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詩三首,山行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山行》山東省 - 濰坊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山行》山東省 - 濰坊
《山行》教學設計 濰城區實驗小學 顧佳琪
教學目標
1. 讀準古詩字音,正確書寫“徑、斜”兩個生字。 2. 在誦讀中體會節奏,讀出韻味。
3. 大膽想象,構建畫面,感受詩人對秋景的喜愛,對楓葉精神的向往。 教學難點
體會感情,由喜愛延伸到敬佩向往。 教學過程
1. 導入:學好語文,離不開大膽的想象,老師寫兩個字,看同學們能想到什么?板書:山
行,學生展開想象。俗話說一花一草一世界,事物即使再小,只要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發現美麗的風景,何況,一座大山呢。今天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大山里。 2. 讀通古詩:打開書,翻到 14 頁,今天我們要學的古詩名字就是《山行》。請大家借助
拼音和注釋,把古詩讀通順。請兩位學生讀,適當點評,讀音、節奏。
3. 前兩句:老師要考一下同學們的理解力了。人有胖瘦,山有高低,請問古詩中的山是一
座什么樣的山? ——高山。說話要有根據,答案的線索在古詩里。請同學們再讀古詩,有答案的可以舉手,哪個詞可以告訴我們山的特點?(寒山 白云生處)
4. 除了高山,還有什么景物?讀前兩句,告訴我們答案。——路。這是一條什么樣的路?
古詩中尋找線索。(石 徑 斜)徑:小路。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
5. 除了高山,小路,前兩句還有什么呢?——人家。人家是什么意思,人?屋子?怎么證
明不是空屋子呢?有人家就有煙火氣,做飯會有炊煙,所以白云里也可能有炊煙。經過大家的想象,白色也變得有層次了。
6. 學完前兩句,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靜謐,和諧,安靜。體會,朗讀。
7. 后兩句: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的主人公出現了:杜牧。誰知道杜牧。小李杜。官宦之家,
祖父是宰相。
8. 他是怎么出來的?——車。馬車。除了馬車,第三句還告訴我們什么信息?——晚、楓
林。這么晚了,怎么還不快點趕路呢?怎么還停車呢?這時,我們的主人公說了一句話,不僅告訴我們答案,還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言絕句。找幾位學生讀第四句。我們的高山、小路、白云、人家,都成為了背景,在杜牧的眼中,這一句才是他的心聲。齊讀。 9. 理解第四局:二月,陽歷的三月,春天。春天是個怎樣的季節?幾個成語表達。春天的
古詩一起回顧。
10. 春天的花,二月花,紅勝火的花,在杜牧眼中有更勝一籌的東西,什么?——霜葉。什
么叫霜葉?秋天的楓葉,經霜的葉子,風吹雨打,寒霜漫天的葉子,吸引他的僅僅是楓葉的顏色嗎?還是一種精神,不怕苦,不怕凍。他愛這種紅色,更愛這種堅毅的性格。所以我們用什么感情讀最后一句。
11. 古詩中很多的景物被賦予這種堅毅的性格。《石灰吟》《梅花》
12. 學完了古詩,再讀,看看能否體會出不同的情感,讀出不一樣的韻味。 13. 寫字:“徑、斜”
14. 希望同學們在讀書學習的時候,除了有豐富的想象,還有一雙火眼金睛,感受文字背后
的精神力量,像楓葉學習,像梅花學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