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放牛山歌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4課演唱放牛山歌_福建省 - 廈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4課演唱放牛山歌_福建省 - 廈門
教學目標
1. 能用高亢、明亮的歌聲愉快的情緒演唱《放牛山歌》,并唱出歌曲的風格特點。表達學生對勞動、生活和祖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2. 認識五聲音階以及二分音符。
3. 為歌曲創編表演唱并能自創節奏用四川盤子為歌曲伴奏。
2學情分析
這一學段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 依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從把握歌曲的情緒開始,到打動學生的情感,通過啟發、引導、實踐等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節音樂課中得到快樂的情感體驗。
3重點難點
1.識記二分音符,在歌曲學習中,掌握附點八分音符、切分音以及二分音符。
2.認識并唱準五聲音階,并能用柯爾文手勢表示相應的音符。
3.通過歌曲的學習能夠用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掌握歌曲風格。
4.能夠進行簡單的歌表演編創并能自己創編節奏用四川盤子為歌曲伴奏。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創設情境,認識二分音符。
1.出示節奏型: 0 0 ︱ X -‖,并拍擊。
2.認識二分音符。
3.播放歌曲伴奏音樂,拍擊上述節奏條為歌曲伴奏。
【設計意圖:認識二分音符并用歡快、活潑的音樂和簡單的動作,把學生帶入了濃濃的音樂氣氛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歌曲的伴奏打下基礎。為音樂伴奏的過程中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活動2【講授】循序漸進,學習歌曲
三.學習歌曲《放牛山歌》
1.談話導入。
設問:你聽到了什么?仿佛看見誰來了?
2.初次聆聽,了解歌曲內容,揭示課題。
生回答
師小結:原來是牧童一邊唱著山歌一邊放著牛向我們走來。【揭示主題】
3.再次聆聽,感受歌曲情緒。
設問:A.牧童山上做些什么?
B.牧童此刻的心情如何?
師小結:牧童真是一個勤勞的孩子,我們也要向他學習,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4.鞏固二分音符
(1)師唱歌曲旋律,請學生找出歌中出現的二分音符。
(2)在歌曲二分音符處,做出開花的動作。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反復的聆聽,加深對歌曲內容、情緒的了解,并鞏固本課的重點----二分音符】
5.唱準五聲音階
(1)尋找歌曲出現了哪幾個音。
(2)邊比手號邊唱準五聲音階。
6.學唱歌曲旋律
(1)旋律接龍,師唱前幾小節,生接唱最后一小節,并用手號表示所唱的音。
(2)跟唱前四樂句,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
(3)學唱后半段
(4)自學第五樂句,通過對比聆聽,指導學生唱得連貫些、悠揚些。
聽老師唱唱這一句,和第一段相比音符多了還是少了?
(5)學習最后一個樂句,找出最后一句在哪里出現過了?
7.學習歌詞
(1)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2)跟唱,學習第一段歌詞。
(3)解決難點。
歌曲第三樂句中:“背上(那) 背個喲啥”的節奏
(4)師生接唱,鞏固第一段。
(5)自學第二段歌詞。
(6)完整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從三年級學情出發,從單音的學習到完整演唱歌曲,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學習歌曲。】
活動3【活動】歌曲處理,情感升華
四.歌曲處理
師:牧童是懷著愉快的心情唱著山歌,我們要如何表現?
(引導學生用高亢、明亮的聲音以及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五.師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讓學生感受四川山歌的風格特點
1. 老師也向牧童學了一手,認真聽,和剛才學唱的在歌詞上有什么不一樣?
2.引導學生將歌詞中常用的“個”和“啥”改成四川方言的形式演唱歌曲,體會四川山歌的風格特點。
活動4【活動】表現創造,豐富體驗
六.表現歌曲
1.對唱山歌
A. 男女生對唱。
B.分組對唱。
2.一邊唱一邊用動作進行歌曲表演
3.使用四川盤子為歌曲伴奏。
A.介紹四川盤子
B.邀請學生進行編創為歌曲伴奏,其他學生表演唱。
【設計意圖:用多種形式演唱,旨在進一步鞏固歌曲。給孩子一個空間,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七.小結
師:太陽快落山了,牧童也要回家了,讓我們在他的歌聲中一路撒滿音樂之花回家去吧。
【設計意圖:在音樂中開始在音樂中結束,旨在增加課堂的音樂性,將“二分音符”的學習貫穿于整個課堂。更好的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