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多變的天氣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1課時 )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1課時 )
第 三 章 天氣和氣候 第一節 多變的天氣( 1課時 )
課程標準
本節課所對應的課程標準為: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教材編寫意圖:“多變的天氣”是新課程實驗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天氣與氣候》
的開篇。之所以將其放在《天氣與氣候》的第一節學習,是因為天氣與生產建設和日常生活關系十分密切。從教材結構看,它是繼續學習氣溫、降水和氣候知識的基礎;從教材內容看,其實踐性很強,安排了很多有關天氣的常識,進一步強調了天氣是人們生活、生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節教材特色是從實踐出發,聯系實際,將生活實際帶入課堂,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現在學習的是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學生特點分析:七年級學生在小學學習了一些地理知識,再加上對生活的體驗,對天氣知識有一些感
性和理性認識。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難。加之本節內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處的知識,使教學一開始即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1)知識和技能
區分天氣與氣候,并能正確描述天氣; 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2)過程和方法
對比天氣與氣候,認識它們的特征差異; 通過模擬天氣預報,熟練運用常用的天氣符號。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認識人類生產、生活與天氣的關系,通過聯系本地的天氣變化,激發學生開展氣象觀測、預報的課外活動興趣,增強科教興國的意識。
重 點: 結合實例,區分天氣與氣候 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預報圖。 難 點:風向標的判讀,綜合分析衛星云圖和天氣預報圖
本節課的難點是風向標的判讀及其天氣圖的判讀。根據七年級學生特點,采用形象比喻的方式(風向比喻成“箭矢”)讓學生理解風向是指“風的來向”;采用“爭當天氣預報小主播”角色扮演方式,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中攻克天氣圖的判斷。
教學方法:以貼近生活實際的天氣現象實例為切入點,以探究學習活動為主線,由教師引導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地理,學好地理大有用處,增強學習興趣,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學習方法:以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為主;主要涉及游戲教學法,讀圖分析法,總結歸納
法、角色扮演和小組競賽法等。
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我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材分析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容確定本節課重難點
教學方法
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自身特點,確定本節課教學方法
課程安排:人教版七年級下第三章第一節《多變的天氣》第1課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案(1份/人),天氣符號卡片等。
教學環節一:新課導入
教師出示:十中校園“未解之謎”(岳陽市十中自建校以來,幾乎每逢運動會必推遲,原因幾乎相同。)推遲的原因是什么?(下雨的天氣)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設計十中校園“未解之謎”作為導入,為整堂課開篇布滿神秘色彩,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用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作為素材,讓學生感覺課堂生動而親切,并可拉近教學與生活距離,從而對本堂課知識學習的熱切向往。)
教學環節二:創設情境,角色扮演
1.創設情境: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用什么詞語來描述"天 氣"的呢?今天的天氣如何?
2.進入情境:假設你是下列角色,你會考慮哪種或哪幾種天氣呢?
假設你是農民(插秧/收割/曬谷等) ;司機/交警 ; 突襲的軍人(打仗) ;體弱多病的老人 ; 商人(賣電扇/傘/雨衣/冷飲等) ;建筑工人 ; 學生(上學/玩耍/郊游) ; 3.學生活動---角色競猜小游戲:
“我們來演,你們來猜”—“我是……(職業),我喜歡哪種天氣,我討厭哪種天氣” 游戲規則:① 對照學案“說一說”小組討論選定職業/角色,表演者不能說出自己的職業; ② 小組成員表演“我 是„,我喜歡哪種天氣,我討厭哪種天氣”通過表演讓其他組員競猜; ③ 其他小組通過其描述,猜所演的是什么角色(職業),表演組成員原則上不能回答。 (設計意圖:設計 “我們來演,你們來猜”游戲,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結合生活體驗,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天氣影響到我們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多角度思考更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總結過渡:“天氣”會對交通、農業、軍事和我們的生活產生各種影響,那什么是天氣呢?
4.學生活動---小游戲:找關鍵詞語比眼力
(1)從這則材料中找出哪些詞語從時間和變化上反映出天氣什么特點?
①從時間上反映天氣的詞語: 天氣特點: ②從變化上反映天氣的詞語: 天氣特點: 。 (2)從這則下列詞語中找出哪些是描述天氣的?描述氣候的呢?
狂風暴雨、冬冷夏熱、風和日麗、四季如春、多云轉晴、終年高溫、西北地區氣候干燥 5、課堂小結:
(設計意圖:天氣與氣候是學生容易弄混的兩個概念,設計有關天氣的一則笑話日記,讓學生自主總結出天氣特點,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懂得如何區分天氣與氣候,采用表格進行總結對比。綜上,站在學生角度設計教學活動能可以更好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愉快中接受地理知識。)
區 別 定 義
時 間 穩定性 天 氣
某地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
氣 候 某地一年或者一段時期天氣平均狀況
自主學習,角色扮演,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昨天的下午是熱得穿短褲,今天的上午又冷得遭不住,氣溫從0°C 降到了零下好幾度;估計到下午,還有一場大霧......
教師過渡:我們要了解岳陽的氣候,首先得了解岳陽天氣,那我們如何了解明天的天氣?(天氣預報) 教學環節三:合作探究,天氣預報,爭做預報員
1.創設情境:教師展示天氣播報員圖片,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員在全國人民面前指點江山,特別威風,大家想不想也像他們那樣為大家播報天氣?
2.進入情境--天氣播報員培訓:要成為合格的播報員得接受培訓: (1)“天氣預報”播報什么? (2)教師講解:風向-風的來向:
(設計意圖:風向是本節課的難點,以教師傳授為主,采用形象比喻的方式(風向比喻成“射箭”)讓學生理解風向是“風的來向”,箭從何方射過來看作風從何方吹來,這樣即可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從而攻克難點,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采用當天岳陽的天氣資料,更易貼近生活,從而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3.學生活動--天氣播報員考核: 考核材料:
收看央視天氣預報,參照書本P49,并小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1.讀衛星云圖,預測天氣:
(1)讀圖3.4,填寫衛星云圖中不同顏色表示什么含義? (2)看云識天氣:請播報以下地點大致天氣:
A(東北) B(青藏高原) C(印度) D(印尼)
2.讀天氣狀況大致圖(右圖),預測天氣: (1)風向播報:
a風向是指風的 (來向/去向) b風力是指 風的大小(風級)
c請播報中國以下地區風力風級:
(西北地區) ;
(華北地區) ; (東南沿海地區) ; 3.常用天氣符號圖,預測天氣
請繪制天氣符號來代表我們學校今天的天氣:
2015年12月23日 周二 岳陽地區天氣預報 中 雨 降水概率 70% 北風 二三級 氣溫 2°C / 8°C 污染指數 121(輕度污染)
藍色:
綠色表示
圖3.4 衛星云圖
A
B C
D
白色:
云層越厚,降雨可能越
天氣狀況大致圖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討論形式展開生生互動,訓練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同時,采用“預報員考核”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方式可訓練其表達能力。通過指圖展示結果,可讓“衛星云圖”、“風向風標”“天氣符號”本課三個重點內容自動生成,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 ) 4、學生活動--“天氣符號比拼記憶”游戲:
游戲規則:①以書本P49圖3.5 常用天氣符號,快速記憶36秒; ②選擇黑板上天氣符號,說出你喜歡或你討厭的天氣;
(設計意圖:天氣符號是本節課的重點,對于學生而言比較簡單,采用記憶比賽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記憶,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同時,使用自制的天氣符號激發學生內在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掌握知識。)
5、學生游戲--“我是小小天氣預報員”,參照書本P50圖3.6現場播報天氣:
(設計意圖:初一學生剛由小學升上來,他們好動、好表現,所以我抓住他們的這一特征,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同時也是知識點的一個檢測手段。) 教學環節四:教師總結
教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談談你的收獲。 學生:略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再次進行梳理與回顧,易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及時鞏固新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