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日月明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9《日月明》內蒙古 - 包頭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9《日月明》內蒙古 - 包頭
《日月明》教案(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 初步了解會意字的狗子特點,認識“明、塵”等9個生字,感受識字的樂趣。 2、
會寫生字“木、林”。
二、 教學過程 (一) 揭題導入 1、 開門見山,提前板書課題“日月明”,讓學生談談發現。
2、 相機出示紅日圖和明月圖,感受太陽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明月的明亮。 3、
揭示本課識字特點:日和月都是明亮的,古人很聰明,將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造出了“明”字。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很多這樣的生字。
(二) 朗讀課文,趣味識字 1、 自由朗讀課文,圈出本課生字。 2、 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正音。 3、
指名誦讀課文,識記前四行生字。
(1)“日月明,田力男“。
a、出示田里一名男子在勞動的圖片,引導學生說一說觀察到了什么。 b、寫出漢字“男”,揭示字義,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間耕作。 c 、再讀本行課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2)“小大尖,小土塵”。
a 、讓學生說說“尖、塵”分別是什么意思,教師揭示末端細小為“尖”,細微的土為“塵”。
b 、啟發學生聯系生活經驗,想象“尖”的東西有哪些?在哪見到過“塵”? (3)小組合作學習“二人從,三人眾。雙木林,三木森。”
a 、每人選一句自學,通過圖片或想象畫面,猜測“從、眾、雙、木、林、森”的意思。
b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組內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
C 、全班交流學習成果:一人走一人跟隨為“從”,人多為“眾”,成片的樹木為“林”,更多更茂密的樹木為“森”。
(4)小結會意字構字規律:以上生字“明、男、尖、塵、從、眾、林、森”有個共同的名字叫“會意字”,字的整體意義由部分的意義合成而成。 (5)齊讀課文。
a 、可打擊節拍,再次感受本課漢字的構字特點。
b 、質疑:課文有沒有不懂的句子?(預設:“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是什么意思?存疑下節課解決) (三) 游戲鞏固,靈活認字
游戲:摘蘋果
1、 在黑板上畫一顆蘋果樹,樹上有七只蘋果。
2、 在蘋果中寫上所學生字:明、塵、從、眾、雙、林、森。 3、 請學生來認讀,如“明,日月明”,讀對了,把蘋果摘下來。
4、
指導學生給摘下的蘋果分分類,哪些是兩個字組成的,哪些是3個字組成的,組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四) 寫字練習 1、
指導寫“木”。
(1) 出示課件,指導學生觀察“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學生反饋后,教師一邊示
范書寫,一邊說要領。
(2) 學生嘗試寫“木”。檢查點評。學生再次書寫“木”。 2、
指導寫“林”。
(1) 學生觀察“林”,說說發現了什么。老師講講好朋友之間謙讓的小故事。 (2) 學生嘗試寫“林”。檢查點評。重點強調右邊的“木”撇要穿插到點的下方。 (3) 學生再次書寫“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