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下冊第20課《金字塔》課堂實錄_河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五年級下冊第20課《金字塔》
五年級下冊第20課《金字塔》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文中的“譯、愧”等12個生字,讀準字音,理解字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3、指導學生感受非連續性文本直觀、簡明的呈現方式,學習從各種文本信息中獲取所需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有效整合、概括,加深對金字塔的認識與了解。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感受非連續性文本直觀、簡明的呈現方式,學習從各種文本信息中獲取所需的信息。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有效整合、概括,加深對金字塔的認識與了解。
【教學準備】
課件、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揭示主題
出示圖片
師:圖片中的景觀你一定認識吧?
這就是舉世矚目的金字塔。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0課,去語言文字中感受神奇的金字塔。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非連續性文本特點
(一)對比閱讀、直觀感受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與往常不一樣,它是由兩篇文章構成,一篇《金字塔夕照》,一篇是《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題目
師:一篇課文為什么編排兩篇文章呢?請你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兩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預設:
1、體裁不同
生:一篇是描寫金字塔,一篇是介紹金字塔的資料。
師點評:你關注到了文章的內容,說的很準確。
2、表達方式不同|語言風格不同
生:第一篇側重于抒情,第二篇文章側重于說明。
板書“抒情”“說明”
師點評:你關注到了文章的表達方式,文章讀得很細致。
3、呈現方式不同
《不可思議的金字塔》中不僅有文字,還有圖片、示意圖,在文中還加了批注等。
師點評:你真會讀書,你關注到了文章的呈現方式。
(二)聯系生活、了解特點
出示圖片
師:你在讀書的時候見過這樣的形式的文本嗎?
預設:
生:百科全書
師:對,百科全書也是這樣的書。
師:你們看,在這樣的文本中不僅有文字,還有許多數字、圖表等信息,信息量非常大。
師:你喜歡讀百科全書嗎?為什么?
生:喜歡。因為它能幫助我們查找很多資料。
師:今天我們就要認識這樣一種方便你查找資料的文本,它叫作非連續性文本。
板書“非連續文本”
師:雖然我們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概念,但是非連續性文本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當我們需要查找資料的時候,我們會搜索引擎,網頁就是一種非連續性文本;當我們外出乘車購買的車票,上放學乘坐的公交車的車站牌,也是非連續性文本;電視上播放的廣告、購物廣場的導引牌、景區的宣傳欄…像這樣片段式承載信息的文本都叫做---非連續性文本。
(教師相機出示圖片,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直觀認識非連續性文本)
師:非連續性文本簡潔明了,概括性強,大大提高了閱讀效率,具有“簡、短、快”的特點。
出示“簡、短、快”
三、再讀課文,整合信息
師:兩種不同的文體結合在一起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閱讀體驗?這次請你默讀課文,想想兩篇文章中的金字塔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學生默讀,教師巡視
師:信息量比較大,大家在默讀時可以邊讀邊勾畫,邊勾畫邊思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一)金字塔夕照
師:讀書要有序,我們先來欣賞第一篇散文,金字塔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學生匯報
預設:
生1:我感受到了金字塔雄偉與壯觀。
生2:夕陽下的金字塔太美了。
師:可以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嗎?
生朗讀并簡單談感受
師:你的朗讀把我們帶進那片雄渾壯觀的金色世界中,讀得真好!
出示圖片
師:出示圖片,這就是夕陽下的金字塔,結合文章內容想想,如果用一個字概括夕陽下金字塔的特點,你會用哪個字?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畫面,不斷換詞,充分體會“金”的絕妙。)
師:是啊,一個“金”字概括金字塔夕照的風貌。
板書“金”
師:去書中找一找,“金”體現在哪些方面?
(1)“在金色的夕陽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連尼羅河的河水也泛著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簡直是用純金鑄成的。遠遠望去,它像飄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從它們那里放射出來的。你看,天上地下,黃澄澄,金燦燦,一片耀眼的色調,一幅多么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啊!”
生:我抓住了色彩是金色的。
板書“色彩”
①師:數數這段話中“金色”一詞出現了多少次?
生:4次
師:作者為什么反復使用金色一詞?
生:作者反復使用金色是想突出夕陽下金字塔耀眼奪目雄渾壯闊的樣子,寫出它沐浴在金色海洋里帶給我們的震撼。
再次出示句子“你看,天上地下,黃澄澄,金燦燦,一片耀眼的色調,一幅多么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啊!”
師:你看,天上地下,黃澄澄,金燦燦,所以作者說這是一幅——
生: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
師:多么壯闊的畫面啊!可以把這種震撼的畫面讀出來嗎?
生齊讀
師范讀:開闊而又雄渾——(拉長音)
②師:什么是“泛”著金光?
生:河水波光粼粼,反射著光。
師:如果說金色的夕陽、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是靜態的描寫,那么泛著金光是什么描寫?
生:動態描寫
師:像這樣動態描寫的詞語在這段中還有——
生:“漂浮”“放射”
師:請你讀一讀這句話--
出示“遠遠望去,它像飄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從它們那里放射出來的。”
師:眼前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金字塔金光閃閃漂浮在沙海中,河水流動著,返著金光,光和影子跳躍著,一切好像動了起來。
師:是啊,動靜態結合的手法使夕陽下金字塔這幅畫面在讀者心中更加雄渾、鮮活。
板書“動靜結合”
(2)師:哪里還體現了“金”?
生:形狀是“金“字
生朗讀,師出示
出示“我不知道“金字塔”這個譯名中的“金”字,最早是怎么得來的。不管出于什么樣的考慮,我認為都是絕妙的。你看它多像一個“金”的漢字。幾千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發光的珍寶,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無疑比金子還要貴重。”
板書“形狀”
重點出示“在人們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發光的珍寶,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無疑比金子還要貴重。”
師:請你讀這句話—
生朗讀
師:金子很貴重,金字塔比金子還貴重,為什么?
生:因為這里凝結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師:對,這里其實贊美的是像金子一樣的人類的智慧。
板書“智慧”
師總結(指著板書):大家看,散文就是這樣形散而神不散,它緊緊圍繞“金”字從不同的方面描寫夕照下金字塔的美,還融入了作者對金字塔的贊美之情,帶給我們美的享受。
(二)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師:《不可思議的金字塔》是一篇非連續性文本,雖然是片段式的呈現,但是也是有主題的,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一部分是---《建造金字塔時的古埃及》分門別類,想找什么內容只需要去對應的標題下找就可以。
(1) 數圖結合、直觀感受
師:這里的金字塔給你留下怎么樣的印象?
預設:
生:“塔的重量約600萬噸,塔基面積約5.3萬平方米,塔的體積約260萬立方米”,通過這些具體的數字,我知道了金字塔的重量、塔基面積和塔的體積,金字塔太雄偉了。
師: 同學看,他抓住了什么體會金字塔的雄偉?
生:數字
師:書上還有一些數字,請你圈出來,這些數字都是說什么?
(出示句子,指讀分析)
生:“塔原高約146米,原邊長約230米”這是說邊長長。
生:“用約230萬塊石材砌成,平均每塊重2.5噸左右”這是說金字塔重
生:“整個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層樓高,塔基面積相當于126個籃球場那么大。”這是說金字塔高和大。
生:“塔高的10億倍約等于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這也是說塔高長。
(出示句子,學生匯報,教師總結)
師:他們雖然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介紹金字塔,但都可以用小標題中的一個字概括--大。
板書“大”
出示圖片
師:金字塔有多大,一個成年人站在那里相當于一塊磚的高度,而胡夫金字塔有230萬塊石頭堆積而成,金字塔真是“大”的不可思議。
板書“數圖結合”
(2)圖文結合,提取信息
師:除了數字,閱讀非連續性文本時,我們還可以關注圖片等信息,圖文結合著閱讀,相信你會對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
板書“圖文結合”
師:你從這些圖片中知道什么?
生:地標示意圖-點明位置
生:立體圖-金字塔的形狀
生:高密度圖示-技藝精湛
師:古埃及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可以建造出如此精湛雄偉的金字塔,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古埃及人民充滿智慧。
板書“智慧”
師: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的智慧--不可思議。
(3)聯系上下文,整合信息
師:從《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這一部分內容的介紹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提取信息,分別匯報
出示“尼羅河肥沃、科技發達、精湛的造船技術、采石場、建筑成就”
師:這些內容非常不連貫,但是他們之間真的沒有聯系嗎?需要同學們動動腦筋把它們聯系起來,結合課文的內容,借助批注和泡泡語,小組合作,大膽推測一下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
小組合作、學生匯報、教師引導。
生:金字塔之所以建在尼羅河畔,是因為用船運輸石材方便。然后借助先進的造船技術用船把把巨大的石材從尼羅河上游的采石場運過來,最后建成金字塔。
生:我查閱了相關資料,據說建造金字塔時先砌好地面的一層,然后堆起等高的土坡,再順著斜坡借助滾木把石材拉上去建第二層,這樣一層一層堆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
師總結:聯系課本上的信息,我們可以推測出建造金字塔的原材料和和運輸方式,至于怎么搬運疊加的,書上并沒有交代,時至現在,金字塔的建造歷來眾說紛紜,是世界世界未解之謎,同學們可以課下再去搜集相關資料去印證自己的猜想。
板書“聯系閱讀法”
師:金字塔是當之無愧的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板書“奇”
(三)聯系文章、相互印證
師:現在我們把兩篇文章聯系起來看,你發現什么了?
學生匯報
師:兩篇文章不僅都提到了智慧,而且第一篇文章借助形象化的比喻表現了金字塔的雄渾壯觀,第二篇文章則借助數字和圖片也表現了金字塔的巨大。
板書
師總結:兩篇文章內容上彼此交融,相互印證。
四、討論交流,加深理解
出示韋恩圖
師:兩種方式風格各異,完全不同,你更喜歡哪種方式?為什么?
生:我喜歡散文的描寫,優美的語言特別有感染力,仿佛把我帶到那個金色的海洋中。
生:我也喜歡第一種,在《金字塔夕照》中,我不僅感受到了金字塔的雄渾壯觀,還體會到了作者對充滿智慧的古埃及人的贊美。
生:我喜歡非連續文本,因為非連續性文本信息量大,讓我收獲了很多關于金字塔的知識。
生:我也喜歡非連續性文本,因為它一目了然,很方便。
教師點評: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非連續性文本一目了然,方便我們快速搜集信息,當然我們也需要連續性文本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和完整的表達,兩種方式的文本都要讀,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不同的書籍中汲取豐富的養料。
師:同學們,讀書可以怡情,讀書可以增才,讀書可以益智,老師真心地希望你們能夠走遍天下書為侶。
出示圖片
下課,同學們再見!
五、板書設計
20.金字塔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下冊第20課《金字塔》課堂實錄_河北”,所屬分類為“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下冊第20課《金字塔》課堂實錄_河北”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