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四川省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地理中圖版七年級下冊第三節《四川省》陜西國家級優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地理中圖版七年級下冊第三節《四川省》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四川省》教學設計
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楊潔
課 題 中圖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第七章 認識我國的區域
第三節 四川省(第一課時)
課 標
1. 運用地圖簡要評價某區域的地理位置;
2. 在地形圖上識別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并描述區域的地形特征; 3. 運用地圖與氣候統計圖表歸納某區域的氣候特征; 4. 運用資料比較區域內的主要地理差異。
課程安排 本節內容屬于第七章第三節《四川省》的第一課時,主要介紹四川省的自然地理概況及其對地域文化的影響,重點突出省內東西部之間的區域差異。
教 材 分 析
本節是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認識我國的區域》第三節《四川省》的第一課時。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認識中國的區域特征,是對學生進行區域差異、經濟發展與環境的關系、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切入點。
教材內容“以圖導學,以圖教學,以圖促學”,幫助學生形成對四川省地形、氣候、自然災害等自然地理概況的認識;鍛煉綜合分析地理現象、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表達、展示資料的能力,它是學生掌握區域研究方法,認識中國區域特征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 生 分 析
首先,學生自七年級學習地理以來,已經初步了解和掌握了閱讀地圖的一般方法和步驟,基本掌握了在地圖上獲取有用信息的方法,因此本節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地圖獲取信息的活動容易開展。
第二,接近一年的地理學習使得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地理思維,有了用地理視角看待和分析地理問題的意識。
第三,在七年級上冊,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我國地形、氣候、自然災害等的特征和概況;在本學期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和第六章《我國的區域差異》的學習之后,學生基本具備了區域差異的認識;在第七章的前兩節則對區域研究的方法和步驟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四,七年級學生課堂參與熱情高、興趣足,部分學生因去過四川對其有一定的直觀感受和了解,但其生活閱歷尚淺,認知水平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很有限。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四川省的地理位置;
2. 讀圖分析四川省的地形地勢特點、氣溫和降水特征、主要自然災害等; 3. 對比四川省東、西部在地形地勢、氣候、自然災害等方面的差異; 4. 了解四川省獨特的自然環境對地域文化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讀圖分析,鞏固描述區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2. 通過案例學習,進一步熟悉和掌握進行區域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3. 運用比較法和讀圖分析法,分析四川東西部的區域差異。
4. 搜集、整合四川省資料,與同學和老師交流、討論,了解四川,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了解四川省獨特的地方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2. 通過參與課堂活動,培養獨立學習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
重難
點
教學重點 :
四川省自然地理環境的區域特征及東西差異。
教學難點 : 綜合四川省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對比分析區域差異。 教法 學法 教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 學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謎語】有種動物,它
一生有兩個渴望:拍一
張彩色證件照;去掉黑
眼圈——熊貓。
【幫迷路大熊貓找家】
猜謎,回憶、調動已有的關于大熊貓的知識并回答。 情境導入,點
中課題。
提出
主線
提問:“你對大熊
貓的了解有哪些?”,引導學生總結歸納。 總結要點:
1. 分布在川、陜、甘三省的山區;
2. 性喜濕;
3. 主要食物竹子喜溫暖潮濕的環境
為后續提供線索,
為下一步活動做
好鋪墊。
溫故
知新
回顧區域研究的“九字真言”: 在哪里(where)
怎么樣(what) 為什么(why)
明確區域研究的方法和步驟。 溫故知新
在哪里 引導學生讀圖、查圖,描述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并做簡單評價。 自主學習,讀圖、查圖,描述并
簡要評價四川省的地理位置特點,完成學案相應部分內容。 了解四川地理位
置。
怎么樣 1
回顧大熊貓的特征1——主要分布在山
區,引出對四川地形特
征的分析。
展示四川東西部不同的地形景觀,強化學生對該部分的認識。
查看“四川省地形圖”和“沿北緯30°地形剖面圖”等,分析四川省地形和地勢特征,得出四川省區域差異分析的基礎。 提出本節區
域差異的基礎要
點,為后續問題做
好鋪墊。
怎么樣2
回顧大熊貓的特
征2,3——喜濕、主食的竹子喜溫暖潮濕環境,引出對四川氣候特征的分析。
1. 氣溫分析:在“四川省1月
平均氣溫分布”圖和“四川省7月平均氣溫分布”上分別找出并描畫0℃
等溫線和22℃等溫線,完成下表:
氣溫特征
季節
川西高原山地 四川盆地 冬季 夏季 2. 降水分析:在“四川省年降水量分布”圖上找出并描畫800mm
年等降水量線,分析四川的降水量分布特點:降水總量________,從________向___________逐漸_________。
3. 讀中國氣候類型圖,查看四川氣候類型,了解其特點。
鍛煉讀圖、查圖、描圖和從地圖上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小結 確定大熊貓家鄉。
確定大熊貓家鄉。
推動課程進程。
過渡
“熊生”艱難!四川并非總是風調雨順!提供
2008年“5•12”汶川地震新聞“臥龍大熊貓保護區受地震影響損毀嚴重”。 查看新聞,回顧和調動已有的關于四川省自然災害的知識。 引出下一部分內容。 怎么
樣3
引導學生閱讀材料查看四川的主要自然災害。
提供新聞“雅安大熊貓棲息地在災后重
建中恢復迅速”,說明四川省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災害治理所做的努力。
讀材料,認識四川主要自然災害:
地區 川西高原山地 四川盆地 主要自然災害
完善對四川自然環境特征的分析。
PK
活動 將學生分為兩組:川西高原山地組和四
川盆地組,分別闡述自己所在地區的優勢,進行熊貓爭奪賽! 闡述自己所在地區的優勢,進行熊貓爭奪賽!
強化學生對自然
要素相互作用、普遍聯系的認識;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回顧本節內容
整理筆記,分享本節課的收獲。
整理、總結課程內容。
課外
延伸 布置課外延伸任務 自行選擇我國任一省級行政區,按照本節課所學方法對其進行分析。
學以致用
隨堂
測評
1. 下面哪幅圖是四川省( )
A. B. C. D.
2. 以下關于四川省地形地勢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四川省橫跨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西高東低
B. 四川西部為富庶的四川盆地,物產豐饒,被稱為“天府之國”
C. 四川東部的四川盆地被叫做“紫色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
D. 四川西部處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為海拔平均3500米左右的高原山地 3. 下列關于四川省氣候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因受地形影響,四川西部氣溫多低于東部
B. 四川氣候特征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C. 四川省降水較多,大河眾多,水資源豐富 D. 四川西部氣候為高原高山氣候,東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4. 讀材料,完成問題。
我國有一個盆地,這里流淌著四條大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和涪江,故在宋朝得名“川峽四路”。盆地面積20萬平方千米,西部為平原,中部為丘陵,東
部為平行嶺谷區。它躲在青藏高原的腳下,免于寒流的吹襲;這里氣候和暖,北有秦嶺隔絕風沙;四周山地雨水匯成大江,流入盆地,大大有利于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
(1)材料說明的盆地是________
A. 塔里木盆地 B. 準噶爾盆地 C. 柴達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2)材料中提及的“西部為平原”中的“平原”應是________
A. 河套平原 B. 成都平原 C. 河西走廊 D. 華北平原 (3)該盆地內主要屬于那種氣候類型________
A. 溫帶季風氣候 B. 溫帶大陸性氣候 C. 亞熱帶季風氣候 D. 熱帶季風氣候 (4)盆地內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是__________(多選)
A. 臺風 B. 旱災 C. 地震 D. 泥石流 E.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四川省”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初中地理中圖版七年級下冊第三節《四川省》陜西國家級優質課”,所屬分類為“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初中地理中圖版七年級下冊第三節《四川省》陜西國家級優質課”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