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一只小鳥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一只小鳥》-北京市海淀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語文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一只小鳥-北京市海淀區永泰小學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一只小鳥》
學科 語文
學段
第二學段
年級 三年級
教材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核心素養中指出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具體表現在,能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活動中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自己對現實生活和文學形象的感受與理解,豐富自己的經驗與語言表達。
基于此,本課設計立足學生認知特點,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采用多樣的學習方式,層層深入的理解“愛”的真正含義,感悟“和諧”,引導學生賞美文,悟情感,學表達推動學生思維發展,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2.教學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一只小鳥》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鳥兒》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出自文學名匠冰心之手,語言清新流暢,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文章主要講了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每天在樹枝上唱歌,被孩子們射中后兩只老鳥把它接住并帶回巢中的事。文章以愛為主旋律,歌頌了親情的偉大,告訴我們人與自然之間應該是和諧的,人類應該愛護自然、保護自然。教育孩子們對于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不僅要愛,而且要會愛,應該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在冰心的作品中,熾熱純真的“愛”是貫穿始終的。這篇文章中特有的冰心體式語言,不是簡單的描寫了自然,描寫了事物,而在筆觸中充滿了情感,將內在的情思與外在實物巧妙融合起來,著力于品讀語言的同時,培養學生品讀優秀文學作品的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2.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做到初步了解文章內容,抓住詞語說出自己的感受,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及本班學生情況,設計以下前測內容。 1.你覺得小孩子們愛小鳥嗎?為什么?
66%的學生認為小孩子們不愛小鳥。不難看出,學生的理解停留在內容上,對文章的主旨還沒 2
有真正領悟。
2.你對“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怎么理解?
大部分學生能夠寫出“小鳥流了很多的血”“小鳥真可憐”。學生能夠讀懂文字表面的內容,而沒有感悟到文字背后所蘊藏的細膩的情感。 3.你還有什么疑問?
71%的學生對“啁啾”“斜刺里”這些詞語比較陌生,多位學生提到了“小孩子們為什么要射小鳥?”這個問題。
3.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通過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合理想象等方法理解本課的啁啾、景致等詞語及相關句子。 (重點) 2.邊讀邊想象,體會鳥與“自然”的和諧,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應該保護它們,維護大自然的和諧。(難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親情的偉大,生命與自然的和諧。(重點) 4.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試著續寫一段話。
4.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可附教學流程圖)
教學過程:
環節一:談話導入,回顧內容。
1.導語:孩子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冰心奶奶筆下的一只小鳥,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課文,了解發生在這只小鳥身上的故事,齊讀課題。 板書:一只小鳥
生齊讀
2.活動一:初露鋒芒 出示活動內容及評價規則
活動一:初露鋒芒 復習詞語,回顧課文內容。
活動二:百家爭鳴
品讀課文,感悟“和諧”。 品詞析句,揭示文章主旨。 拓展提升,升華主題。
活動三:筆下生花
環節一
談話導入,回顧內容。
環節二
研讀文本,揭示主旨。
環節三
讀寫結合,升華主題。
環節四
布置作業,內外結合。
推薦閱讀 感悟作品特點,課內外有機結合。
3
團隊合作學習,匯報。
預設:有一只小鳥它不能飛,只能探出小腦袋看外面的世界,但它還是很快樂。可是一天,它被一顆彈子射中,從樹上跌了下來,血一滴一滴從樹隙流了下來,小鳥死去了。 過渡: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一看發生在這只小鳥身上的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團隊內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運用評價,激發學生積極性,關注學生書寫及傾聽的能力。】 環節二:研讀文本,揭示主旨。 一、品讀課文,感悟“和諧”。
1.它的羽毛還未豐滿,不能遠飛,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著,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它們都覺
得非常的快樂。
生:這是一只快樂的小鳥。(板書:快樂) (1)讀出小鳥的快樂、幼小
談理解:從句子中感受到這是一只幼小、快樂的小鳥。 師:這是一只無憂無慮的小鳥,請你讀一讀(指名一人) (2)理解“啁啾”的意思,進而感受小鳥的幸福。 (3)角色轉換,激發想象,提升情感
2.它探出頭來一望,看見了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生: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來小鳥看到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欣賞著自然的美景很快樂。 師:你就是這只小鳥,讀出你看到的美景(指名1人) (1)想象閱讀
師:小鳥探出頭來還會看到哪些好景致呢? 出示課件:
它探出頭來一望,看見了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4
( )的( )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合理的想象,品讀文字背后所蘊藏的細膩的感情,對文本的感受與理解更加豐富,逐步形成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 換詞感悟
師:多快樂的鳥兒啊,老師也想讀一讀,讀時故意把探換成“伸”,(學生指出錯誤)把“探”換成“伸”不行嗎?有什么不同?
預設:感受到了小鳥的可愛、幼小、好奇、膽怯……
小結: 一個“探”字寫出了小鳥想看又不敢看外面世界的好奇心理。作者用詞多準確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抓住關鍵詞語,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歷練學生的語言表達,加深對文本的感受與理解。】
3. 它的小腦子里忽然充滿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飛到枝子上,放出那贊美“自然”的歌聲來。它的聲音里滿含著清脆和柔美,唱得時候,好像“自然”也含笑傾聽一般。 (1)生:這是一只愛唱歌的小鳥。談感受,小鳥飛到樹枝上唱歌了,歌聲特別美。 師:站在樹枝上的小鳥看到了如此美麗的景致,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贊美自然的歌,它的歌聲是那樣動聽,大自然也感受到了小鳥的快樂,靜靜地帶著微笑傾聽小鳥的歌唱。用朗讀來展現這種快樂。(自由讀)
師:真是一幅鳥與自然和諧的畫面。讓我們一同感受 (師生接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主動思考,培養學生學中思,讀中悟的學習能力,在語文學習 的過程中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
過渡:這樣一只快樂的小鳥,在它身上又發生了什么呢? 二、品詞析句,感悟親情偉大。
1.這小鳥天天出來歌唱,小孩子們也天天來聽它的歌聲,最后他們便想捉住它。
生:這句話刺痛了我的心,孩子們想來捉住小鳥,覺得小鳥特別可憐,非常不幸。(板書:不幸)
師:是啊,孩子們的這種想法拉開了小鳥不幸命運的序幕。
2.它正要發聲,忽然“啪”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了下去。 生讀句子談感受
師:一個“跌”字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預設:(小鳥一下子就掉下去了;很突然的,毫無準備的,它會一下子摔到地上死去„„)
5
師:多么可憐的小鳥(指名2人) 讀出自己的感受
3. 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
生:這句話刺痛了我的心。斜刺里,箭也似的,這兩個詞讓我感到老鳥速度特別快,它們一定是想趕快救自己的孩子。
生:飛,接,銜這三個動詞讓我感受到老鳥肯定很著急。 師:請你讀出老鳥著急的心情。你還感受到什么?
生:感受到他的爸爸媽媽非常愛她,不顧自己生命的安危去救它。
師:多么無私偉大的父母之愛啊,但是盡管老鳥們拼盡全力接住小鳥,把它銜上巢去,可是——接讀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讀書,引導學生置身其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的同時,體會情感的變化,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 4.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 師引導前后對比讀。
從前,這只小鳥,在巢里啁啾著,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可現在—— 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
從前,它還望著大自然一片好景致,還唱著贊美自然的歌, 可現在—— 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
從前,這小鳥天天出來歌唱,孩子們也天天來聽它的歌聲,可現在—— 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
【設計意圖:整合文本,引導學生關注前后文的強烈對比,滲透學習方法,在品讀文本、賞析美文的同時感悟情感。】 三、前后對比,揭示主旨。
師:孩子們喜歡小鳥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讀一讀)(板書:愛)那為什么還要捉它,用彈子打它呢?生談感受
預設:想讓鳥跟自己在一起,關在籠子里,陪著自己。
師:雖然他們也愛小鳥,但當愛的方式不對,不恰當的愛,對小鳥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正是因為這種方式這只快樂的鳥變成了一只不幸的鳥。 小結:盡管孩子們是那么喜歡小鳥,可當他們射中小鳥后,
再想仰望它那幼小靈巧的身影時,卻永遠也——看不到了 再想聆聽它那清脆悅耳的歌聲時,卻永遠也——聽不到了 師:小鳥的歌聲消失了,還有什么也消失了? 預設:孩子們的快樂
6
鳥媽媽鳥爸爸的快樂
過渡:后來會發生些什么呢?讓我們帶著美好的想象,完成下面的學習內容。 環節三:讀寫結合,升華主題。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讀寫有機整合,是學習本文情感的延續,提供一個表達的舞臺,加深了對文章主旨的認識,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匯報展示。 四、布置作業: 推薦閱讀《寄小讀者》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課外閱讀應加強教師的指導,包括書目的推薦等,為學生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提高閱讀品味。】
總結:冰心奶奶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小時曾為一頭折足的蟋蟀流淚,為一只受傷的黃雀嗚咽;我小時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讓我們去愛身邊的每一只小動物,我們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去愛護它們,保護他們,讓它們和我們一樣快樂的生活!
5.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
“景致”的意思是 , 文中的“好景致”具體指的是什么?
2.“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這句話把 比作了 ,說明老鳥 ,從中我們體會到 。? 3.學習課文后,你想對文中的小朋友說些什么?
6.教學設計特色說明與教學反思
一、 團隊合作促提高
改變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營造生生互動的語文課堂。 二、滲透方法提能力
在理解詞語和理解課文的內容時,教師運用創設情境、聯系上下文、展開想象等多種策略,層層遞進的感悟文中情感。 三、關注特點品語言
創設情境,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欣賞美文,品味語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一只小鳥”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小學語文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一只小鳥》-北京市海淀區”,所屬分類為“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小學語文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一只小鳥》-北京市海淀區”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