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美國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科普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美國》廣東省 - 珠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美國》教學設計
基 本 信 息
學科
地理
課題 美國
學 習 目 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美國的地理位置、范圍及首都。
2、能根據圖表和資料說出美國的人口和人種構成特點
3、掌握美國的地形及降水量分布,理解美國農業發展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大量的三維立體地圖、二維地圖等,設置旅游情景,讓學生結合地圖分析地理知識、培養學生的讀圖指圖填圖能力。
2、在課堂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并通過課上展示,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整堂課以旅行為主線,以這種方式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和熱愛,達到學習有用的地理以及生活中的地理
2、通過中美人種問題的區別提升學生民族自豪感。
3、通過中美飲食文化及農業差別提高學生民族擔當和民族責任。
教學重 難點
重點
1、美國的位置,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能夠結合圖說出美國的領土構成。
2、結合美國的地形、降水圖分析農業發展的優勢條件。
難點 在美國農業分布圖上說出農業專業化地區的名稱、位置,綜合分析每個農業帶的成因。
教學構思
本節課以老師旅游美國為主線貫穿整節課的教學,引導學生完成學習目標。通過猜旅游景點的方式引入課堂主題——美國,旅行前,讓學生思考出國前做哪些準備及衣物,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問題確定美國的位置、領
土構成及氣候特點。旅行時,通過老師拍攝的人種照片,掌握美國的人種
構成特點及原因,通過老師在美國的飲食照片引導學生思考美國居民飲食
習慣及與農業的關系,分析美國農業地區專業化的原因。旅行后,通過中美飲食文化的對比,引導學生思考美國農業對中國農業的借鑒意義。
教具準備
西沃白板軟件、多媒體課件、手機、希沃白板手機APP,同屏技術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教師引入】:歡迎大家加入這一期的環球旅行班,
在前幾期我們一起去過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印度、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等地區和國家,我們今天要去的是哪個國家,有哪些著名的景點呢?請同學們看圖猜答案。
【學生回答】:學生根據圖片舉手回答
利用教師本人在
美國的旅游照片作為導入,一方面能讓學生感覺的親近,提高
學生興致,另一方面讓學生了解美國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過渡
旅行前
通過提問,一方面了解學生的旅游常識,另一方面讓學生
快速進入本節課主題 【教師設問】:請同學們思考2個問題: 1、老師在去美國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2、需要帶哪些衣物呢?這跟什么有關呢?
【學生回答】:機票、查地圖、查天氣、兌換美元、辦簽證等
【PPT展示】:教師護照、簽證、美元
自主學習
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完成學案上的自主學習。 【PPT展示】:三維立體地球示意圖
【學生展示】1:學生上臺在衛星圖中找到美國的位置以及用白板筆畫出美國的領土構成,并標出美國的首都及主要城市。
【學生展示】2:學生上臺填出美國的海陸位置情況
【教師設問】:根據剛才同學的分享,請同學們思考美國的半球位置與溫度帶? 【PPT展示】:選詞填空題目 【學生展示】3:上臺填空
【師生歸納】:美國是一個地跨寒、溫、熱三帶的大國,國土面積居世界第四,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大國
自學歸納,培養
學生讀圖、填圖的能力,知道美國的領土構成、海陸位置及首
都和主要城市的位置
根據地理位置思考美國所處的溫度帶以及半球位置,提高學生的思考聯系能力
旅行時
通過教師在美國
的親身感受,比較容易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思考美國人口以
及人種構成特點
【教師設問】:在美國的十幾天里,老師發現美國的
人種構成很復雜,你知道美國人口和人種有什么特點嗎?他們都是來自那里嗎?
【學生展示】4:美國的人口3.1億,居世界第三,主要人種是白色人種,站80%,主要來自歐洲,還有黑種人,主要從非洲黑奴貿易被販賣過來,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還有亞洲人
【教師設問】:美國是世界發達國家中人口增長比較快的國家,為什么? 【學生回答】:移民
【PPT展示】:播放美國人種視頻
【教師設問】:美國雖然是移民大國,被稱為“民族大熔爐”,但是其他人種在美國遭到了怎樣的待遇? 【學生回答】:種族歧視
【師生總結】: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無論膚色,無論種族,人人平等
通過中美關于人
種問題不同的對待方式,增強學生民族自
豪感 小組合作
【教師設問】:到了美國怎么能少得了一個吃貨呢?
請同學們猜一下老師在美國會吃哪些食物呢?這都跟什么有關呢?
【學生回答】:面包、奶酪、牛肉、龍蝦
跟美國的農業有關系
【PPT展示】:教師在美國食物圖片
【教師設問】:那你知道美國哪些農產品產量比較高呢?接下來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去探尋美國產量比較高的農產品的生長基地 【PPT展示】:美國居世界前列的農產品(小麥、牛肉、玉米、柑橘)圖片及小組任務
【小組討論】:分析地形、氣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對農產品種植的影響
【學生展示】5:
小麥喜冷涼氣候,比較耐寒耐旱,適應性強,所以主要種植在美國本土的中部溫帶地區,地形較為平坦,降水量較少,雨熱同期適合種植業的發展。
學生對美食有很
高的興趣,通過提問學生在美國以那些食物為主,并展示教師在美國的飲食照片,引導學生聯系到美國的農業,培訓學生留
意生活中的地理
本環節的重點是農業帶的位置及成因,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上臺利用希
沃白板技術,結合美國的地形圖、降水特點,分析,總結,用白板筆畫出美國相應的農業帶,以及對應
【學生展示】6: 美國的牛肉分布范圍比較廣。首先是位于東北部的乳畜帶,這里位置偏北,氣候濕冷,適宜牧草生長;城市和人口密集,需求量大,市場廣闊;還有美國西部的高原山地地區,由于地勢較高,降水較少,大部分為荒漠,主要被用來發展畜牧與灌溉農業區,但這里的牛肉產量和質量沒有東北部乳畜帶的高。
【教師設問】:請其他小組的補充,還有哪里也有可能找到牛肉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本圖9.10 【學生回答】:西部的小麥和林牧業區,還有衰落的棉花帶
【學生展示】7:柑橘屬典型的亞熱帶水果,俗話說
橘生淮南則為橘,這里位于美國本土南部緯度低,熱量充足,降水豐沛,地勢低平,土壤肥沃,適合種植亞熱帶水果。
【學生展示】8:玉米帶位于美國本土的中部,這里是溫帶,春夏氣溫較高,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玉米生長。
【教師總結】:農業是最能反映自然環境的,我們把每個地區因地制宜,各自著重發展少數突出的部門或作物,并成為占壓倒優勢的這種農業模式叫專業化生產,這就是農業地區專業化生產。請同學們在課本上畫出來。
的地形與降水的特
點,讓學生熟練掌握農業帶布局的影響因素,最終實現教學目的
鍛煉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配合學生講解展示,教師及時歸納影響農產品生長的因素,注重課堂知識的生成,完成知識體系
【教師設問】:美國的農業人口不足全國人口總數的2%,卻養活了全國3億人,并成為世界第一大農產品出口國。這不僅是農業地區專業化的好處,還有什么原因?
【學生回答】:科學技術
【PPT展示】:播放美國農業機械化視頻
【師生總結】:美國農業的特點:專業化、機械化 通過視頻讓學生
感受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特點以及強大 課堂小結
完成知識體系
培養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課堂檢測
1、基礎題 2、中考題
以小組PK的方式激勵學生并檢測課堂知識的達成情況,并利用中考題,通過同屏技術,現場上傳學生的答案,注重學生的書面表達及歸納能力,提升學生利用基礎知識讀題做題的綜合能力
課后作業
旅行后
一方面緊扣旅行主題,另一方面提升學生思考拓展能力,培養學生民族責任和民族擔當
1、中美飲食文化有哪些差異?
2、美國的農業發展對我國有哪些借鑒意義?
板書設計:
教學評價及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基本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題”的教學理念,教學活動在教師的設問和引導下順利開展,給予了學生充分學習思考、合作學習、展示分享的空間,基本達到了教學的目標。 本節課有以下幾個亮點:
1、以教師本人美國旅行為主線貫穿整節課,創設情景,一方面有利用提高學生的親切感和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實現“學習有用的地理、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的學科理念。
2、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在課堂中打破傳統的ppt教學,利用了西沃白板、手機授課助手等介質,使課堂更具趣味性與現代化。
(1)在新課導入環節,利用西沃白板的“蒙層”和“橡皮擦”功能,引起學生興趣和新奇,猜出并認識美國著名旅游景點。
(2)在自主學習環節,利用西沃白板的衛星圖可以自由旋轉調整放大縮小功能認識美國的地理位置,并通過拖動文本框來填充美國的海陸位置,加強了學生動手指圖填圖的能力。
領土組成
海陸位置 人口和人種
半球位置 溫度帶
“民族大熔爐” 農業
緯度 土壤
自然 條件
氣溫 降水 地形 河流 社會經濟 條件
人口 工業 城市 交通 科學技術
(3)在學生活動討論環節利用西沃白板的倒計時功能,能很好的把控課堂,可操作性強。
(4)在課堂練習環節利用西沃白板的“課堂活動”功能設置題目,以小組PK的方式檢驗學生課堂的達成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積極性。
(5)通過手機授課助手現場同屏學生的作業,一方面注重課堂的生成性,一方面鍛煉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3、在學生展示過程中,教師及時構建知識樹,注重課堂的生成性,完成知識體系。
4、課后作業通過中美飲食文化的差別以及美國農業對我國的借鑒意義,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責任和民族擔當。 本課不足的地方:
1、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緊張氣氛不能進行調整,渲染輕松愉快的
教學氛圍。
2、 對學生的回答發言、展示點評不深刻。對本節課積極回答問題的小組、個
人沒有及時給出評價和總結。
3、 教師在知識儲備、教姿儀態、語言表達等方面還有欠缺,在今后的日常教
學中,我將常懷學習之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綜合水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