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有趣的推理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有趣的推理》安徽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有趣的推理》安徽省
《有趣的推理》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65~66頁。 教學目標 :
1、經歷對生活中某些現象的推理、判斷過程,能夠對這些現象進行合理的分析。
2、學會運用列表、分類、排除等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推理,發展推理能力。
3、能夠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推理過程,在經歷推理判斷的過程中樹立自信,體會生活中這些現象中蘊含的數學道理。 教材分析:
《有趣的推理》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好玩》中的內容。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把“對現象的推理”作為教學內容還是第一次出現,本節課也是學生正是接觸邏輯推理的開始。教材立足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發展水平,選取了難度不大,但又相對獨立的兩個素材。力圖讓學生親歷有趣的推理活動過程,形成一種明確的推理意識,學會借助表格,運用分類、排除等策略進行推理的方法,發展推理能力,為后續解決復雜的推理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樂于展示與分享,他們對符號、分類和列表也有一定的認識和運用。在生活中積累了合情推理的經驗,具備簡單
的推理能力。但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邏輯表達能力不強。所以,有條理的表達推理過程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借助表格有序的進行推理便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重點:
經歷對生活現象進行推理的過程,理清推理順序,學會表格法、排除法等常用的推理方法。
教學難點:對信息進行分類整理,能用表格的形式進行梳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知推理。 1、猜水果。
·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我們班要舉行慶祝活動。先給大家準備一些水果,請說出你喜歡吃哪種水果?
·你們用“我喜歡”這種肯定的敘述告訴我結果,想知道王老師喜歡吃哪種水果嗎?出示:草莓和芒果
·“我不喜歡草莓”,換個說法就是“我喜歡芒果”。
·看來兩種說法都能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下面就用肯定或否定的信息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2、猜朋友。
·六一慶祝活動我請來一位客人,是他們中的一位。 ·猜不準,想要什么?
·依次出示:女生 ; 我的頭發是黑色的;淘氣×;奇思√ ·剛才同學們利用的提示就是猜測時所必須的信息。(板書:信息)
·根據信息,利用排除的方法縮小范圍,得出結果,這個過程就是推理。這節課就來學習“推理”。
【設計意圖】:學生在猜測的過程中,由按照個人想法的“盲目猜”到利用信息提示進行“有根據的猜”,凸顯推理活動中信息的重要性,并讓學生體驗生活中信息的不同表達方式,了解推理的主要方法是排除法。
二、合作探索,體驗推理。
1、“猜一猜”分別表演的是什么節目? 課件逐一出示信息。
·有獨唱、舞蹈和小品三個節目,三人表演的節目都不同。 笑笑:沒參加獨唱;淘氣:不喜歡舞蹈;奇思:喜歡小品 ·你能判斷出他們所表演的節目嗎?
·獨立思考,組內交流,現場收集信息,展示推理過程和結果; 小結:用文字說的很清楚,只是記錄有些麻煩;連線法簡單明了,結果一目了然
·表格法巧妙的運用了數學符號,只用了“√”和“×”就能清楚地記錄推理過程和結果。
·回顧推理過程,先確定誰?由這個“√”可以排除幾項? 看來這個信息很關鍵。(板書:從關鍵信息入手,連續思考可以很快得到結果)
2、對比三種方式,你更喜歡哪一種?(板書:列表法) 3、猜顏色。演出服裝分別是紅色、白色和藍色,三個人的服裝各不相同。奇思不穿藍色,淘氣既不穿藍色也不穿紅色。 ·根據以上信息,利用表格法記錄你的推理過程。
【設計意圖】:挖掘生本內化資源,開放生本創造空間,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引導學生利用表格、借助符號、運用排除法進行推理,在獲取推理知識的同時,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 三、鞏固拓展,運用推理。
·我們依據關鍵信息,利用表格進行梳理,得到了結論。你想挑戰信息更多,難度更大的推理嗎? 1、猜位置。
奇思帶來六個精美航模,現在按要求把它們擺放在展柜里。 出示:淘氣號和樂樂號都放在柜子的左側,淘氣在樂樂的上面。 ·教練號在最上面一層的左側。 ·妙想號不在最上面,也不在最下面。 ·奇思號沒有放在教練號的旁邊。
借助學具擺一擺,在作業紙上填寫,指名匯報。
2、小結:針對信息較多的推理,先進行分類,可以簡化推理的過程,比較容易找到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情景鞏固和內化推理知識,引導學生在遇到復雜推理時可借助分類活動化繁為簡,轉變成簡單的三項推理,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四、小結:
1、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通過剛才的匯報可以看出你們不僅學會了知識,還掌握了推理的方法。喜歡這樣的活動嗎?這就是有趣的推理。完善課題。 2、破解密碼。
·王老師的節日禮物就在這個盒子里。打開盒子需要找到密碼。 ·出示:密碼是1、2、3、4、5、6、7、8中的一個;它比4大; 它是7的鄰居;它不在7的右邊。
這是一份特殊的禮物,是一個困擾眾多推理愛好者的世界難題之一----滿地木屑,希望孩子們用這把打開推理大門的鑰匙,走進有趣的推理世界,繼續更深入的探索。
說 課
《有趣的推理》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好玩》中的內容。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把“對現象的推理”作為教學內容還是第一次出現。本節課也是學生正是接觸邏輯推理的開始。教材立足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發展水平,選取的兩個素材,難度不大,但又相對獨立,各有側重。力圖讓學生親歷有趣的推理活動過程,形成一種明確的推理意識,學會借助表格,運用分類、排除等策略進行推理的方法,發展推理能力,為后續解決復雜的推理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樂于展示與分享,他們對符號、分類和列表也有一定的認識和運用。在生活中積累了合情推理的經驗,具備簡單的推理能力。但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邏輯表達能力不強。所以,有條理的表達推理過程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如何借助表格有序的進行推理就是教學的重點。目標定位是: 1、經歷對生活中某些現象的推理、判斷過程,能夠對這些現象進行合理的分析。
2、學會運用列表、分類、排除等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推理,發展推理能力。
3、能夠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推理過程,在經歷推理判斷的過程中樹立自信,體會生活中這些現象中蘊含的數學道理。
根據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在教學中,我不僅制作了直觀的教具,創設真實的情景,而且重在引導學生在有趣的猜測游戲中,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在合作交流與展示中理清推理的順序,初步獲得簡單推理的經驗,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繼而在體驗中認識數學、感受數學、喜歡數學。具體教學流程分三個環節:一激趣導入,初識推理。課前小游戲是簡單的兩項推理,我不喜歡草莓,那我喜歡的就是芒果。讓學生感受到肯定信息和否定信息的區別與聯系,為后續信息的處理埋下伏筆。猜朋友,讓學生從沒有信息的瞎猜,到利用信息有根據的猜,凸顯了信息的重要性,也讓學生體驗了信息的多種表現形式,明確了推理的主要方法排除法。二、合作探究,體驗推理。他們分別表演了什么節目?怎樣記錄推理過程和結果呢?組織學生獨立思考,組內交流,挖掘生本內化資源,開放生本創造空間。在展示不同方法時,通過數據梳理,明確推理正確結果的同時,引導學生發現推
理的基本順序和方法,同時對比不同小組的記錄方法,從而凸顯列表法能更清晰地記錄推理過程和結果。通過師生、生生的時時交流,切身經歷,發現推理奧妙的過程,獲得完整的推理體驗,增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三、鞏固拓展,運用推理。通過穿服裝,猜密碼等活動,體驗推理與生活的聯系,幫助新知的內化。六項推理有一定難度,我為學生提供了學具卡片,讓推理有了抓手,降低了推理難度。學生推理前都有意無意的先進行分類,轉化成兩個三項推理,這就是借用分類,簡化推理過程的妙用。
本節課,在師生交往互動中凸顯有趣推理的“趣”字。一是情趣,二是理趣。以慶祝六一活動為主線,創設有趣的情境,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在數學活動中,學生收獲了列表、分類的思想方法,這便是情趣之后的理趣。這樣的課堂,學生不僅獲取了推理的知識,而且感受到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真正讓課堂成為積淀數學素養的加油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