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加伏特舞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二年級下冊《加伏特舞曲》福建省 - 廈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二年級下冊《加伏特舞曲》福建省 - 廈門
集美區小學音樂學科教學設計
課題:欣賞課《加伏特舞曲》授課年級:二年級 課型:小學低段欣賞教學授課時間:2016.3.15 授課教師:后溪中心小學 劉恬恬 教學內容:《加伏特舞曲》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荷蘭作曲家、指揮家戈塞克所作的一部優秀作品,被改編為多種演奏形式。該樂曲為D大調,4/4拍,單三部曲式結構。旋律中運用了許多斷音、裝飾音和八度大跳,構成了活潑明快又略含幽默的色彩。同時也運用許多連音和保持音表現連貫的節奏,讓樂段間形成鮮明的對比。
教學意圖: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使學生充分體驗蘊含于音樂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本節課意在通過聆聽欣賞《加伏特舞曲》,感知音樂形象,能用簡單的肢體語言表現出音樂的舞蹈性。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加伏特舞曲》的學習,對法國宮廷“加伏特舞”有一定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專注力和想象力,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多種音樂實踐活動中自信地表現音樂。
2.過程與方法:在體驗律動、感受哼唱、探究合作編配舞蹈等教學手段中學習本課。
3.知識與技能:熟悉并記憶音樂主題,感知旋律的走向與情緒的變化,分辨出樂曲“ABA”的音樂結構,認識演奏樂器單簧管。
教學重點:聆聽欣賞《加伏特舞曲》,感知并表現出旋律走向與情緒變化。 教學難點:記憶樂曲的音樂主題,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的舞蹈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ppt,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二、情境導入
了解法國風情,參觀凡爾賽宮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創設,將學生引入宮廷舞會,為后續舞蹈做鋪墊。
三、新課教學
(一)初次聆聽:完整聆聽樂曲,感受樂曲情緒、展開聯想 (二)分段聆聽 【聆聽第一樂段】
1.初聽主題:感受情緒與音樂形象
2.反復聆聽主題:學唱并用動作表現音樂旋律的高低走向 (1)感受、表現跳音音高的變化 (2)哼唱記憶主題并表演
3.聆聽a2:感知并表現音樂在音高與速度上的變化 4.完整聆聽:為樂段取名并表演
[設計意圖]將音樂情緒與音樂形象相結合,對音樂的理解更形象具體。利用圖形譜與音符結合的形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唱準并表現音樂中大跳的變化。 【聆聽第二樂段】
1.聆聽b1:對比感受情緒的變化和音樂形象 2.男女生一起完成邀請舞 (1)男女生分別學習邀請舞 (2)共同表演邀請舞 3.聆聽b2,編創雙人舞
4.完整聆聽第二樂段并隨音樂表演舞蹈,為樂段取名
[設計意圖]將音樂中的天鵝形象舞蹈化,利用“邀請舞”與“雙人舞”讓學生體驗、感受舞曲的特點。 【聆聽再現樂段】
1.完整聆聽:與哪個樂段一樣?用動作表現 2.介紹樂曲ABA曲式
[設計意圖]用不同音樂形象表現不同樂段,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對ABA曲式。 (三)完整聆聽整首樂曲,隨音樂進行舞蹈表演 四、介紹作品《加伏特舞曲》及演奏樂器——單簧管 五、拓展聆聽《加伏特舞曲》五重奏 六、課堂小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