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四年級上冊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深圳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四年級上冊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深圳市南山區同樂學校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貴品質,生命的珍貴與愛心的無價,感受海峽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2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些基本閱讀能力:能夠借助文本思考一些問題,并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在自學的基礎上,學習和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用讀來表達感受。所以,本節課以讀為主,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讀中理解詞語,品味句子,感悟文章。同時試圖培養學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3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引出主題
1、師:(出示杭州美景和書中插圖)同學們,1999年9月22日,陽光灑滿了美麗的杭州市,連空氣中都飄著甜絲絲的香氣。可是剛滿十八歲的小錢卻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在小錢的身上發生了什么不幸的事嗎?
2、生: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一位臺灣青年捐獻了骨髓,李博士替他移植骨髓,最后使小錢得救的事。
活動2【講授】一、針對文本,初悟主題
1、師:那么通過初讀課文,以及看這幅畫面,你能用一個詞來說說你的感受嗎?
2、生:擔心 感動
3、師:這節課我們就圍繞這兩個詞來進行學習。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你的擔心,畫出你的感動,然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氣中都飄著甜絲絲的香氣。可是剛滿十八歲的小錢卻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在小錢的身上發生了什么不幸的事嗎?
2、生: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一位臺灣青年捐獻了骨髓,李博士替他移植骨髓,最后使小錢得救的事。
活動3【講授】二、品讀感悟,突出主題
(一)1、師:匯報第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擔心?擔心什么?小組匯報。其他組可以補充。
擔心一:“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讀了這句話,我很擔心小錢。因為從蒼白可以看出他病得很嚴重。
擔心二:“這個剛滿十八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小錢的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花朵,他的生命即將走到了盡頭,快要死去了。另外,我還知道白血病是一種很難治的病,也說明小錢病得很嚴重。
師:是啊,得了白血病就等于宣判了死刑,況且是嚴重的白血病!這句話中,有一個詞,我們應該好好品讀一下。出示這段話(板書:凋零)
想象一下凋零的花朵什么樣?不需要回答,帶著頭腦中的畫面誰能把這個詞讀一下。讀一下這句話,讀出對小錢的擔心。
擔心三:“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親緣關系,大約在十萬人里才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從這句話我看出找適合的骨髓很難。我擔心找不到骨髓。
擔心四:“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臺灣地區,此刻,余震還在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抽取骨髓,一定很難。發生了這么大的事,那個臺灣人還會給小錢捐獻骨髓嗎?我真的好擔心。如果不捐獻,小錢就活不成了。
師:是啊。小錢把救助自己生命的唯一希望都寄托在臺灣那個人身上,9月22日,小錢期待著救命的骨髓,可就在21日臺灣卻發生了近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地震,我們共同看一下那是怎樣的一場災難。
(播放9月21日臺灣大地震錄像)
用一個詞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畫面。(可怕、悲慘。。。。。。)
捐獻骨髓就在震后的第二天。一切都會按計劃進行嗎?老師和你們一樣也在擔心。繼續匯報。
擔心五:“針頭向肌膚。。。。。。才比較安全。”
從這里可以看出在地震中抽取骨髓,太難了。我真的好擔心李博士和那位臺灣青年。因為余震一直都在進行,他們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 而且余震是防不勝防。
2、師:是啊!小錢的病情讓人擔心,當時的情況讓人擔心。但一切困難都難不倒有愛心的人。所以在臺灣那邊,為救助小錢,正上演著感人的一幕。現在我們來匯報第二個問題:文中的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哪個小組愿意來匯報?
感動一:“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
這句話令我感動,因為青年連家人生死都不知道,卻堅持來捐獻骨髓,他一心想的就是挽救小錢的生命。
師:說得好,那么同學們,小錢是他的親人嗎?(不是)但他卻把小錢看得比自己的親人還重,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同學們,我們想象一下:也許他的家人已逃過一劫,正在醫院接受治療,這一切他都不清楚,但是,他知道——
學生接讀: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師:也許,他的爸爸媽媽正埋在地震的廢墟中,痛苦地呻吟著,掙扎著,他們多想早一點兒見到自己的兒子,而這些臺灣青年都不清楚,但是,他知道——
學生接讀:在海峽……他的骨髓
師:也許,他的家人已經離去,臨終前都沒有能見到兒子,而這一切他都不清楚,但是,他知道——
學生接讀:在海峽……他的骨髓
師:正因為他不顧家人平安,前來捐獻骨髓,所以他正用愛心鋪設著這座——
學生接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感動二:“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這段中的這句話很令我感動。雖然余震不斷發生,但李博士和臺灣青年非常沉著鎮定,為了救小錢,他們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師:是啊,他們一心想救小錢。(板書:沉著 靜靜)
讀一下這兩個詞。(生讀)
師:像老師這樣深呼吸一次,讓自己的心情靜下來,再讀一下。(生讀,比上次好很多)
臺灣的這邊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而大陸的那邊小錢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透過這兩個“靜靜”,你讀懂了什么?
生:臺灣青年的“靜靜”是他內心沉著的表現,他為了小錢不再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師:同學們,現在進行骨髓移植比較容易了,只要從捐獻者體內抽取一定的血液,用機器分離出造血干細胞,再移植到患者體內就可以了。可是在當時,李博士就是用這樣的針筒扎向臺灣青年的骨頭。(出示李博士抽取骨髓的畫面)而且余震不斷,針頭一次又一次地脫落,但不管怎樣——(燈片)
學生接讀: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師:因為他們知道——
生接讀: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師:正因為臺灣青年和李博士不顧生命危險,捐獻、抽取骨髓,所以他們正用愛心架設著這座——
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繼續匯報
感動三:第五自然段
這一段話讓我感動。李博士一路奔波,到了杭州都沒有歇息就開始做手術。他真是個認真負責的醫生。
師:我們共同來看一下這是怎樣的十幾個小時。(出示李博士從臺灣到杭州運送骨髓的路線圖,體現路途的遙遠波折和艱辛)
師: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李博士太辛苦了,雖然奔波了十幾個小時,但他也不休息,還連夜為小錢做手術,真是一位醫德高尚的好醫生。
師:關于李博士,你能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嗎?(課外拓展)
生:李博士叫李政道,是著名的骨髓移植專家,主持創辦了臺灣花蓮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共收集到23萬份骨髓,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他曾多次跨越海峽,救助了眾多的白血病患者。
師:讓我們共同記住這位可敬老人說的一句話。(大屏幕出示)
生讀:海峽兩岸骨肉同胞子本是一家人。救助患者,是我最大的快樂。
感動四:“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于在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這句話讓我感動,大家為了小錢,找了很多地方,最后終于找到了。
是啊,他們走了好多地方,歷盡了千辛萬苦,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這不僅是感動,還有激動。那么就是讀出自己的那份感動和激動吧。
活動4【活動】展開想象,升華主題
1、師:李博士有一次創造了生命的奇跡。相信現在那甜絲絲的香氣不僅只彌漫于空氣中,還會甜在人們的心里。小錢終于得救了,他有千言萬語想要訴說,想一想小錢會對誰說呢?
生1:臺灣青年和李博士
生2:他的父母和親人
生3:他會對自己說
……
2、師:同學們,那就讓小錢的心聲從你們的筆端涓涓流出吧!把小錢最想對誰說的話寫下來。
學生自由寫5分鐘后,找學生讀。
3、師:愛可以創造一切,愛可以跨越一切,讓我們深情地朗讀一下最后1段。
生齊讀。
4、師:課文學到這,你們知道“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具體指什么嗎?
生:指的是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
5、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當大陸人民得知臺灣發生這場災難后,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捐資捐物,抗震救災,奉獻著大陸人民的一片愛心,一片親情,同樣,在我們國家發生512地震后,臺灣各界關切災情踴躍捐助,其中僅臺塑集團就捐款1億元人民幣。臺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先生以個人名義捐款2000萬元新臺幣。看!這就是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親愛的同學們,大愛無邊,就在前幾天,我們敬愛的溫家寶總理曾親自到訪日本,慰問地震后的災民,架設了一座睦鄰友好的世界橋梁,相信全世界攜起手來,一定能戰勝各種自然災害,使人們永遠都生活在幸福當中,遠離災難,永沐和平。
活動5【作業】學以致用、深化主題。
(1)用本文的學法,預習下面的兩篇課文。
(2)把寫話抄在日記本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