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牛郎織女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四年級語文S版《牛郎織女》遼寧省 - 營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四年級語文S版《牛郎織女》遼寧省 - 營口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一、教材內容分析
《牛郎織女》是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個在我國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古時候有一位孤兒牛郎在湖邊的樹林里結識了織女,織女同情牛郎的遭遇,留在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王母娘娘得知織女下嫁人間后非常憤怒,派天兵天將到人間抓織女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挑起孩子就去追,卻被天河隔開。后來牛郎和織女成了牽牛星和織女星。課文篇幅較長,屬于“純故事”類文體,故事的起因、經過、高潮、結果顯而易見,故事的起承轉合、巧妙過渡自然而不留混跡,是訓練概括和復述能力的極好范本。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生字。
2.學習默讀,并有一定的速度。
3.梳理課文的主要情節,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過程與方法:
1. 采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的學習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2. 抓住主要情節,復述這個故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中國民間傳說故事的神奇,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 2.激發學生閱讀中國民間傳說故事的興趣,并鼓勵學生拓展閱讀。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首先,學習者是四年級的學生,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特別喜歡讀故事,對新奇有趣的神話故事更是情有獨鐘,所以本文很容易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激發他們的情感。此外,學生聽過、讀過“牛郎織女”這個故事,也看過關于它的動畫片,對課文有了比較充分的感知,為學習課文做好了認知鋪墊。
其次,四年級是小學語文的中間學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已經形成了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靠他們運用已有的學習經驗自己感悟,教師適當在方法上給予指導。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通俗易懂,不需要像精讀課文那樣慢嚼細咽,主要應由學生自己通過反復地朗讀、默讀來把握課文內容。本課課后有一道閱讀練習題,是關于默讀和復述故事方面的練習,要求默讀課文要有一定的速度,再復述“牛郎織女”這個故事。 所以依據教材特點,把握中段閱讀教學的目標,不拔高要求,對學生默讀的速度做了適當的
要求,從學生現有經驗出發,適度點撥,堅持“以生為本”,讓他們自己去發現、梳理默讀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速度。
四年級的復述的目標要求是簡要復述。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重要情節進行概括,梳理出情節梯,再借助情節梯進行簡要復述,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也教給學生閱讀篇幅較長的故事,可以抓主要情節來了解故事內容。學習讀書方法,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為了讓學生把課文讀得更豐厚、更深透,本課采用聯讀的教學策略,將《周穆王拜訪西王母》《棗核》和《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文章的選段引入課堂,學生讀來興趣盎然,既領略了民間傳說故事幻想神奇的特點,誘發了他們課后繼續閱讀中國傳說故事的熱情,又擴大了閱讀面,增加了閱讀量,提高了閱讀的品位。
將powerpoint、電子白板和傳統的教學手段相結合,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特長,在優化組合的基礎上,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在多媒體課件和交互式電子白板學習環境中,學生配備閱讀學習單(一)(二)(三)(四)。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符合“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勾畫、批注、放大鏡等功能、演示文稿的動態演示功能,時時呈現重點內容,突破了教學重點難,構建了高效課堂。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激趣導入,引發“神奇” 1.同學們,你們喜歡星空嗎? (ppt播放星空動畫)
2.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們
仰望星空,注視著那燦爛的銀河,我們會發現在銀河的兩側分別有一顆耀眼的星星。這顆是牽牛星,那顆是織女星,他
們一閃一閃的,隔河相望,這一望啊,世間就流傳了一個美
麗動人的故事,那就是——(牛郎織女)(ppt演示星星放大,
牛郎織女在動態云層上會面的
場景)
3.板書課題。(指導書寫要點)
聆聽、觀看
思考、回答
書空課題 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牛郎織女相約的美麗傳說,喚起人們的美好愿望。我精心制作課件:一彎新月懸掛天空,群星璀璨的夜空中,一道又深又長的銀河橫亙在夜幕中,銀河東岸的織女星和西岸的牽牛星格外耀眼。學生在聆聽和觀看中獲取神奇。為下文的教學奠定了“神奇”的情感基調。
【資源準備】ppt演示文稿 1.課文預習了嗎?生字詞會讀嗎?老師要考考你們!(ppt出示兩組詞語)讀第一組詞語。 (1)相機糾正讀音(學生有困 指名讀
【設計意圖】通過甄選組合,巧妙運用“詞語組塊”
二、詞語檢測,梳理人物
難時電子白板進行批注、勾畫) (2)多音字組詞訓練。
(3)一起讀,想想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誰?(板書:老牛) 2.讀第二組詞語。 (1)相機糾正讀音。
(2)擴展形容生氣的詞語。 (3)齊讀第三組詞語,想一想:這寫得是誰啊?(板書:王母) 3.故事中除了牛郎、織女、老牛、王母這些人物,還有誰呢? 4.這些人物之間究竟發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
多音字組詞
讀詞語
思考、匯報
教學法分別檢查關于“老牛”和“王母”的詞語。同時積累形容生氣的四字詞語。既鞏固了識字,進行了有效地拓展與積累,夯實了基礎知識,又為梳理課文內容做好充足準備。
【資源準備】ppt演示文稿,交互式電子白板批注、勾畫功能。
三、梳理情節,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3自然段,給大家提兩點要求:(1)時間只有兩分鐘;(2)看誰能準確地概括出這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內容。(ppt演示時鐘計時) 2.巡視、指導默讀。 3.誰來交流一下這部分主要寫
了什么內容? (1)能試著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嗎?
(2)再提高點難度,能用幾個字概括嗎?
4.老師發現這名同學剛才默讀的時候,讀得很快,問題回答得也很準確,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分享一下嗎?(相機梳理默讀的方法并板書)
5.接下來,咱們就試試用這樣的方法,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時間1分鐘。(ppt演示時鐘計時)
6.剛才,我們找出了故事的兩個主要情節(ppt出示情節梯), 接下來,還有哪些重要的情節呢?請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5-15自然段,然后在閱讀學習單(一)上,用簡潔語言概括,完成故事情節梯。 7.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梳理出了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其實在梳理的過程中已經完成了另外一件事情,你發現
默讀課文 嘗試概括第一個情節的主要內容 交流默讀的方法 默讀課文 匯報、交流 默讀課文 概括情節 觀察、發現 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默讀是小學語文教學貫穿始終的一項
教學內容。學習默讀,必然要解決默讀速度的問題。按照《課程標準》的目標定位,我們需要在第三學段逐步訓練,逐步達成“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這樣的目標。而這
個任務不是獨立要求第三學段完成,而是需要第一、
二學段的扎實基礎做保證。在這一環節上,教師關注學生的默讀速度,不拔高要求,在學生能夠做到默讀時“不動口、不指讀”的前提下,將速度訓練與默讀效果聯系起來開展教學。讀前明確讀的要求,讀后了解讀的效果,并對“有一定的速度”的默讀進行方法指導,重點在學方法,用方法。 默讀速度的提升一定是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相伴相生的,因此在訓練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默讀的同時,也旨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讓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情節內容,這一環節分三步進行,第一步用自己的話概括情
了嗎?(ppt出示情節梯) 8.我們把小標題連起來就是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我們一起連連看——
9.對著這樣篇幅較長、故事性很強的文章,我們就可以這樣抓主要情節來了解故事的內容,這樣不僅知道了故事的脈絡,還可以幫助我們來復述這個故事。
將小標題連起來讀 節大意;第二步試著用簡
潔的語言概括;第三步用詞語概括。這樣由易到難,
有梯度的訓練,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又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感知。 【資源準備】ppt演示文稿
四、借助情節,復述故事 1.請同學們借助故事情節梯,復述故事。(ppt出示情節梯)2.巡視、指導復述。 3.誰來說一說?
(相機指導復述)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中年段的復述要求是能夠進行簡要復述。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學生借助故事情節梯,抓主
要情節進行復述,讓學生有個抓手,降低了難度,
使訓練更為扎實有效。
五、巧妙點撥,感知“神奇” 1. 既然這是一篇民間傳說故事,它的情節是很吸引人的。 你覺得哪個情節特別有意思呢?(ppt演示翻書) 2.相機交流幻想神奇的情節。(教師根據學生匯報,利用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勾畫功能,在ppt上批注) 【一天晚上,他走進牛棚,忽然聽到一聲“牛郎!”……】 (1)抓老牛神奇的地方。 (2)小結民間傳說故事的特點 (3)指導朗讀。 【牛郎得知織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 (1)幻想神奇的地方在哪? (2)指導朗讀 3.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三篇民間傳說故事的片段,有《周穆王拜訪西王母》、《棗核》和《梁山伯與祝英臺》,請同學們選擇一篇你喜歡的文章,用較快的速度默讀,找一找幻想神奇的地方。(ppt課件出示三本書的封面,同時配備閱讀學習單(二)、(三)、(四)) 4.好,我們來交流一下,你讀的是那篇文章?幻想神奇的地方在哪?(ppt出示聯讀活動) 全班分享 聆聽、感受 朗讀 匯報、交流 齊讀 自主選擇喜歡的文章,用較快的速度默讀
交流、感受
【設計意圖】民間故事能永久傳誦,撥動聽眾的心,必然有著神奇的想象和詩意的語言,必然是內容與語言的高度融合。 本環節教學,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與教師引領中,感悟到民間傳說故事幻想神奇的特點,并通過朗讀、想象、聯讀等形式感受傳說故事的神奇魅力。 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傳說故事幻想神奇的特點,此處運用“1+x”聯讀
教學,將《周穆王拜訪西王母》《梁山伯與祝英臺》和《棗核》三篇民間傳說故事的選段引入課堂。聯讀活動的創設既是對剛學到默讀方法的實踐,又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激發了學生閱讀民間故事的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資源準備】演示文稿
六、適度拓展,走進文學
1.同學們,這樣的故事你們喜歡嗎? 2.這就是民間傳說故事的魅力!這一個個神奇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節真是耐人尋味,同時也凸顯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故事,去領略其中更多的神奇!課后,也請同學去讀一讀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你可能會有更多的發現!(ppt推出民間傳說故事書架)
談感受 聆聽、觀看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對于浩瀚的民間傳說故事寶庫來說,本課閱讀的這四篇文章不過是滄海一粟。因此,推薦學生課后去閱讀中國民間傳說故事,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感受民間文學藝術的光彩。 【資源準備】演示文稿
七、板書設計
牛郎織女 讀得快 民間傳說 老牛 王母 想得快 (幻想奇) 哥嫂 喜鵲 抓重點
八、教學評價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應該關注學習過程。”因此,在本節課中,我結合具體情境與活動,注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對學生個體的進步和發展做定性評價。鼓勵學生學好語文,培養興趣和語感。同時,我還引導學生從朗讀是否有感情,與他人是否團結協作,對問題是否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是否認真傾聽等方面對自己和他人作出評價。這樣使每個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在學習上,而且還使他們學會欣賞他人,有利于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