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新疆好,新疆舞曲,第一號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小學第四冊第8課《新疆好》《新疆舞曲第一號》廣東省珠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小學第四冊第8課《新疆好》《新疆舞曲第一號》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吉大小學
《新疆舞曲第一號》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音版小學第四冊第8課《新疆好》 【教學對象】小學二年級
【教學理念】音樂聯覺是充滿創造性和無限性的。本節課以“新疆水果豐收”的情境為切入點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摘水果、送水果和擺水果的活動中潛移默化體驗音樂,感受樂曲風格特點。融情境、動作編創、聽辨為一體,符合學生特點,激發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思維。
【教材分析】《新疆舞曲第一號》是采用新疆民歌為主題寫成的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特色的鋼琴獨奏曲,它描繪了節日中新疆人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面。這部作品是將我國民歌曲調與西洋和聲手法相結合的一個典型例子。樂曲為帶再現的三段體結構。第一段歡快,抒發了人民翻身當家做主的愉快心情;第二段稍慢,節奏舒展,音樂比較壓抑和低沉;第三段再現了第一段音樂,更為熱烈奔放,充分表達了人民心底的歡樂。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欣賞《新疆舞曲第一號》,感受新疆樂曲的風格特點,愿意聆聽和表現作品。
2、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了解三段體的音樂結構,感知不同樂段的音樂情緒。
3、過程與方法:通過創設情境、律動參與、打擊樂伴奏等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欣賞樂曲,熟悉樂曲主題旋律,發展學生音樂聽覺思維。 【教學重點】《新疆舞曲第一號》的感受與體驗。 【教學難點】學生對樂曲結構、主題旋律的聆聽和分辨。
2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節奏棒、串鈴、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創設情境
1、想象力游戲。
2、引導學生想象音樂畫面,引出好朋友阿依姐姐和庫爾班爺爺。 【設計意圖】從簡單的想象游戲入手,創設談話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同時讓學生感受樂曲前奏,營造一個有趣的情境,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融入課堂,拉近師生距離,為下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欣賞第一樂段——摘水果(瓜果飄香)
1、創設摘水果的情境,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巧妙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調動學生參與和學習的積極性。
2、感受主題旋律a
(1)師示范隨著音樂摘哈密瓜動作。引出主題旋律a。
(2)觀看教師示范,聆聽感受主題旋律a出現次數和音樂力度。 (3)學生創編動作體驗主題旋律a。 (4)學生嘗試表現主題旋律a。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示范、學生操作,引導學生模仿、創編動作、感受體驗主題旋律a特點。巧妙設置摘瓜活動,瓜的大小讓學生更生動形象感悟主題旋律的力度。
3、感受主題旋律b
(1)猜一猜老師在干什么?模擬摘葡萄。
(2)邊聽邊看老師摘了幾筐葡萄?摘葡萄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樣?
3
(3)交流感受
(4)學生嘗試表現主題旋律b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猜一猜”和“邊聽邊看”的活動,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引導學生有意識感知歌曲旋律特點和音區高低。其中的“邊聽邊看”則是通過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配合音樂,讓學生更直觀感知主題旋律。
4、第一樂段完整聆聽,感受音樂情緒。
【設計意圖】在感受主題旋律的基礎上,結合摘水果收獲滿滿的情境,引導學生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
三、欣賞第二樂段——送水果(樂動人心)
1、聆聽第二樂段,模仿畫旋律線,感受樂段的特點。 2、交流聆聽感受,對比前一樂段。 3、想象送水果的艱辛歷程,再次聆聽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畫旋律線,感受音樂的低沉和故事的曲折;對比前一樂段,感受音樂舒緩低沉的特點。同時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結合音樂大膽想象,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走進樂曲,體會樂曲低沉的情緒。 四、欣賞第三樂段——擺水果(熱情好客)
1、聆聽音樂,學生對照板書擺水果。 2、交流感受,感悟再現樂段的特點。 3、嘗試使用節奏棒和串鈴為歌曲伴奏。
【設計意圖】在聆聽音樂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上臺擺水果,既是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同時引導學生有意識對比和第一樂段的關系:第三樂段的前半部分相似,后半部分尾聲更加熱烈。引導嘗試使用節奏棒和串鈴把這種
4
熱烈的特點表現出來,學生對樂曲的理解和體驗會更加深刻。 五、完整聆聽,明晰結構
1、ppt播放漸入畫面,教師彈奏樂曲,學生完整聆聽全曲。 2、交流感受,了解三段體結構。 3、出示歌曲介紹。
【設計意圖】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通過畫面對比和教師示范表現,讓學生更形象直觀感知樂曲的三段體結構特點。 六、小結拓展,方法延伸
1、學生談收獲,小結:音樂欣賞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律動體驗、創編歌詞、圖形譜、講故事等方式。
2、欣賞相關樂曲:《馬車夫之歌》
【設計意圖】回顧課堂,小結學習方法,將學習知識和方法指導巧妙融合,延伸到課外欣賞,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逐步積累欣賞音樂的經驗。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思路清晰,以“新疆水果豐收”的情境為切入點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創設情境、律動參與、打擊樂伴奏等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讓學生在摘水果、送水果和擺水果的活動中潛移默化體驗音樂,充分激發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不足之處是體驗第二樂段時音樂播放的音量稍微偏小,這點有待改進。各個環節的時間把控可以再緊湊些,爭取多點時間給學生展示自編動作。這節課總體上能達到課前的預設效果,按照教學目標的設計進行,想象力游戲環節、學生創編環節以及樂器伴奏環節學生的學習狀態非常積極,課堂氣氛活躍,效果非常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