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四年級上冊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廣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四年級上冊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廣州市白云區京溪小學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廣州市白云區京溪小學 周冬青
一、 設計理念:
教學設計緊扣“生命橋”溝通課堂內外,拓展文本資源,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兩個“靜靜地”自主感悟,引導個性化閱讀。讓學生在大語文的背景下學習語文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體會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挖掘文本空白,注重讀寫結合,讓學生聽、說、讀、寫中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二、教材分析:
《跨躍海峽的生命橋》講述了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課文先后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床上,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著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做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三、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血脈親情”等17個詞語。
2、初步學會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3、能聯系上下文,入境體悟,聯系生活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的無價,體會“跨躍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4、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貴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四.教學重點:
1、深入文本,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 2、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五、教學難點:
想象兩岸的不同場景,體會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難以割舍的骨肉親情。
六、教學準備
1、準備有關白血病、骨髓移植、李政道博士、臺灣9.21地震等相關資料,并制作課件。
2、學生課前預習,師生課前交流,了解學情,溝通情感。 七、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以“生命橋”為切入口,體會兩個“靜”背后的不平靜。
第二課時:潛心品讀,深化主題,理解“生命橋”的含義,想象兩位青年相遇的情景。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交流
交流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 一、提示課題,讀題質疑
1、(出示圖片)同學們,這就是臺灣海峽。這海峽橫隔在福建省和臺灣省之間,汪洋大海隔斷了大陸和臺灣,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海峽兩岸。
2、讀題。質疑:你最想知道什么?(“生命橋”指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揭示課題,通過課件理解海峽,為理解題目奠定基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要求:①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把生字讀準確。 2、檢查字詞。
同胞 骨髓 凋零 綻放 含苞 輾轉 襲擊 暫停 間隔 空曠 身軀 步履匆匆 血脈親情 (1) 讀給同桌聽,同桌互相正音。
(2) 重點指導:骨髓、間隔的讀音(間、血多音字) (3) 開火車檢測 3、指導書寫“暫”字。
(設計意圖: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突出第一課時的字詞重點:骨髓、間隔、血脈親情等詞語,落實書寫的指導。) 三、整體感知,引出場景
1、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隨機板書:杭州 臺灣 小錢 青年。 小結方法) 2、用橫線畫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 3、交流朗讀(字音上如有錯誤相機糾正。)
4、聚焦畫面:這些感人的句子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感人的畫面。其中這兩個畫面令人印象尤為深刻,請大家把目光定格在這兩個畫面上。 出示: 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設計意圖:再次讀題,緊扣中心詞“生命橋” 質疑,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會把握敘事性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通過默讀劃句子,寫批注,理清故事的兩個場景,以兩個“靜靜地”為突破口,聚焦畫面。)
五、深讀,體會“靜靜地”背后不平靜
過渡:在同一時刻,杭州的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臺灣的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一個“靜靜地”,另一個“也靜靜地”,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情真的平靜嗎?從兩個“靜靜地”你讀到了什么?
(一) 讓我們到美麗的杭州,去看看病床上的小錢。
1、師配樂范讀。小錢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誰能聯系課文1-2自然段的句子說一說? 2、交流。
① 聯系課文的句子談感受。②聯系生活、積累談感受。③指導朗讀
(1)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感受到小錢病得很嚴重;體會小錢的難過、沉重、無奈„„)
(2) 陽光灑滿了美麗的杭州市,桂樹還沒開花,晨風中已經飄來甜絲絲的香氣。
(3)這個剛滿十八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補充白血病的資料)
(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美好,一切充滿著生機和希望) 拓展1、:世界這么美好,
18歲,本應該在原野上
18歲,本應該在學校里 18歲,本應該 可是,18歲的小錢,卻只能 3、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嗎?你從哪里感受到的?(匯報句子,理解 輾轉、終于,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深入文本,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語文的學習離不開生活,通過教師配樂朗讀渲染情景,補充白血病的資料以及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積累等各種方式,多角度地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橋”的內涵,感受生命的珍貴)
(二)再將目光穿越海峽,投向臺灣。
1、小錢是幸運的,此刻,在海峽彼岸臺灣,一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真的平靜嗎?(不平靜)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3——5自然段,找找不平靜的理由。
2、出示:( ),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3、四人小組交流 匯報:
(1)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句子: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 級的大地震襲擊了臺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補充地震的圖片) (2) 青年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的情況下……句子:(學生讀)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他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心中有多少的牽掛啊! (小練筆: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在想……) (3)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襲來的情況下…… (讀第5自然段) (學生讀) 3、你們說,他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在忍受著多少的痛苦?
(a皮膚針刺:讀句子,這是在忍受肉體上的痛苦;b家人是否安康尚不知道,這是在忍受內心的煎熬;c自己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余震中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但是,這一切都無法阻止他捐獻骨髓的勇氣和決心。這究竟是為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臺灣青年不平靜的理由,讓學生展開想象,深入文本與人物對話,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 4、(課件出示) “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感情引讀:
師: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他本該跑到空曠的地方。但是,他知道—— 師:在這場災難中,他還不清楚家人是否平安無事,但是,他知道—— 師:當余震再一次襲來,針頭一次又一次地從肌膚里脫落,但他仍咬緊牙關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因為,他知道——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引讀的方式,將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再進一步體會“生命橋”的含義,感受愛心的無價) 5、讓我們再來回顧這兩個感人的畫面。師生合作讀:
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此刻,他們心連心,都想著對方。出示句子: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6、從臺灣青年的身軀里流出的難道僅僅是骨髓嗎?還有什么?板書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引讀的方式,將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再進一步體會“生命橋”的含義,感受愛心的無價)
五、總結升華,延伸下一節課的學習
這愛心連接著海峽兩岸,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座生命橋跨越了海峽,跨越了生死、跨越了心靈,(再齊讀課題)。在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中,除了小錢的等待,臺灣青年在余震中冒著生命危險無私的奉獻,還有什么呢?下節課再一起學習。
(設計意圖:再次回歸課題,引發對“生命橋”更深層的思考) 六、作業超市、與人物對話 1、熟讀課文,抄寫字詞。 2、小練筆:(自選一項) 我想對小錢說……
我想對臺灣青年說……
(設計意圖:總結提升,與人物對話,充分尊重學生的體驗與感受,自主選擇練筆。)
第二課時(略)
一、回顧舊知,整體感悟。(3’) 1、復習生字。 2、回顧課文內容。
二、潛心品讀,深化主題。(20’)
1、、這座生命橋僅靠小錢對生命的企盼,臺灣青年無私的付出就能搭建嗎?小錢除了感激臺灣青年,他還會感激誰呢?
2、、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用波浪線劃出描寫李博士的句段。 3、討論:你覺得李博士是個什么樣的人? 補充地震的有關資料。 骨髓移植時間表 10時20分 李博士從花蓮飛往臺北。
14時15分 由臺北抵達香港后,立即飛往上海。 16時45分 飛機在上海降落。 20時50分 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時15分 李博士乘坐的救護車開進了杭州的醫院。
臺灣慈濟醫院向大陸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的感人事例 4、臺灣和杭州到底有多遠?
由于歷史和政治的原因,臺灣和大陸現在還沒有直接通航,臺灣當局不允許飛機直接飛到大陸,只有到香港中轉。盡管臺灣和大陸之間隔著一灣海峽,還有很多人為的阻隔,但還是不能阻隔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兩岸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些正是在海峽兩岸之間(指板書)
用骨髓架設的(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用愛心架設的(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血脈親情架設的(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5、讓我們帶著對生命的無限尊重,感謝健康、感謝生命、感謝所有。再讀最后一段。
三、讀寫結合,感受血脈親情。
我們來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臺灣青年相遇了,會是怎樣的場景?可以想象,也可以和其他同學配合表演。(先小組合作說,再寫下來,最后全班表演。) 四、總結課文。
五、播放歌曲,朗誦愛的名言。 六、課外拓展作業。
1、用實際行動關愛我們身邊的同學、朋友。2、推薦閱讀:《生命二十小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