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雪地里的小畫家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課文4第12課《雪地里的小畫家》-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課文4第12課學雪地里的小畫家-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中心小學
雪地里的小畫家
教學目標:
1、結合語境,借助字理、生活中識字、圖片復現等多種識字方法識記11個生字,認識新筆畫“橫折彎鉤”。規范書寫“幾”“用”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生能借助插圖、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識記11個生字,會寫“幾、用”兩個生字。 教學難點:
規范書寫“幾”“用”兩個生字。 教學用具:
動物爪子模具、實投 教學過程:
上課鈴響,學習委員帶頭背誦專心聽講小兒歌。上課時,坐正直,兩手平放看老師,專心聽講學知識。
起立常規問好。一站、二邁、三立正,一邁、二站、三坐下。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呀?(冬天)冬天下雪的時候你們都喜歡做什么呀? (預設:堆雪人,打雪仗,賞雪景„„)(出示:學生下雪時拍攝的照片)(2—3名)
雪,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快樂與美好的回憶。快看,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上落下來了。 你怎么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呀?(指名讀句子) 出示:下雪啦,下雪啦!
你能把你的發現大聲地告訴所有人嗎?(全班讀) 看!你們大聲地呼喊把誰請來了? 二、初識小畫家,引出課題。
出示句子: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 1. 指名讀句子。
2. 看圖填量詞,了解“一群”。
(逐個出現小雞、小狗、小鴨、小馬。)
看!來了一( )小雞,接著來了一( )小狗,又來了一( )小鴨,還有一( )小馬。
它們就是雪地里的一( )小畫家。為什么填“群”呀?(很多)
“群”最早的時候是指羊群,后來用著用著字的意思就變得更廣了,“群”不僅僅指羊群,還可以表示人或事物相聚在一起。比如:人群,牛群,群山。你知道一群是什么意思了嗎?(很多,許多)
3.我們今天要學的兒歌的題目就藏在這句話里,出示課題:雪地里的小畫家(貼),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提取信息。
1.雪地里的小畫家都有誰呀?你能在兒歌中找到他們的名字并圈出來嗎? 2.句式練習
誰能完整的說說雪地里的小畫家都有誰?指名,邊說邊貼(小畫家圖) 預設:(1)雪地里的小畫家有 、 、 、 。
提示:如果能在最后一位小畫家的前面加上“和”就更好了。 (2)雪地里的小畫家有 、 、 和 。
就這個意思還可以這樣說。
(3)雪地里的小畫家有 、有 、有 還有 。
誰來試一試。
四、字理集中相結合隨文識字,體味情趣。 1.借助字理隨文學習“竹”字。
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 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1)這一群小畫家都畫了什么呢?誰來說一說。
指名匯報(師貼圖):竹葉、梅花、楓葉、月牙 (2)借助象形字的造字特點識記“竹”。
出示:竹的“甲骨文”和實物圖片,猜一猜這是什么字?對比字和圖片你發現什么了?(很像竹子)“竹”是古人根據事物的樣子創造出來的字,我們還學過很多這樣的字呢,像日、月、水、火等等,你看我們的漢字多有趣! 你能用竹說詞語嗎?
(3)我們把生字送回句子,再來讀一讀小畫家們都畫了什么?
(4)師生合作讀,老師想和大家合作讀一讀,我來讀小畫家你們來接它們畫了什么。 2.借助字理認識“步”字。咱們平時用手和筆來畫畫,畫完之后還要涂上顏色,那么這群可愛的小畫家是怎樣畫畫的呢? 指名匯報?
在出示: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
請你讀讀這句話。句子中有一個詞提示了我們小畫家是怎么畫畫的,你能找到嗎?(幾步)
(1) 借助字理認識“步” “步”字溯源
我們來看這個“步”字,最早的“步”字,就像兩只腳的腳印,兩只腳輪流邁出,就走出了堅實的一步,所以“步”最早的意思就是行走,也指腳步。
再來讀讀這句話,你知道它們是怎么畫畫的嗎?
這些小畫家他們多神氣啊,不用顏料不用筆,用它們的小腳踩上幾下就成一幅畫。 讓我們一起來把小畫家們畫畫時的景象完整地讀一讀吧! 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 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 (2) 角色扮演,體味情趣。
我們把黑板當作雪地,誰來扮演快樂的小畫家到黑板上來畫一畫。(指名)
他們扮演誰先不告訴大家,一會他們畫完了你們來猜它們是哪一位小畫家?所以他們畫的時候你要認真看,記住他們畫的腳印猜一猜他們分別是誰?并且要說出理由。 教師帶領學生背誦集中注意力兒歌:腳放平、身坐正,眼睛看老師。
準備開始了,我們一起讀讀兒歌用我們的熱情把他們請出來,讀得好小畫家們才來給我們表演呢!
(小手套上小動物的小腳丫)下雪啦,下雪啦!伙伴們快來雪地里玩兒吧! (學生套上腳印模具紛紛在黑板上印出腳印)
邊說邊畫:看!我會畫竹葉!我會畫梅花!我會畫楓葉!我來畫個大月牙。 你猜出他們分別扮演的是那位小畫家了嗎?說說你的理由。 (3) 師生合作分角色讀兒歌。
讓我們都到潔白的雪地里跑一跑,一起合作來讀一讀! (不同的小組扮演不同的小畫家) 師: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
生分組: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
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齊讀: 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 3.學習“為”等五個生字。
小畫家們咱們玩得這么高興,這么熱鬧,青蛙為什么沒參加呢? (1)出示第五六句,讀好疑問句。 青蛙為什么沒參加? 他在洞里睡著啦。 (1) 借助拼音自主識字
在這兩句話中,有我們要認識的5個生字。都有誰呢?認識它們嗎?先看著拼音自己認讀一遍吧! (2)小伙伴合作學習
拿出你手中的生字卡片讀一個,擺一個,不認識的字請教你身邊的小伙伴,多讀幾遍記住它。 (3)這些字中你認識哪些?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先來回憶一下我們平時常用的有哪些記字的方法? 預設: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 指名隨機匯報
(4)重點講解“為”“參”“洞”“著”
老師也想和大家分享我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你們想聽嗎?
為: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為我的學習和生活默默地付出著。老師為我們上課、批改作業;爸爸媽媽為我們洗衣、做飯,傳達室的爺爺為我們打掃校園„„細心的同學也會在生活中發現“為”的影子。它會出現在我們喜愛的課外讀物上,它會出現在宣傳的橫幅上,還會出現在為民服務中心的背景墻上。
你能夠從下面的圖片中找到“為”嗎?(指名到黑板上圈一圈)
參加: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各種活動,說說你在學校里參加什么社團? 洞:借助圖片多次復現識記。
著:利用熟字加一加來識記。(羊+目) 把生字寶寶送回句子,再來讀讀這句話。
這些生字寶寶我們都認識了嗎? 讓我們來玩個游戲《生字寶寶回家》。 三、游戲生字寶寶回家。
詞語中缺少的生字,快速從你的生字卡片中找到它舉起來,我們就順利地把它送回了家。聽懂游戲的規則了嗎?準備好我們要開始了,擦亮你們的小眼睛。
看音節填空鞏固識字。 借助談話鞏固詞語。
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我們就要多問幾個(為什么)。 可愛的小熊它就住在(山洞)里。 學校組織的活動我們要積極(參加)。 小時候我們常常會在媽媽的懷里(睡著了)。 四、回讀全文,整體感知。
所有的生字寶寶我們都已經認識了,這一次我們把它們全部送回課文,想象著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位小畫家,欣賞著美麗的雪景,我們再來美美地讀讀課文吧! 五、指導書寫
同學們讀的真好聽,還記得它們是怎么畫畫的嗎?
出示: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
在這句話里還有兩個我們要會寫的生字呢,出示“幾”和“用” 還記得我們書寫生字的小兒歌嗎?集體背一背 漢字寶寶要寫好,觀察范字很重要。 先看字形畫一畫,再按筆順來書空。 重點筆畫找位置,起筆收筆要記牢。 1.學寫“幾”
(1)寫一寫 “幾”字。
第一步:(看)在這里有一個新筆畫,有同學認識嗎?(橫折彎鉤) 誰愿意與大家交流一下你觀察范字的發現?
(借助輔助線)觀察范字我發現“幾”的字形像個梯形,由兩筆寫成,請大家跟我一起書空。 仔細觀察這個字要想寫好看,哪些重點筆畫要特別注意? 預設:第一筆是豎撇要寫的直一些,第二筆橫折彎鉤要一筆寫成。 教師邊范寫邊講解:我寫,我看,金手指,在這里。
第一筆是豎撇要寫的直一些,第二筆橫折彎鉤要一筆寫成。先寫短橫再向斜下寫豎,稍向左傾斜,最后向右側寫一個有弧度的鉤。鉤要小,彎要有弧度。
第二步:(描)一邊描,一邊記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起筆、收筆的位置。 第三步:(寫)自己獨立寫一個。 集體反饋,評議(正確、美觀、整潔)
第四步:(比)比一比范字,看看哪兒修改一下寫的更好。 第五步:(練)再寫一個練一練。 2.學寫“用”。
第一步:(看)誰愿意與大家交流一下你觀察范字的發現?
指名:(借助輔助線)觀察范字我發現“用”的字形像個長方形,由五筆寫成,請大家跟我一起按筆順書空。
仔細觀察這個字要想寫好看,哪些重點筆畫要特別注意?
預設:懸針豎要寫在豎中線上,第二個短橫寫在橫中線上,兩個橫左右都不連。 教師提示:橫折鉤與左邊的撇要對稱,出鉤的地方比左邊的撇略低。 自己按照步驟,獨立觀察書寫,伙伴互相評議。 五、朗讀兒歌,感受節奏,熟讀成誦
多美的一首詩,多美的雪景呀!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吧!
七、板書設計
雪地里的小畫家
小雞 小狗 小鴨 小馬
竹葉圖 梅花圖 楓葉圖 月牙圖
雪地 腳印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