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澳大利亞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科普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四節《澳大利亞》海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 學 設 計
課題名稱 《澳大利亞》
課 時 第1課時
教學對象
初一年級學生
一、課標要求
說出澳大利亞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按照“由易到難”的邏輯順序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教學目標
1、結合資料,分析澳大利亞生物的獨特性及其成因。(綜合思維)
2、結合資料,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對農牧業和工礦業發展的影響。(區域認知、人地諧調觀)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分析澳大利亞生物的獨特性及其成因。 2、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水平。
教學難點 澳大利亞農牧業的分布、工礦業的發展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五、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對區域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區域的自然條件等和分析方法,這為澳大利亞的自然和人文的學習提供了認知基礎。
六、教學方法
本節課綜合運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創設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能力,學生感知身邊的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七、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課件、導學案
2
八、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走進澳大利亞 PPT展示澳大利亞的相關圖片。
觀圖認識澳大利亞。
圖文結合,幫學生更好的認識澳大利亞。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1、PPT展示澳大利亞風
景等圖片。
2、向學生提問:澳大利亞為什么會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其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這三個稱號?
1、學生觀看澳大利亞的美景圖片。
2、學生說“袋鼠”等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
3、學生說出澳大利亞的三個稱號。 。
通過圖片切入,從特有的動物出發,提出旅行的目的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
引導思考
1、向學生尋求幫助: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位置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澳大利亞的領土范圍? 2、歸納學生的答案——澳大利亞的位置和范圍。 學生讀圖獨立思考后回答。 親身經歷新知的探究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合作探究
1、在堪培拉國家動物園,都能參觀哪些動物呢?
2、澳大利亞有古老、獨特的動物的原因?。 3、小結:(1).澳大利亞大陸與其他大陸分離,受海洋阻隔,長期孤立,動物獨立發展(沒有天敵) (2).地殼比較穩定,自然環境比較單一,生物進化十分緩慢。
4、處于孤立狀態的大陸還有南極大陸。為什么南極大陸特有生物卻很少呢?
1、學生思考并回答,存在古老生物的原因。 2、學生在書上劃好重點內容,做好課堂筆記
3、學生根據南極大陸的自然條件,齊答
小結
3
過 渡
PPT展示飛機從堪培拉國家動物園飛往阿德萊德牧羊場的飛行路線圖
學生觀看圖片
引起學生興趣
合作探究
1、PPT展示:阿德萊德牧羊場的圖片,并提出:澳大利亞適合養羊業的條件有哪些?(從地形、氣候方面分析)。 2、小組討論問題: (1)澳大利亞的主要地形區?地形特征?
(2)該牧羊場的地形是怎樣的?水源條件呢? (3)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有哪些?該牧羊場的氣候類型?氣候特點?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成員交流、探討,小組長代表回答。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探究的能力,
提升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學生在此過程中體驗探究與發現
的樂趣。
過 渡
PPT展示飛機從阿德萊德牧羊場飛往墨爾本的飛行路線圖
學生觀看圖片 引起學生興趣
思 考
PPT展示墨爾本的礦產,引發學生對澳大利亞礦產的印象。
說出鐵、煤、鋁土礦的分布地區
通過圖片,感知澳
大利亞礦產資源
產量、出口量豐富 培養學生獲取
信息的能力
探 究
PPT展示悉尼城市的繁華美景,分析澳大利亞人口的城市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的原因。
學生思考后作答
通過圖片的展示,
引導學生分析東南沿海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的原因。
當堂檢測
PPT展示習題
思考作答 學以致用
課后作業
布置課后作業 思考完成
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
4
九、 板書
設計 澳大利亞 位置
“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其在羊背上的國家”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人口、城市
十、教學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