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校園暴力事件
所屬欄目:安全教育優質課及其他
視頻課題:初中安全教育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校園暴力事件發生-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安全教育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校園暴力事件發生-河北省優課
別讓校園暴力成為青春一道疤
——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校園暴力,認識到校園暴力的危害,學會必要的
應對措施,避免不應有的傷害發生。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增強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規范個人言行,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和糾
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校園暴力,認識到校園暴力的危害,學會必要
的應對措施,避免不應有的傷害發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增強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
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校園本應是我們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場所;是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環境;我們在這里培養興趣、發展特長。然而,有些時候卻出現了與校園的氛圍極不和諧的一面,打破了校園應有的寧靜。請大家觀看視頻。
觀看視頻后,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各抒己見。
小結:通過剛才的視頻,我們看到了一種讓人非常心痛的現象就是校園暴力。校園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本是靜美之所,然而近些年來卻屢屢讓我們看到這片凈土也染上了血腥。剛才我們多提到校園暴力,那么什么是校園暴力呢? 二、了解校園暴力 1.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指在校園內外發生的目標直接或間接指向青少年學生,以辱罵、打斗、搶劫等各種暴力方式攻擊,并造成學生在身體、心理、財產等方面損失的一切行為。暴力行為包括肢體傷害、語言傷害、被強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被故意陷害致造成生理、心理的傷害等。
過渡語: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生校園暴力的事件,并不時有校園
學生暴力案件的報道,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根據教育署系2002至2003年度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學校園暴力事件約七百多宗。若扣除學校假期,則平均每日三宗。可見校園暴力個案在校園是相當嚴重的。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 2.你聽說過或看到過、經歷過哪些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我看到過 我覺得給他(她) 造成 的傷害。 我聽到過 我覺得給他(她) 造成 的傷害。 我經歷過 給我造成 的傷害。 交流后小結:
校園暴力主要表現形式: 1.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 2.網上糾紛引發網下毆斗 3.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4.索要財物,不給就打 5.嘲笑諷刺 補充材料:
對受害者的深遠影響:
@凊夭:初中被別人嘲笑丑,穿衣服土,男生當面嘲笑說:你長得真丑,那時候 每天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性格懦弱不敢說話,每天不想去學校。
@脫韁的野超:整個初中都是畸形的,被勒索過,也被揍過,害怕的不敢和家里 說。更可怕的是,好像大家還都以這為榮,覺得欺負了人很光榮,很值得炫耀。 @努力的清澤:曾經我被整整欺負了初中三年,導致我現在看人畏畏縮縮,不敢 跟別人對視,雖然過去了好多年,但還是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彌補的創傷。 對施暴者的嚴重危害:
校園暴力觸犯中國刑法相關罪名:
⑴同學間因故看不順眼挑釁生事、辱罵、互毆、群毆等行為有可能觸犯的法律是: 過失至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故意傷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過失至人重傷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 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聚眾斗毆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尋釁滋事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刑法第二百九十四 條)等等。
⑵同學間以保護、借錢為名向同學勒索財務或以其他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財務有可 能觸犯的法律是:
搶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盜竊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搶奪罪(刑法第二百
六十七條)、敲詐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綁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小結:實際上校園暴力不論對施暴者還是受害者心理的影響遠大于實際的危 害。校園暴力行為固然可惡,但我們靜下心來理性地思考一下,為什么這些施暴者要如此殘忍地傷害他人呢?校園暴力的發生又與受暴者有哪些關聯?下面讓我們結合案例共同去探究預防校園暴力的方法和措施。 三、防患未然
結合自己的見聞和幾則案例,小組探究預防校園暴力的方法和措施。可從以 下角度分析: 1.施暴地點 2.施暴者 3.受害者
活動形式:確定交流角度——組內交流——小組匯報 教學預設: 施暴地點:
區域一:學校門口是高發區。校園暴力發生最常見的區域一般都在校園門口,或者離校園門口不遠處。因為有些愛欺負同學的孩子非常清楚,離開校園后,學校便一般管不著了。
區域二:在校園內操場上。常見的時間段為課間休息,或者午間休息。不要小瞧短短的課間休息,就那么十幾分鐘或者二十幾分鐘的時間里,就足夠一些有暴力傾向的孩子下手傷害其他同學。
區域三:班級內或走廊中。這種現象表面看好象同學間打打鬧鬧,個別有暴力傾向的同學會借此機會下手。這種打常見方式有攻擊、嘲笑、漫罵、拳腳相加,但又不會留下傷痕。這種軟傷害即使找到老師,因為找不到證據,往往不了了之。 區域四:在放學的路上。有些過早輟學的不良少年,經常會選擇學生放學的路上
下手,用威脅和毆打方式搶劫學生身上的財與物。還有部分學生,因為同學間產生矛盾和誤會,找幫手在路上等待,目標同學出現后,上前一起動手毆打與自己產生矛盾或糾紛的同學。 不成為施暴者的做法:
1.學會合理控制個人情緒,并主動與他人溝通; 2.在發生時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懂得謙讓;
3.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不盲目參與校園暴力,成為暴力行為中的幫兇; 4.增強法律意識,做學法、懂法、守法之人,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保護自己 的合法權益;
5.不崇拜暴力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不成為受害者的措施: 1.要搞好人際關系,慎重擇友。
2.平時不要隨身攜帶貴重物品或者現金。不要在學校內外炫富,老是顯示自己有 錢,很容易引起一些喜歡不勞而獲的人的注意,引發他們的貪念。平時不帶貴重 物品和現金,直接向勒索人表明自己身上沒有錢物,找你也是白搭。 3.不要膽小,要勇敢面對校園暴力。 四、出謀劃策
情境一:假如你的同學經常被嘲笑“胖” ,同學們還給她起不雅的外號時,你會怎么做?
情境二:假如你遇到幾個不良青年向你索要財物,還揚言如果不給就會給你顏色看看。你會怎么做?
活動形式:選擇情境——組內交流——小組匯報 教學預設:
情境一:勸阻起外號的同學換位思考,讓他認識到這是對別人的不尊重,會給他帶來嚴重的心理傷害;還要開導被起外號的同學,幫助他走出心理陰影。 情境二:.⑴ 可以找理由先行離開。如果勒索的人很多,不要跟他們起正面沖突,以免受傷,可以找各種理由先行離開。比如說身上沒錢,以后看看家里有沒有錢之類的。讓勒索人覺得你確實身上沒錢,堵著你也沒用,就先放你回去,下次帶錢再交給他們。
⑵ 仔細留意勒索者的外貌特征和口音特點,記住他們每一個人。在被勒索的時候,不要慌亂,要沉著冷靜,正眼仔細觀察勒索人,默默記住勒索人的外貌特征和衣服特點,留意他們說話時候透露的個人信息,分辨他們的口音特點,為給老師和父母匯報情況甚至報警做準備。
⑶拖延時間,遇到時機大聲呼救。如果勒索人始終不讓你離開,你可以盡量拖延時間,只要地方不是太偏僻,一般都會有人經過的,只要有大人或者同伴經過,都可以大聲呼救,趁勒索者分神的時候,迅速轉身逃跑。
⑷回到家后,迅速向大人匯報情況,及時報警。不要以為逃掉了就能萬事大吉了,這些勒索的人肯定不會就甘心到此為止的,過段時間很有可能再次找到你,到時候就更危險了。所以,回到家后,一定要跟父母如實的匯報被勒索的情況,及時報警,給警方提供勒索人的特征等有用信息,當勒索人再次作案的時候,可以被及時繩之于法。 五、盤點收獲
我想對你(學校、家長、同學、自己)說…… 六、教師寄語
我們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種子長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讓我們一起拒絕校園暴力,使我們的青春不留遺憾!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