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十六年前的回憶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湖北省 - 黃岡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湖北省 - 黃岡
《十六年前的回憶》第二課時說課稿
白果小學 鄒海霞
一、說教材: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三組教材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1943年在父親遇難16周年寫的。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這個單元的主題是緬懷革命先輩,繼承光榮傳統;訓練重點是把握文章主要內容,了解寫作順序,并能在習作中運用。
本篇課文教學兩課時,我說課的是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含義深刻的句子。2、抓住李大釗的語言神態和外貌,體會英雄的精神,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3、學習課文前后照應的表達方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感受李大釗先生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傳統的熏陶感染。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李大釗先生能夠從容面對危險,平和面對親人的悲傷,無所畏懼地面對死亡。同時,還要讓學生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三、說學情: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如自學生字詞、概括課文內容、主動質疑、并能課前查閱資料,所以對課文內容的了解難度不是很大。但是,課文描寫的內容離他們的生活實際較遠,要想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感受到革命者的偉大精神和高貴品質,真正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說教法學法:根據以上學情和教材特點,我采用了講授法、談話法、情景教學法及遷移教學法等教法;情境朗讀法,想象說話法,篇章結構法等學法。
五、教學流程:
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已經了解了課文的寫作背景、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初步認識了李大釗的英雄形象,為此第二課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 復習導入,初識英雄:
1、 老師用概括性的語言復述課文內容,并提問: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撐著李大釗同志能從容面對危險,平和面對親人的悲傷,無所畏懼的面對死亡?
2、 讓學生找出課文的中心句: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快速瀏覽全文后,能很快的找到中心句,并能初步認識英雄的內心信念,為后文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 精讀品句,理解英雄:
A 首先出示自學要求:細讀課文,你從文中哪些語句(外貌、神態和語言)可以體會出父親對革命事業充滿了信心?畫出這些句子,寫一寫你的體會。
B 圍繞這個環節,我預設了以下幾個步驟:
1、 品讀句一: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品讀這個句子,分以下步驟:
(1) 這個句子是描寫父親的語言,我主要引導學生用聯系上文的方法理解“現在是什么時候”;用補充的資料讓學生理解“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2) 接著創設情境朗讀這句話。讓一個學生分別以朋友和妻子的身份想象說話,勸說父親離開,另一個學生朗讀父親說的這句話。這樣的設計既能加深學生對李大釗的精神世界的理解,同時又訓練了學生說話和朗讀的能力。
(3) 交流對李大釗的認識。(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
(4) 師生接讀中心句,再次理解李大釗的堅定信念來自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
2、品讀句二: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分以下幾步:
A 你從“沒戴眼鏡”和“亂蓬蓬的長頭發”兩個詞語中讀出了什么?(此時的學生對李大釗受刑半信半疑)
學生說,補充資料2(李大釗受刑)(這個資料的補充讓學生 內心與作者得到共鳴)
B 師引導感情朗讀:面對受過酷刑的父親,女兒當時的心情怎樣?讀出心痛和悲傷。
C 品讀“平靜”:出示資料3(李大釗拒絕營救)讀出敬佩之情(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李大釗?)(不怕犧牲)
D 品讀“慈祥”:師引導:面對親人,父親表現的如此慈祥,他一定有很多的話想對我們說,他會說什么呢?生說一說。
E 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李大釗?(練習說話,體會英雄的柔情)
F 師生對讀:師引讀(是什么力量讓李大釗面對殘酷刑罰仍舊如此平靜?是什么力量讓李大釗認為為了革命犧牲是光榮而應當?是因為他的心——
生接讀中心句(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
預設三:父親被捕時的神態。體會李大釗“臨危不懼”的精神。再次師生對讀中心句。
(在這一環節中,資料的補充能讓學生看到課文里沒有描述出的李大釗的事跡,同時三次回讀中心句,讓學生能夠深刻走進李大釗的內心世界,理解他的堅定信念,突破了課文的難點)
(三) 拓展延伸,銘記英雄:
1、出示資料4(李大釗被敵人折磨了四十分鐘)(接讀:他的心……)
2、師: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母親?我?(學生接讀文中語句)
3、師:同學們難道母親僅僅是讓我記住父親被害的日子嗎?
學生交流:記住血債 記住父親的遺志
4、 那么今天的我們該記住什么呢?
學生交流自己了解的革命先烈 課件出示部分先烈的照片
(這樣的追問,才能真正讓學生理解今天我們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的目的:牢記歷史,奮發圖強)
(四) 回顧遷移,練習寫法。
1、讓學生再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思考:這樣一再的強調父親犧牲的日子,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讓學生了解首尾照應既讓文章顯得緊湊,同時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被害牢記在心的思想感情。)
2、我們在以前的課文里也有這樣首尾呼應的寫法,還記得嗎?生交流句子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課件出示)
3、小練筆:根據下面的作文題目寫個開頭和結尾。注意首尾呼應。(課件出示)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中兩個最重要的內容,要在讀中指導寫,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這一環節的設計很好的落實了學生的習作訓練。)
四 、板書設計:
高度負責
臨危不懼
不怕犧牲
首尾呼應
(這樣的板書設計,既反映了文章的重難點,有突顯了文章的訓練點,簡單,明了。)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10 十六年前的回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通過品讀描寫李大釗的外貌、神態和語言的句子,了解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2、 領悟課文前后照應、首尾呼應的寫法。學習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傳統的熏陶。學習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李大釗能夠從容面對危險,平和面對親人的悲傷,無所畏懼的面對死亡。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初識英雄
1、 師復述課文內容,引導提問: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撐著李大釗同志能從容面對危險,平和面對親人的悲傷,無所畏懼的面對死亡?
2、 生瀏覽課文,找出句子: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 二、 精讀品句,理解英雄
1、 出示自讀要求:細讀課文,你從文中哪些語句(外貌、神態和語言)可以體會出父親對革命事業充滿了信心?畫出這些句子,寫一寫你的體會。 2、 學生交流,老師相機指導。
預設一、出示句子: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A 抓住“現在是什么時候”?讓學生聯系上文,了解局勢的嚴重(父親把有字的書籍燒掉;軍閥來檢查;工友閻振三不見回來。相機找出文中前后照應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是交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B 理解“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出示資料1,(了解李大釗擔負的重任。) C 讓學生再讀句子,說說“李大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板書:高度負責) D 創設情境,感情朗讀:
讓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勸說李大釗離開,然后另一個同學讀李大釗說的話,引導學生讀出堅決的語氣
讓學生以妻子的身份勸說,另一個學生再讀李大釗的話,再次體會李大釗為了革命事業不顧危險,堅決留京的決心。
師生對讀:師引讀(是什么力量讓李大釗面對如此嚴重的局勢不顧生死依然留京,是什么力量讓李大釗面對朋友和親人的勸說也不離開工作崗位?是因為他的心——
生接讀中心句(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
預設二、出示句子: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A 你從“沒戴眼鏡”和“亂蓬蓬的長頭發”兩個詞語中讀出了什么? 學生說,補充資料2(李大釗受刑)
B 師引導感情朗讀:面對受過酷刑的父親,女兒當時的心情怎樣?讀出心痛和悲傷。
C 品讀“平靜”:出示資料3(李大釗拒絕營救)讀出敬佩之情(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李大釗?)(不怕犧牲)
D 品讀“慈祥”:師引導:面對親人,父親表現的如此慈祥,他一定有很多的話想對我們說,他會說什么呢?生說一說。
E 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李大釗?(板書:慈祥的父親) F 師生對讀:師引讀(是什么力量讓李大釗面對殘酷刑罰仍舊如此平靜?是什么力量讓李大釗認為為了革命犧牲是光榮而應當?是因為他的心—— 生接讀中心句(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
預設三、父親被捕一部分,重點引導抓住父親的神態,與敵人進行對比,體會敵人的心虛與父親的強大。(板書: 臨危不懼) 三、 拓展延伸,銘記英雄
1、 師:父親去世了,文中只用了短短的幾個字“李大釗等昨已執行絞刑”。然而這短短的幾個字,浸透了作者的血淚與仇恨,讓作者永遠無法忘記,也永遠不愿憶起。
2、 出示資料4(李大釗被敵人折磨了四十分鐘)(接讀:他的心……) 3、 師: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母親?我?(學生接讀文中語句) 4、 師:同學們難道母親僅僅是讓我記住父親被害的日子嗎?
學生交流:記住血債 記住父親的遺志
5、 那么今天的我們該記住什么呢?
學生交流自己了解的革命先烈 課件出示部分先烈的照片 四、回顧遷移,練習寫法。
1師:同學們,課文的開頭作者寫道,(學生讀)結尾又寫道(學生讀),這
種寫法叫首尾呼應。(板書:首尾呼應)這樣一再的強調父親犧牲的日子,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讓學生了解首尾照應既讓文章顯得緊湊,同時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被害牢記在心的思想感情。)
2、我們在以前的課文里也有這樣首尾呼應的寫法,還記得嗎?生交流句子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課件出示)
3、小練筆:根據下面的作文題目寫個開頭和結尾。注意首尾呼應。(課件出示)
五、板書設計:
高度負責
臨危不懼 不怕犧牲
奮發圖強 首尾呼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