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年月日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年月日第一課時認識年月日-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年月日第一課時認識年月日-天津
《年、月、日》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三年級下冊中《年月日》這部分內容,盡管教材中第一次出現,但因為是常識性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三年級學生應該會有一些零散的認知,或清晰或模糊,雖然不同學生存在差異,但都不是一張白紙,如果按部就班的引導教學往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沒有更多的空間幫助學生積累學習活動經驗和發展學習能力, 而且年月日這部分內容實踐性很強,很適合創設現實情境,布置實踐性任務或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多途徑的調動學生已有經驗,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梳理知識提升能力。
基于此,在教學的《年月日》時,學習之前我布置了搜集整理年、月、日的知識的實踐作業,一方面讓學生對此有一個預熱,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化資源,同學們以不同的方式,將整理內容呈現出來,既對他們是一次很好的鍛煉,也成為課堂上的絕好的研究資源。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時間單位時、分、秒方面的知識,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經驗的增多,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因此有關年、月、日的概念學生是有一定的認知基礎的。對于新知的探究,學生能獨立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能夠通過對比觀察的方法總結自己的發現,并與小組同學交流分享經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年、月、日的基礎知識,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能夠通過看二月的天數初步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2.引導學生進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通過觀察比較,總結規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與合作創新的意識。
3.使學生感受到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發現并掌握掌握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聯系實際感受年、月、日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引入新知 1.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嗎?
沒錯,現在是2017年6月16日10時15分10秒,同學們,我們準備上課啦!我們已經學習過較小的時間單位時、分、秒,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年、月、日。(板書課題)
2.介紹年、月、日的由來
年、月、日是很重要的時間單位。通過視頻,了解年、月、日的由來。 【設計意圖:直接切入本節課的主題,并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與本節課主題相關的內容,激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數學的
學習中去。】
二、分層探究,獲取新知 1.研究大月和小月 (1)學生交流,分享發現
李老師課前給大家留了預習作業,讓大家按照要求梳理從2005年至2016年每月天數,現在,請小組內的同學們互相說一說,你在梳理的過程中有什么發現,把你的發現分享給你的小伙伴們。
(2)年和月的關系
展示課前采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學生預習作業。 我們已經有很多同學知道了,一年有多少個月? 生:一年有12個月。
一年有12個月,分別是: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和12月。
(3)月和日的關系
通過觀察2005年至2016年的年歷卡每月的天數,你還發現了什么呢?
隨著學生匯報,移動月份的板貼。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31天)1 3 5 7 8 10 12 小月(30天) 4 6 9 11 特殊月 2 28天 或29天【設計意圖:通過課前讓學生按照預習的要求進行梳理,將課堂教學視角更多的指向學生,使得課內外學習恰當結合,實現課前預習,課內導學。學生帶著課前學習的收獲,將自己的發現分享給組內同學,使每一個學生在傾聽、表達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發現,體驗成功的喜悅與分享的快樂。通過移動黑板上的月份板貼,使學生充分感知一年中12個月中大月和小月的排列規律,也有助于幫助學生記憶大月、小月,為后續學習做鋪墊。】
2.記憶大月和小月
(1)交流討論記憶大月、小月的方法
我們了解了月和日的關系,同學們你們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嗎?請同學們先自己思考,然后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
(2)拳頭記憶法和歌謠記憶法
介紹拳頭記憶法和歌謠記憶法,來記憶大月和小月。同學們之間互相提問,一位同學說出自己的生日,指定另一位同學回答這位同學的生日在大月還是小月。最后,生日在大月的孩子站起來,生日在小月的孩子站起來。繼續追問有沒有沒站起來的孩子。
【設計意圖:巧妙的記憶大月和小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認識大月小月,并掌握各月天數的目標。小學生天生好動,安排了這樣一個游戲環節,既鞏固了新知,又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樂,使知識得升華。】
3.練習大月和小月 (1)練習1
3.1班同學們的表現太出色了,你們不僅能夠梳理自己知識,而且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獲得知識,我還了解到我們班的孫琪同學特別喜歡讀書。
在“六一”兒童節那天,他在圖書館借了一本95頁的故事書,他打算每天看3頁,這個月他可以看完這本書嗎?幾月幾日能夠讀完這本書呢?
(2)練習2
這本《神奇的大自然》孫琦愛不釋手,這本書共62頁,每天看一頁,正好兩個月看完,猜一猜孫琦同學有可能是哪兩個月看完的嗎?(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
【設計意圖:在教學月和日的關系后及時練習,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在學習材料的選擇上,選取以讀書為主題的練習,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學生結合大月、小月的知識進行合理推,有思考、有分享,并達到學以致用。】
4.研究年和日的關系
(1)算出2017年全年的天數
剛剛我們了解了年和月、月和日的關系,那么年和日有什么關系呢? 請你想個辦法,算出2017年這一年共有多少天? ○
1請你先自己獨立思考,動筆算一算; ○
2然后與小組內同學交流,看看哪一組的計算方法最簡便。 (2)學生匯報計算方法
隨著學生回答,教師展示學生計算全年天數的方法。預設有如下幾種可能:
方法1: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2: 31×7+30×4+28=365(天) 方法3: 31×11-4+28=365(天) 方法4: 30×11+7+28=365(天) 方法5: 30×12+7-2=365(天) 方法6: 31×12-4-3=365(天)
【設計意圖:在學生們熟悉了月和日的關系后,教學年和日的關系,讓學生充分經歷一年有多少天的探究過程。在算法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從多角度出發進行計算,計算的方法不唯一,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小組合作交流,使得算法多樣化與學生的合作交流融為一體,激發學生思考和思維的碰撞,又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情感體驗。】
(3)介紹平年和閏年
師:無論哪年,一年都是365天嗎?
生:如果二月是29天,那么一年就有366天。 師:在計算閏年天數時,二月有29天,
師總結,看來一年有365天還是有366天,取決于二月份。二月有28天的是平年,那么平年一年有365天,二月有29天的是閏年,閏年一年有366天。
(3)在預習作業中找出閏年
拿出你課前自己梳理的預習報告單中,快速的找一找哪些年是閏年?你還發現了什么?
每四年中都有一個閏年。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找平年、閏年的方法了嗎?最主要的是看二月份的天數。
(4)通過微課了解平年和閏年
師:那么你們知道為什么有時一年是365天,而有時一年是366天嗎?讓我們一起觀看微課了解一下吧!
關于平年、閏年的知識這節課只是初步的了解,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究,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在了解平年和閏年后,讓學生學會判斷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閏年,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起來更能事半功倍。通過微課的形式傳遞知識,進一步拓展課內知識,也為下節課進一步深入學習平年、閏年的知識做好鋪墊。】
三、課堂小結,暢談收獲
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了年、月、日,你有哪些收獲呢?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們暢談收獲,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有清晰而正確的認識,提升學習的效果。】
四、作業
師:一節課已經接近尾聲,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年、月、日,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年中有很多值得紀念的日子,你認為哪個日子對你來說最特殊呢?
生:我的生日(或媽媽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有生日蛋糕和生日的祝福,真羨慕大家。請你猜一猜李老師的生日。
提供第一個信息李老師28歲。提供第二個信息,李老師只過了7個
生日。李老師的生日是2月29日。
根據我的生日,李老師制作了一張月歷卡。請你也制作一張媽媽生日的月歷卡,生活中媽媽對我們的關系無微不至,就在那一天將你親手制作的禮物送給媽媽吧!
【設計意圖:制作月歷卡的作業,讓學生加深對年、月、日的認識,充分利用本節課所學知識,同時滲透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教育。】
五、板書 年、月、日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31天)1 3 5 7 8 10 12 (7個) 小月(30天)4 6 9 11 (4個) 特殊月2 28天平年 365天 或29天閏年 366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