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課前預備:聽音樂電視劇《漢武大帝》主題曲《最后的傾訴》,觀看圖片,為課堂營造氣氛。(3:25分種)
同學們,大家好!最近有位同學在網上開了家網店,店名叫西域商城:專營各類西域特產,今天咱就一起去逛逛!這里有為自西域烏孫國的葡萄,西域高昌王國的哈蜜瓜,還有西域樓蘭國的胡蘿卜!
西域在哪?說到西域,相信有很多同學立馬就想到了西游記里的女兒國,火焰山的高昌國,車遲國、烏雞國„„
從哪里開始就算是西域的范圍呢?小學的時候我們學過兩首唐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兩漢時期,人們把今天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現在新疆地區和更西的地方,稱為西域。
這家網店聲稱其西域特產如假包換,還專門請了位重量級的人物來當主角,拍了部廣告宣傳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可知片中的主角是誰啊?答:張騫!
張騫,西漢漢中郡人士,是中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與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被譽為“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接下來,讓我們與張騫一起開始鑿空之旅吧!
第一樂章 錚錚鐵骨 鑿空之旅
板書:一.絲路的開辟——張騫通西域
1.西域 2.過程
原來的張騫,只是漢武帝時期的一名郎官,當時,與匈奴的戰事吃緊,漢武帝發出了一份《招賢令》
我大漢王朝,歷經幾代先皇的休養生息,現民殷國富,兵強馬壯。吾皇漢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為保境安民,徹底根除匈奴之患,擬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現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漢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賞良田美宅、黃金百兩。如有勇者,速來報名,欽此!
問1:這份“招賢令”所招募的使者須完成什么任務?
答: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
問2:由此可了解漢武帝以前,西域地區形勢怎樣呢?
答:西漢初年的西域,小國林立,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如大月氏)。匈奴從西域不斷進攻中原。威脅漢朝的統治。
教師補充:漢武帝以前,西域小國林立,大大小小有36個國家,國家大也就是幾十萬人,小的只有幾千人,最小的國家里只有670人,匈奴勢力興起后,這些小國經常受到匈奴的野蠻統治,匈奴殘酷地奴役和剝削西域各族人民,其中有個大月氏國,遭到匈奴的攻擊,匈奴人在向月氏人發動進攻的時候,匈奴單于殺死大月氏(zhī)國王,并把他的頭骨制成飲酒器,因此大月氏對匈奴無比痛恨,想報仇雪恨,但由勢力簿弱,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西遷。
而西漢初年,國力薄弱,同樣受到匈奴的侵擾,到了漢武帝時間,國力強盛,此時,你覺得漢武帝月氏國的這個情況后,他會怎樣想,他可能會想到一句話:“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最好有方法就是聯合月氏國夾擊匈奴。
胸懷大志,一心報國的張騫揭了皇榜,以錚錚鐵骨開始了他一起看的鑿空之旅。視頻,完成《張騫通西域》的表格。
板書:3.意義
《漢書·張騫傳》載:“然騫鑿空,諸后使皆稱博望侯,以為質于外國,外國由是信之。
問:張騫出使西域為什么被稱為 張騫鑿空?
答:張騫“鑿空”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史記》把張騫之交通西域譽稱為“鑿空”。漢能通西域,由張騫創立首功.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后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于諸國。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豐 碑:張騫對我國歷史有什么功績?
對內:加強了中原地區和新疆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對外:打通了一條中國和西方的交通路線,即著名的絲綢之路
翦伯贊評價張騫:“他是一個冒險家、又是一個天才的外交家,同時又是一員戰將,真可謂中國歷史上出類的人物也。”
后人為紀念張騫,為他修建了張騫墓,紀念堂等。
過渡:在伴隨著張騫的絲路之旅,漫漫沙漠上出現一支支駱駝商旅。讓我們隨著清脆駝鈴聲,一起來了解絲綢之路吧
第二樂章 漫漫駝鈴 絲路之旅
板書:二.絲綢之路
1.陸上絲綢之路
請同學們仔細觀看視頻,復述陸上絲路的路線。 陸上絲路的路線: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境內——安息——西亞——歐洲——大秦;
東西方文化商路
答:張騫出使西域后,西域的天馬、汗血馬等良種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樂器和歌舞開始傳入中原。漢族的鑄鐵、開渠、鑿井等技術和絲綢、漆器、金屬工具等,也傳到了西域。促進了西域與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問:我們一直說廣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港灣,為什么在上述的陸上絲路上沒的經過廣東呢?
答:海上絲綢之路才經過廣東。
板書:2. 海上絲綢之路
一起看視頻。
海上絲路的路線:廣東沿海——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孟加拉灣沿岸——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島
到了唐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得到延伸,主要是從廣州出發的海船經海南島東岸,越過西沙群島,穿過馬六甲海峽到達阿拉伯,并從小波斯灣再航行到達非洲的東海岸。后來潮汕地區成為一個重要的出發點,于是一批批潮汕人移居互東南亞,他們便是早期的潮汕華僑。
板書:3.歷史影響
請看這首詩歌,思考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用。 張騫出使西域后, 絲綢之路通歐洲, 陸海貿易大發展, 東西文化相滲透. 西域各國歸附漢, 社會面貌大改觀, 設立西域都護府, 總管西域各事務.
A:物質上:絲綢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B:文化上: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互相滲透
絲綢之路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如造紙術、印刷術、火藥等)、印度文化(阿拉伯數字)、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C.政治上:絲綢之路是東西交往的政治友好交往的象征。及中國對西域領土主權的歷史見證
在這條逾7000公里的長路上,絲綢與同樣原產中國的瓷器一樣,成為當時一個東亞強盛文明象征。絲綢不僅是絲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費品,也是中國歷朝政府的一種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國的友好使節出使西域乃至更遠的國家時,往往將絲綢作為表示兩國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絲綢的西傳也少許改變了西方各國對中國的印象。
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華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偉大創造力和燦爛文明的門戶,也是古代中國得以與西方文明交融交匯、共同促進世界文明進程的合璧之路。十九世紀,德國地質學家首次將這條最初運輸絲綢的交通要道稱為“絲綢之路”。
第三樂章 前仆后繼 維絲之旅
板書:三.絲路的維護
1.西域都護的管轄
問:絲綢之路開開辟后,你有沒有發現漢朝的疆域與秦朝不一樣了?不一樣在哪? 答:多了西域。
為了維護絲綢之路,西漢要西域設立了西域都護。
張騫通西域后, 西域各國雖然與漢朝建立聯系,但仍受著西遷的匈奴控制。為了供應往來的使者,漢武帝等在新疆地區駐兵,屯田,積聚糧食,公元前60年,西漢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保護往來的商旅。這是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從此,今新疆地區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你從上述事例中可以得出張騫出使西域張騫通西域后,伴隨著西漢強大的國力,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
板書:2.東漢班超經營西域
時間來到西漢末年,政局動蕩,對西域各國逐漸疏遠,東漢初年,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怎么辦呢?接下來我們進入為了恢復對西域的管轄,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介紹班超:班超,字仲升,漢族。是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曾出使西域,為平定西域,維護絲路,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同學們想一想,與班超有關的成語故事有哪些呢?
問:由學生講述“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
講到班超,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他的平生,他的父親班彪是東漢光武帝時期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兩個兒子,長子班因,次子班超,班彪死后,當時的皇帝漢明帝令班因繼承父業,完成《漢書》,而班超則有兩個成語典故和他有關,“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投筆從戎”:明帝五年(公元62年)班超同母親來到洛陽,靠抄寫文書維持生活,當時北匈奴經濟南下侵擾邊界,掠奪居民和牲畜,班超聽到這些消息,激昂地扔下筆桿說:“大丈夫應立大志,像傅介子(西漢昭帝時出使樓蘭),張騫那樣為國立協,怎么老是埋頭于筆硯之間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東漢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和鄯善王交好,鄯善王對他們也很友好,表示愿意與漢修好,匈奴國的使者從中挑撥離間。班固對隨從說:“不進入虎穴,怎么能抓到虎子。”連夜攻擊并全殲滅匈奴使者,與鄯善王重歸于好。
公元73年,東漢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為了打擊匈奴,恢復中原和西域的交往,重建西域都護,班超在西域活動了30年,幫助西域各族擺脫匈奴的奴役,東漢政府任命班超為西域都護。班超在西域威望很高,西域人民都不愿他離開,到71歲時,班超才回到自己的國都。
板書:3.中歐的直接往來
班超在西域時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達波斯灣海岸,未能繼續前進。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直接友好往來的開始。這也成為絲路上政治友好往來的重要歷史見記錄。
第四樂章 一帶一路 和平之旅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與有關國家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 一路的戰略。結合歷史上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一起來看一段視頻,談談你對今天建設“一帶一路”的感想。
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化商路,古代東西方最長的國際交通路線,古代亞歐的商貿大道,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今天,習近平提戰略構想:“一帶一路”打開“筑夢空間”,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和平崛起的復興之路。
小結:一條路——絲路
兩件事——張騫通西域,班超經營西域 三個人——張騫、班超、甘英
作業:招 賢 令
當今世界,由習近平主席倡導并推動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宏偉構想,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將“中國夢”與“世界夢”有機銜接,傳承“和平、開放、包容、互信、互利”的絲綢之路精神,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和全球性影響力。今招招募賢才,為 “一帶一路”戰略設計方案。如有勇者,速來報名,欽此!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