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瑤族舞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瑤族舞曲》河南省 - 南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瑤族舞曲》教學設計 趙燦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我國瑤族風土人情,感受瑤族音樂特色。
(2)引導學生結合音樂要素庭上音樂,想象因音樂描繪的內容和場景,進一步培養音樂感受和欣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初步分析,探究學習的能力,運用打擊樂器等教輔工具幫助學生感受音樂作品旋律與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能過聽辨樂曲中的音樂主題,感受體驗不同部分的不同音樂情緒,調動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審美功能和綜合修養。 二、教學重點:了解樂曲曲式結構,體驗樂曲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并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三、教學難點:音樂旋律中變化的力度、速度、節奏與塑造音樂形象的關系。 四、教學準備:鋼琴、課件、打擊樂器、自制小長鼓。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二胡演奏《瑤族舞曲》的一個主題,引導學生走進瑤族山寨,感受瑤族的美妙音樂風情
(二)、走進瑤族(簡介瑤族相關文化)
1、了解瑤族代表性樂器“長鼓”的特點以及演奏方法 2、學跳瑤族舞蹈---長鼓舞
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請跟隨老師伴著音樂一起跳起來吧 3、《瑤族舞曲》簡介
師:這首樂曲可非常不一般,它享譽全世界,很多著名的交響樂隊都爭相的演奏他,甚至在很多外國人心中它是一個閃亮的中國記號,代表著中國人的形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入的來了解他 (三)、深入欣賞《瑤族舞曲》 a、欣賞第一部分
1、視唱兩條旋律,一條有附點、一條沒有附點,讓學生感受那一條旋律更能表現演奏長鼓時的舒展、悠長的感覺。說明附點的作用。
1、視唱樂曲第一部分的第一個主題。感受附點、強弱拍 3、加深對第一主題的印象,加上打長鼓的動作再次視唱
4、聽辨在第一部分旋律中第一主題出現了幾次?速度、力度有什么變化? 5、學生合作表演第一主題
6、聆聽第二主題,和第一個主題進行對比
7、用圖形記錄第二主題的旋律,讓學生跟著老師一起邊聽邊畫。通過分析圖形的特點和變化,感受旋律的力度和速度變化。
8分組跟隨音樂用打擊樂器表演第二主題 b、欣賞第二部分
1、聆聽第二部分的主題前半部分,判斷節拍上有什么變化。并教學生跳三拍子的舞蹈,感受這部分旋律的速度和力度,
2、聆聽第二部分的后半部分,想象瑤族人民接下來會做什么?還會繼續跳舞么?學生大膽發揮想象。總結:瑤族人民在親切的交談,他們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C、欣賞第三部分
1、師:你們聽到了什么?在哪里聽到過?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生:第一部分的兩個主題再一次出現了。
師: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表現人們又紛紛加入到群舞的行列,歡跳、旋轉、歌唱,氣氛越來越熱烈,感情越來越奔放、樂曲在強烈的全奏中推向高潮。
六、總 結
1、回顧三個部分的情緒特點。三個部分分別是A段 B段 A’段 這樣的結構稱為“復三段體”。
2、師:瑤族人民給你們的印象是什么?生:熱情好客、性格開朗、能歌善舞...
3、介紹民族管弦樂《瑤族舞曲》的曲作者及創作背景。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分段欣賞了《瑤族舞曲》。下節課我們將對整取進行賞析,并去認識和了解《瑤族舞曲》的其它藝術表現形式
同學們,我們的民族音樂是世界音樂文化中的寶貴財富,希望大家在課下可以多搜集和聆聽我國的民族音樂,感受它的魅力!最后,讓我們隨著音樂敲著長鼓走出教室!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