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澳大利亞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中圖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澳大利亞-北京市 - 東城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名 第三節 澳大利亞
學科 地理
年級
初二
授課時間
2019年5月29日
教材 中圖版(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編著,鐘作慈主編)地理八年級下冊
2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意圖
時間安排
引入新課
提問:同學們一定都愛去動物園,認識這些動物嗎?哪個國家的?
回答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輕松進入課程。 1分鐘 新課講授
轉承: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澳大利亞這個國家。 澳大利亞國旗與國徽,澳大利亞國徽上就有
袋鼠和鴯鹋,大家知道為什么澳大利亞要選擇這兩種動物作為國徽圖案嗎?
回答 得出澳大利亞動物的特點之一——獨特性。
2分鐘
一、 世 界 活 化 石 博 物 館
播放視頻《澳大利亞的動物世界》,說明其生物物種豐富。
出示澳大利亞植物、鳥類、有袋類動物種類占比表格,說明其獨特的生物也很多樣。 出示哺乳動物進化樹圖,
提問:哪些是澳大利亞獨有的?從進化進程來看,這些動物有什么特點? 講述:因為澳大利擁有眾多的古老獨特生物,所以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板書: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觀看
讀表,對比
讀圖,回答
提供視覺享受,提升學習興趣。
感受澳大利亞動物的獨特和多樣。 得出澳大利亞生物的特點之二——古老性。
創設問題探究情境。
4分鐘
活動一 探討問題:
為什么澳大利亞有如此古老而獨特的生物?
小結:
澳大利亞幾千萬年來被海洋包圍,與其他大陸阻隔,自然環境單一,沒有
大型野生食肉動物,生物進化緩慢,所以保留了許多古老而獨特的生物。 思考,回答
通過探究澳大利亞生物古老獨特的原因,引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
3分鐘
轉承:澳大利亞生物的古老獨特性與它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我們來看一下澳大利亞地理位置的特點。
出示世界地圖,師生共同完成澳大利亞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的描述和填寫。 板書:地理位置
描述,在學案上填寫
根據地圖概括澳大利亞地理位置的特點。
3分鐘
環節過渡
轉承:澳大利亞除了有眾多豐富多彩的古老獨特生物,也有外來物種,比如說綿羊。澳大利亞還被稱作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板書: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提問:為什么澳大利亞被稱作“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聽講 承上啟下。 1分鐘
二、 騎 在 羊 背 上
播放視頻《澳大利亞:一個“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重復問題:為什么澳大利亞被稱作“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承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澳大利亞綿羊數量竟然在200年里突破了1.8億,一定與它
帶著問題觀看 回答 聽講 了解澳大利亞養羊業概況。
引出自然環境。
5分鐘
3
的 國 家 的自然環境相關。下面就由咱們同學自己尋找答案。
預先講解:綿羊生存繁衍對牧場環境的要求。
聽講
活動前做知識鋪墊 活動二
分組行動(學案):
參看教材第69、70頁或地圖冊第26、27頁,澳大利亞地形圖和氣候類型圖,1月和7月平均氣溫圖,年降水量圖,在下圖中,把你認為適合發展養羊業的區域當作牧場,貼上小羊表示。每個小袋中有12只羊,假定一只小羊代表1000萬只小羊。每個大組有兩份學案和兩袋羊,2-3人做一份,共兩份,最后每組在兩張學案中挑選一份認為最好的學案貼到黑板上來展示。限時6分鐘。
安排學生到黑板上書寫主要的氣候地形河湖名稱。
聽講,讀圖,分組討論,完成任務。 書寫
通過活動討論,根據地圖和資料,了解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6分鐘
1. 點評黑板上同學們關于氣候地形河湖的書寫是否正確。
2. 展示學生貼羊結果,點評共性和差異。
3. 適時板書:自然環境
4. 點評同學們定位的牧羊場和澳大利亞實際情況的符合程度。
5. 簡述澳大利亞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的成果和農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討論,完成題目要求;兩名學生到黑板上完成。
以養羊業為例,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系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特點,分析其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13分鐘
總結
板書:地理位置、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相互關系。
結束語: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節課我將帶著大家坐著礦車,繼續在澳大利亞探寶。 板書: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聽講 總結本節主要內容 1分鐘
布置作業 整理并完成學案。
1分鐘
板書設計
學習效果評價
評價量規:學案互評50%,練習冊作業50%。
4
教學反思
本節課應貫穿給學生因地制宜發展的觀念,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發展,通過學習,學生在知識方面有所收獲,學科能力得到提高。
本節課做得較好的地方:
1. 以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等圖片展示,以及視頻播放,引起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
2. 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小組討論合作的學習方式,不僅關注學生個體,更關注群體的學習參與程度。 3. 課件的設計既方便教學,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圖片精美,文字簡潔,動畫效果邏輯性強,視頻既清晰又符合教材內容,這些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效果非常好。
課后感到不足之處:
1. 活動二環節不斷修改,但學生的參與程度還有待提高。
2. 活動二應預先準備相關問題,在學生探究對牧羊有利的自然環境發表觀點時,適時有選擇地提出,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掌握自然環境的特點,樹立因地制宜的觀念,從而落實課標要求。
3. 活動二是最能體現教師引導學會、有效組織教學的環節,因經驗不足,對學生當堂提出的某些問題的應變較弱。
通過這節課,我看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點,今后要不斷學習實踐,提高業務水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