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池,部編小學語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池》部編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2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池》部編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2課
“小池”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 名稱 | 《小池》第1課時 | ||||||
執教者 | 何培蘭 | 課時 | 1課時 | |||||
所屬教材目錄 | 部編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2課 | |||||||
教材分析 |
《小池》是一首七言絕句,作者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 在這首詩里,詩人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由衷的熱愛。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寫小池環境的幽靜美麗。細細的泉水從泉眼里悄然無聲地流出來,好像泉眼很愛惜它們,舍不得讓它們多流一點。濃密的樹陰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愛這晴天里柔和而美麗的風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寫小池生機勃勃的景象。嫩荷葉那尖尖的角剛剛露出水面,馬上就有蜻蜓落在上面了。“小荷”與“蜻蜓”相依存,“才露”與“早立”相呼應,有動有靜,點出自然景物之間的密切關系。 這首詩通過對涓涓細流、濃密樹陰、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這些景物的描寫,形象地勾畫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風景畫。特別是“惜、愛、露、立”幾個動詞的巧妙運用,使這優美、寧靜的畫面充滿了生機。 |
|||||||
學情分析 |
一年級的學生,對夏天有了自己的認識,也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想法,有的學生不喜歡夏天,因為夏天有蚊子等等;也有的學生很喜歡夏天,因為夏天可以吃冰棍和西瓜等等。 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而且,學生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簡單的問題。部分學生由表達的自信,能積極參加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個別學生則缺乏自信,較為膽怯,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對意愿的表達較為模糊。 |
|||||||
教學目標 |
1.認識6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朗讀并背誦古詩。 2.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
|||||||
教學重難點 | 重點 | 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 ||||||
難點 | 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美景。 | |||||||
教學策略與 設計說明 |
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感受到《小池》這首詩的情境及背景。 確定問題:在上述情境下,選擇出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 自主學習:同學們根據教師的指導,在課前使用搜索引擎查閱相關知識,上課積極踴躍發言。 合作學習: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 效果評價:教師對不同同學的回答做出不同評價,不斷鼓勵同學們。 |
|||||||
教學過程 | ||||||||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導讀揭題。 |
復習舊知:孩子們,上節課咱們就走進夏天,夏天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課件出示《池上》。 |
同學們仔細看大屏幕上的圖片,生齊讀課題。 | 用多媒體播放圖片,溫故知新。 | |||||
揭題“小池” |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古詩《小池》,出示課件。讀題,注意讀好“池”是翹舌音 師:大家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池”字? |
學生回答,分享方法。 |
對“池”鞏固記憶。 | |||||
整體分析 及總結 ![]() 有感情的吟誦古詩 作業布置 |
1、指名朗讀。(個別——全班)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2、孩子們,讓我們邊讀邊想,詩中都給咱們展示了哪些不同的景物。 3、同學們,看完了嗎?咱們再把古詩齊讀一遍吧!將古詩貼在黑板上。 4、請同學們說一說找到的景物。(教師標注) 泉眼 蜻蜓 樹蔭 小荷 討論小荷究竟是荷花還是荷葉。 5、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試著根據圖片說出相應詩句。 蜻蜓——回顧《荷葉圓圓》,體會“立”。 引導學生聯想小荷像鐮刀。 出示圖片,對比荷葉展開、半開、未開的具體樣子,體會尖尖角。 師板書畫小荷尖尖角簡筆畫,同時貼出蜻蜓貼畫立上頭,使畫面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6、出示圖片,泉眼無聲惜細流 捧起泉水喝了一口,那泉水真是... 生:香甜、涼涼的... 擴展()的泉水 師引導學生與河水作對比,河水不能飲用,泉水甘甜、清澈、干凈,從而引出環保問題。 師:泉水慢慢的流向遠方,要珍惜愛惜她。出示泉水動態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泉水。 7、出示圖片 樹蔭照水愛晴柔 師:水里有什么?美不美? 8、男女生朗讀,同時教師用簡筆畫的形式將全詩展現。 9、初夏時節難道只有蜻蜓嗎? 小蜻蜓就停在上頭。池塘里就這一只蜻蜓嗎?看—— (出示句式:小蜻蜓飛來了,有的_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___) 邀請學生將蜻蜓畫在黑板上 美麗的小池除了這四種事物,還有什么?他們在做什么? 你覺得在這個池塘邊還會有哪些景色?(小草、小魚、小鳥……)這么多景色作者只抓住了四種,卻把整個夏天的美景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值得我們學習。在你腦海里能想象著更多的美景讀一讀嗎?要讀出你對景色的喜愛之情,你試試。 根據課件指導學生朗讀 男女生齊讀 課本中運用中國特色的水墨畫將《小池》展現出來,老師用的是簡筆畫,那么同學們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現出來呢?就讓我們用畫筆描寫出一幅你們心中的《小池》吧! |
1. 同學們朗讀整首詩。 2. 同學們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發言,相互爭辯,得出結論:形象地描繪了初夏小荷花池寧靜而又充滿生機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由衷熱愛之情。 3. 同學們在聽教師總結的過程中梳理脈絡加深理解。 學生可以跟隨大屏幕有感情的朗讀古 詩。 |
啟發學生根據詩句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感知、想象出細細的泉水緩緩地涌出,綠樹茂密的樹葉遮住陽光形成的樹陰映照在清清的水面上的畫面。借助生動的畫面,捕捉關鍵的字詞引導學生理解,讓重點突出,使難點分散,詩意自然平鋪于學生面前。 通過誦讀引發情感共鳴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