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四單元拓展,爺爺一定有辦法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拓展《爺爺一定有辦法》閱讀指導課-北京市 - 石景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爺爺一定有辦法》教學設計
1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爺爺一定有辦法》閱讀指導課
學科 語文
學段: 第一學段
年級
一年級
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
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第一學段的閱讀目標指出“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新《綱要》指出“善于發現兒童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引導兒童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鼓勵兒童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兒童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2.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圍繞“家人”這個主題編排了《靜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四篇課文,通過詩歌、散文兒童詩等形式,讓學生體會濃濃的親情。因此在單元拓展時進行了《爺爺一定有辦法》的閱讀指導課,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親情的溫暖。同時,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引導學生根據課文信息做簡單推斷,并聯系生活實際表達,這也符合《爺爺一定有辦法》這一繪本的行文特點。
《爺爺一定有辦法》是加拿大菲比.吉爾曼的繪本。它來源于一個古老的猶太民間傳說。作者用重復而富有節奏的文字講述了一位智慧而又慈愛的老爺爺用淳樸的愛心和靈巧的雙手,把一塊料子縫制成溫暖、舒服的毯子,又把舊了的毯子制成了外套、背心、領帶直到很小的一粒紐扣。一塊很普通的布料在不斷地變化,一份長者的親情,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大智慧呈現在讀者面前。 學情分析:
繪本是人見人愛的讀物,之所以備受孩子的喜愛,就是因為他們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孩子思維是一種具體形象性的思維,是一種表象的思維,而繪本以畫為主,字少但畫面豐富,以畫傳達故事情節,比一般純文本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也更符合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和習慣,更能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繪本閱讀在把孩子帶入美好故事情節的過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藝術審美能力不斷發展,而這種能力的提升絕不是單單憑借文字閱讀所能替代的。我校在低年段開展繪本閱讀指導課教學,正是想讓孩子通過讀繪本,過渡到讓孩子愛上讀書。
教法學法:結合本課和一年級學生年齡特點,主要采用陌生狀態下的導讀(引讀課) 學法: 觀察畫面 展開想象 討論交流 自主探究 教法: 教師引領 層層設問 啟發點撥 多媒體輔助
3.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聽故事、看圖片,了解故事情節,感受到祖孫間的濃濃親情。 2.學會閱讀繪本的基本方法。
3.在閱讀和表達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教學難點:推測故事情節,學習會閱讀繪本的基本方法。
《爺爺一定有辦法》教學設計
2
4.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導入新課
二、
走進繪本,指導閱讀封面及扉頁
三、 品讀繪本,指導閱讀故事
(出示幻燈片1)
小男孩和小女孩在看書,書里邊蹦出了豐富多彩的世界,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一本非常有趣的繪
本,你想知道里邊的故事嗎? 引出課題《爺爺一定有辦法》
出示學習目標 出示封面
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他們之間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翻開第一頁)非常美好而又神秘的一幅畫面,請大家記住它的樣子,一會我們找一找它會在什么地方出現。
(翻開扉頁)記錄著文圖作者是加拿大的菲比·吉爾曼,宋珮把它翻譯過來,讓更多的中國小朋友能夠更好的閱讀。故事源自一首被猶太人吟唱了幾百年的古老民謠。流傳這么久,有它的魅力所在,正式走進故事。
(打開第一頁)師讀:“當約瑟還是娃娃的時候,爺爺為他縫了一條奇妙的毯子。” 你發現了什么?
(打開第二頁)師讀:“毯子又舒服、又保暖,還可以把噩夢通通趕跑。”(稍停,一家人圍著約瑟多喜歡啊,怎么看也看不夠)不過,約瑟漸漸長大,奇妙的毯子也變得老舊了。”
(打開第三頁)師讀: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舊,好難看,真該把它丟了。”
約瑟愿意丟掉毯子嗎?你怎么看出來的?約瑟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總結圖片中的細節可以看出人物的情感。
毯子破舊了,約瑟卻不舍得丟掉,他該怎么辦呢?(打開第四頁)師讀:約瑟說:“爺爺一定有辦法。”爺爺拿起了毯子,翻過來,又翻過去。
(打開第五頁)師讀:“嗯------”爺爺拿起剪刀開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
縫進、縫出。爺爺說:“這塊料子還夠做------”
帶著好奇心走進課堂 齊讀目標
觀察封面,有誰,在干什么,什么表情……
仔細觀察繪本
預設:爺爺手里的
毯子和剛才看到的圖片一樣
不愿意,說出自己的理由,關注到動作和表情
創設情境,引出繪本主題,吸引學生興趣
明確學習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
閱讀繪本的方法,抓住每一個細節
總結出第一個閱讀方法:仔細看
《爺爺一定有辦法》教學設計
3
猜一猜,這塊料子還夠做什么呢? 引導學生大膽猜,猜錯也沒關系。
(打開第六頁)師:快看,是什么?生:一件奇妙的外套。
秋天到了,天氣涼了,葉子一片片落下來,外套改的正是時候,爺爺拉著約瑟看到了自己的小伙伴。
猜一猜,對面的小伙伴在說什么? 約瑟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不過,約瑟漸漸長大,奇妙的外套也變得老舊了。
(打開第七頁)師讀: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看看你的外套,縮水了、變小了,一點兒也不合身,真該把它丟了!”
(打開第八頁)師讀:約瑟說:“爺爺一定有辦法。” “爺爺拿起了外套,翻過來,又翻過去。” (打開第九頁)師邊讀邊做動作:“嗯------”爺爺拿起剪刀開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爺爺說:“這塊料子還夠做------”
外面下起了小雨,小伙伴等在家門口不愿離開,他們在等什么? 這塊料子還夠做什么呢?
(打開第十頁) “一件奇妙的背心。”師讀:“第二天,約瑟穿著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學。” 約瑟背對著我們,但你能不能猜出他臉上的樣子呢?
“不過,約瑟漸漸長大,奇妙的背心也變得老舊了。”
(打開十一頁)師讀: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膠,又粘著顏料,真該把它丟了!”
(打開十二頁)(師)約瑟說:(生)“爺爺一定有辦法。”爺爺拿起了背心,翻過來,又翻過去。爺爺馬上來了靈感,爺爺說——
(打開十三頁)師生共讀:(師)“嗯------”爺爺拿起剪刀開始(生)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爺爺說:“這塊料子還夠做------”
引導學生觀察小伙伴的行為。 他們在等什么? 這塊料子還夠做什么呢?
(打開十四頁)看圖。一條奇妙的領帶。 師繼續讀:每個禮拜五,約瑟都要帶著這條奇妙的領帶去爺爺奶奶家。不過,約瑟漸漸長大,奇
衣服、被子、手帕、手套……
展開想象: 小伙伴夸贊約瑟的衣服,約瑟很高興。
觀察小伙伴的表情,猜測約瑟怎么辦。
等著爺爺還能改成什么。 猜測:襪子、帽子、 圍巾
上臺表演約瑟的動作、神情、語言……
模仿約瑟的動作和表情
圍巾、襪子……
第二個閱讀方法:大膽猜
猜測人物的表情、語言、動作,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第三個閱讀方法:扮角色 在體驗中感悟人物心情。
引導學生合理猜測,符合事物發展規律。
《爺爺一定有辦法》教學設計
4
四、展開想象,補充故事情節
五、猜測結尾,升華理解
六、課外推薦書目
妙的領帶也變得老舊了。 老師的書本被粗心的小朋友弄臟了,沒有了文字,只留下片段的圖片,老師沒有辦法繼續講故事了,你能幫老師把故事繼續講下去嗎?
師:最后,變成了一顆紐扣。
猜一猜,這顆紐扣的命運又會怎樣呢? 出示圖片,揭曉結果。引導學生觀察細節。 約瑟此時什么心情?接下來他要干什么?
繼續講故事,約瑟到處尋找,媽媽也跟著跑來,樓上修鞋的爸爸聽到了驚叫聲跑出來看,鄰居也出來看看發生了什么事,連路上的馬車也受到了驚嚇。“那顆紐扣沒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爺爺也沒有辦法無中生有呀!”
爺爺難過得搖搖頭,說:“約瑟啊,你媽媽說得沒錯。”
約瑟會一直沮喪下去嗎?“第二天,約瑟來到學校……”
紐扣已經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還夠怎樣呢?
寫成一個奇妙的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嗎? 小結:這個故事的開頭連著它的結尾,結尾連著它的開頭,整個故事開頭和結尾連起來就像一個完美的圓。是不是很奇妙啊!難怪有人評價它是“一本奇妙的書”呢!
約瑟為什么舍不得丟掉那些老舊的衣物?
有沒有想過那顆紐扣到底到什么地方去了? 仔細看小老鼠的穿著,你還發現了什么? 大膽猜,他們怎么會有這些藍色的布料呢?
小老鼠的故事就需要你自己去閱讀和發現了。
《猜猜我有多愛你》 《爸爸,我要月亮》 《愛心樹》 《你真好》 《大手握小手》 《逃家小兔》 《長大做個好爺爺》 ……
根據圖片合理想象,練習講故事,同學之間交流想法,展示交流 掉了、帶來幸運、丟了……
畫了一個紐扣、做了一個紐扣……
《爺爺一定有辦法》
不能浪費、喜歡、爺爺親手做的、有爺爺的氣味和心……
被小老鼠一家拿走了(坐墊) 衣服都是由約瑟的布料做的。
運用所學方法,展開合理
想象,培養表達能力。
總結第四個方
法,編故事
學以致用,檢驗學生聽課效率,發揮想象,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最后一個閱讀方法,反復讀。課上留下懸念,引導學生課下繼續閱讀。推薦閱讀書目,拓寬學生閱讀視野。
《爺爺一定有辦法》教學設計
5
5.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針對學生回答情況,從參與課堂的積極主動性、音量、站姿、及回答的完整程度、條理是否清晰、是否有理有據作出口頭評價。
課下進行閱讀追蹤,根據學生閱讀情況進行獎勵。
6.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
教學時,始終以激起孩子對繪本閱讀喜愛為目的來開展教學。將簡單的圖畫,進行解剖,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體會繪本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用創設情境的方法,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有趣的故事情節中進行體驗、感受。
一、猜測情節,閱讀期待
故事中,爺爺一共有五次變,在爺爺說到“這塊料子還夠做”時,我讓學生大膽的去猜測,還夠做什么?當約瑟穿著他的外套,他的朋友會對他說什么?當約瑟穿著奇妙的背心,他的同學和老師會說些什么?當他的外套背心老舊時,他的朋友又是什么樣的表情、動作、又會說些什么?猜一猜,演一演,在這演繹中,不斷激活了孩子們對故事內容的期待,孩子們收獲的是互動的精彩是一種對故事中爺爺的默認,是一種驚喜情緒的體現。更是對文本內容更深層次的解讀。
二、重視繪本閱讀方法的指導
通過老師指導讀一、兩本繪本到孩子能愛上繪本閱讀,自覺主動地去讀繪本,化閱讀繪本閱讀為興趣愛好。我以:仔細看、大膽猜、扮角色的閱讀方法為主線,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閱讀。繪本的情節理解,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體驗。繪本蘊含的教育意義,需要通過感受來領會,要揭示作者寫這本繪本的最終目的,感受到家人的愛的教育。
板書設計
爺爺一定有辦法
故事
紐扣 毯子
奇妙
手帕 外套
領帶 背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