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湖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湖北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隋的統一、開通大運河、開創科舉取士制度和隋朝的滅亡等基本史實,思考和認識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
2.過程與方法
識讀《大運河示意簡圖》和相關歷史材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正確評價大運河在歷史上的作用;閱讀相關材料,通過梳理、比較古代的選官制度,理解科舉制創立的進步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隋朝的統一,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分裂的局面,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運河的開通。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較為濃厚,也初步知道大運河、科舉取士的相關知識,但知識不夠全面,不能夠全面分析歷史現象、歷史人物,從材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也還有待提升。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隋朝的統一;隋朝大運河開通的目的,大運河的概況、地位和作用;開創科舉制度
教學難點:能夠辯證地評價大運河的開通;開創科舉取士制度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播放《大運河》音樂,配以大運河的圖片,以大運河入選世界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話題導入新課。
學習新課
(一)隋朝之文帝篇—建立隋朝
出示隋文帝圖像,簡介隋文帝,引出隋朝建立的相關知識 建立時間:581年 建立者:楊堅 都城:長安 (二)隋朝之文帝篇—統一全國
觀察隋朝與陳朝形勢圖,思考:作為一名有所作為的皇帝應該怎么做?究竟是誰完成統一?原因是什么?
對比南北朝形勢圖和隋朝疆域圖,思考:隋完成統一有何意義? 出示東漢至隋朝歷史發展簡圖,師總結隋完成統一的意義。 (三)隋朝之文帝篇—強盛的隋朝
出示隋初和隋盛時的一系列現象對比表,思考以上變化說明了什么?出現上述變化的原因有哪些?引出隋文帝的治國措施。 (四)隋朝之文帝篇—人才選拔 出示王富貴和張有才的故事:
(王富貴的簡歷)出身:高門權貴的子弟 學識:文章一塌糊涂 ,平庸之極 人品:欺善怕惡,為富不仁 推薦人:當地最高長官
(張有才的簡歷)出身:一貧如洗,草根階層學識:出口成章,真才實學人品:為人正直 推薦人:無
結合課本思考,這兩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和隋朝誰能入朝為官?為什么? (五)隋朝之煬帝篇—開創科舉取士制度
隋王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門第限制。開皇七年,隋文帝命諸州每年舉送三人到中央參加秀才、明經兩科考試,正式設立了每年舉行的常貢之科。隋煬帝時又添設了進士科。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 1、材料中,隋朝科舉取士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2、結合材料,請同學們用最簡單的一句話,說說什么是科舉制。 3、科舉制形成的標志是什么?
4、你認為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取士制度哪個更好,好在哪里?(提示:可從對一般平民子弟和對最高統治者的影響等角度說明) (六)隋朝之煬帝篇—開通大運河
出示大運河示意簡圖,思考:從圖中你可以得出那些結論?
思考:有人說隋煬帝修建大運河是為了鞏固統治。也有人說隋煬帝開通大運河是為了游玩,同學,你怎么看?
討論:大運河得以開通的原因有哪些? 出示材料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皮日休 材料二:天下轉漕,仰此一渠。
根據以上材料談談大運河的開通有何作用?
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材料三: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皮日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隋的統一開通大運河開創科舉取士制度隋朝的滅亡
建立
統一治國措施
概況:目的、時間、運河中心及五大水系意義確立標志評價原因滅亡
休
想一想: 隋朝開通大運河是好事還是壞事? (七)隋朝之煬帝篇—隋朝滅亡 出示材料
材料一: (隋煬帝)負其富強之資,思逞無厭之欲……驕怒之兵屢動,土木之功不息……旌旗萬里,征稅百端,猾吏侵漁,人不堪命。
——《資治通鑒》
材料二:帝(隋煬帝)自去多謀討高麗,……又發民夫運米,積于瀘河、懷遠二鎮,車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過半,耕稼失時,田疇多荒。 ——《資治通鑒》
材料三:父母不保其子,夫妻相棄于匡床,萬戶則城郭空虛,千里則煙火斷滅。 ——《舊唐書.李密傳》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現象?有何結果? 隋煬帝暴政 隋末農民起義 隋滅亡(618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