏、新疆
重新回顧主線思路,加深本課印象
拓展提升
學習完這一課,大家會發現課文中有很多容易寫錯的字,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進行一項PK賽,我會出示一些易錯字的拼音,看哪位同學完成得又快又準確,限時兩分鐘。
在清朝時,新疆地區先后遭受噶爾丹和大小和卓的叛亂,這兩股勢力都企圖分裂祖國。那么在今天,是否有這樣類似的分裂勢力存在?
在今天,依然有一些勢力企圖分裂祖國,面對這些分裂祖國的勢力,我們能夠用哪些所學的歷史事實來反駁他們的言論和行為呢?
通過同學們剛才的反駁,我們可以得出什么認識或是結論?
那同學們作為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維護國家統一?
課堂練習
清朝前期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管轄也基本奠定了我國今天的版圖,對于今天的中國來說,無論是臺灣,還是西藏和新疆,都是我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最后,讓我們一起大聲念出這一句話,結束我們今天的課程。
利用平板,進行PK
臺獨、藏獨、疆獨
思考并舉手回答
臺灣、西藏、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同一切破壞祖國統一的行為和言論作斗爭,自覺維護民族的團結和祖國統一
完成練習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學生動筆寫字,加深對易錯字的印象
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 同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反駁得出“臺灣、西藏、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的結論,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預設
八、板書設計
第18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一、清廷韜略統全國 二、成功逐荷收臺灣 三、祖孫四代撫西藏 四、康乾武功定新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