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癩蛤蟆,小青蛙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第3課《癩蛤蟆和小青蛙》合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第3課《癩蛤蟆和小青蛙》合肥市潛山路學校
《癩蛤蟆和小青蛙》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這是一首風趣、活潑的兒童歌表演特點的歌曲,2/4拍,F大調。歌曲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癩蛤蟆和小青蛙之間因為長得相近而互相認錯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節。歌曲蘊含了科學常識,是一首具有表演情節和科普意義的兒童歌曲。
教學目標:1、有表情地演唱《癩蛤蟆和小青蛙》,感受歌曲風趣、活潑的特點; 2、通過趣味性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表演唱; 3、在學唱中認識力度記號mf 、mp,并運用到歌曲中。 教學重難點:1、能夠準確掌握歌曲風趣的特點,并表演歌曲;
2、學習弱起小節的含義及在歌曲中表現的效果; 3、在學唱中認識力度記號mf 、mp,并運用到歌曲中。
教學準備:課件、微視頻、鋼琴 教學過程:
一、聽聲音片段直接導入課題《癩蛤蟆和小青蛙》
師:在茂密的大森林里,匯聚了各種小動物的聲音,讓我們聽聽它們是誰?原來是癩蛤蟆和小青蛙,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 二、新歌教學 1、初聽歌曲范唱。
師:歌曲中的癩蛤蟆和小青蛙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把對方認錯了) 師:癩蛤蟆和小青蛙有區別嗎?(形態、聲音等)
一般來說,皮膚比較光滑、身體比較苗條而善于跳躍的稱為蛙,而皮膚比較粗糙、身體比較臃腫而不善跳躍的稱為蟾蜍,青蛙叫聲清脆一些。 2、教師范唱
師:從我的歌聲當中請同學們思考這首歌曲和我們以往學習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演唱中有對白,這是一首說唱歌曲;)
討論:這首歌曲除了是一首說唱歌曲之外,它的拍號和第一小節中藏著什么秘密?(歌曲從弱起小節開始) 3、 播放《弱起小節》的微視頻
師:到底什么是弱起小節呢?
4、 節奏練習(強調弱起和強拍的位置)(可借助雙響筒找強弱)
師:原來歌曲的第一小節不滿足拍號的特點,這樣的小節我們稱為不完全小節或弱起小節。下面我來考考大家,這里的第一小節是弱起小節嗎?(是)這里的第一小節不僅是弱起小節,還是弱拍里的弱位置。我手上拿的是什么打擊樂器?(雙響筒),我來有節奏的念第一行歌詞,請你按照小動物從左到右的順序用同樣的方式回答我,誰來試試? 1=F 2/4 出示 師: x |
x xx x x | x o| 哎 它 好像 是誰 呢? 生: x |
x xx x x | x o|
哎 它 好像 ( ) 5、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師:你能試著有節奏的朗讀歌詞嗎? 6、跟琴學唱歌曲 (1)跟琴慢速唱歌譜;
遇到不準確的樂句,停下糾正; (2)跟琴學唱歌詞 (3)力度記號小游戲;
p<mp<mf<f 跟琴用音感受1-3-5-1
討論:你覺得歌曲中的癩蛤蟆和小青蛙分別用怎樣的力度來演唱比較合適?(mp代表小青蛙、mf代表癩蛤蟆)
(4)教師和學生配合用不同力度的聲音唱一唱,議一議。 三、歌曲拓展——表演歌曲
(1)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歌曲更生動?(討論角色的特點,說說分別用怎樣的音色、力度、語氣來表現)
(2)當有疑問時癩蛤蟆和小青蛙用了什么動詞看清楚彼此?(瞪著、望著、眨一眨)
(3)請學生分角色表演歌曲。
四、課堂小結
播放《森林狂想曲》視頻,尋找大自然的聲音。
師:不管是癩蛤蟆還是小青蛙都是對我們的生存環境有益的動物,癩蛤蟆的皮膚雖然有毒,但是可以制作成藥材,小青蛙可以消滅害蟲,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相信有同學們的保護它們一定可以在大森林里快樂的生活,聽,它們正在大森林里狂歡呢~
那我們一起去保護這群可愛的小動物,讓這個地球更加和諧美麗吧,下課! 五、教學反思
磨課1反思:用微視頻導入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導入環節太過嚴肅,很沉悶,而且加上節奏練習,時間過長,壓縮了教唱的環節,在教唱環節中忽略了弱拍中的弱位置,沒有引導學生強拍在哪兒,如果時間較多表演環節可以多安排一組學生,修改后期待下一次磨課。
磨課2反思:語言太啰嗦,中間敲擊雙響筒的地方有些冷場,還有上課缺乏激情,有點疲乏,環節沒有太大問題,但缺乏創新,是一節普通的常規課,沒有靈氣,只有經驗,不是我想要的感覺,需要充電和靈感。
磨課3反思:下次再選擇公開課的時候,盡量選擇可以深挖的課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