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三角形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三角形-廣東省 - 珠海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三角形-廣東省 - 珠海
人教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課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學生通過第一學段以及四年級上冊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對三角形已經有了直觀的認識,能夠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節內容的設計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教材的編寫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創設豐富多彩的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情境和游戲及動手實驗活動,以幫助學生理解三角形概念、三角形高的概念及畫法和三角形穩定性,構建數學知識。
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應用意識。”因此,在本節課中,我主要運用活動教學形態,采。“觀察←→操作←→討論”的循環教學模式,讓學生展示個性、積極參與、主動求知。這節課屬于幾何知識概念課,在設計中應十分重視為學生提供足量的感性材料,每個概念都是讓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過程,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本課要把學生的觀察、操作、演示、歸納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主動去發現、研究、探索,為他們營造一個觀察和操作的空間。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2.問題解決: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觀察、操作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情分析:學生通過之前的學習,特別是四年級上冊對“空間與圖形”內容的
學習,對三角形已經有了直觀的認識,能夠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加上中年級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空間知識,他們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有了提高,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可以比較抽象地認識圖形,并進行探索。學生的個體差異雖然存在,但由于這是一個獨立的單元,而且是第1課時的內容,因此,學生在學習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差異并不明顯,而且作為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圖形,學生學習起來興趣也比較濃厚。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將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做如下安排。
教學重點:
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
高。
教學難點:
三角形高的確定及畫法。
教具:多媒體課件、練習紙、課堂練習本、三角尺及常規學具。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視頻,我們一起看看。 播放視頻—“奔跑吧兄弟”里的恐怖箱的游戲
師:你們玩過這個游戲嗎?想不想玩?老師請個同學上來摸一摸,猜一猜。 請學生上臺摸。
問:你摸到了什么?你猜是什么?(尺子) 追問:什么形狀的尺子?(三角形的尺子) 問:你是怎么判斷是三角形的尺子?
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2、來,我們請這位同學拿出來一起揭曉。
請同學們也拿出自己的三角尺,跟老師一起摸一摸,說一說。 (板書:三個頂點、三條邊、三個角)
3、非常棒!那究竟三角形還隱藏著怎樣的奧秘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三角形。(板書:認識三角形)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畫三角形,判斷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含義,從直觀到抽象,經歷數學概念形成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體會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便捷。】
三、動手操作——學習三角形的高
1、三角形高的概念
問:同學們,我們回憶一下所學過的幾何圖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它們都有高,而且可以畫出它們的高,那么三角形有高嗎?(有)
問: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呢?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微視頻學習三角形的高。 播放三角形高的微視頻。
問:通過這個視頻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展示:請一位同學上來畫一畫
【設計意圖:通過微視頻學習三角形的高及其畫法,讓學生初步感悟概念并嘗試動手畫高,構建三角形高和底的理解!
問:你很會學習,我們把掌聲送給這位同學。我們畫高是從頂點A到對邊BC邊畫垂線,那么頂點B的對邊是( )邊?頂點C的對邊是( )邊?
【設計意圖:通過找“頂點和對邊”,為學生自主開拓思維發現三角形有三條高做鋪墊,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2、動手操作,嘗試畫高
問:你們會畫高嗎?請你動手畫一畫三角形ABC的高。 教師巡看,展示學生作品。 (1)展示學生畫了一條高。
問:來,我們一起看看這位同學畫得對不對。
(2)向右轉動三角形90度,老師把它轉動一下,這條線段是三角形ABC的高嗎? 再繼續轉動三角形90度
追問:老師再轉動一下,這條線段是三角形ABC的高嗎?為什么?
小結:不管三角形ABC怎么擺,這條垂線都是從頂點A到對邊BC邊的高,就是三角形ABC的高。
【設計意圖:通過轉動三角形,分層次讓學生判斷“從頂點A到對邊BC邊所做的垂線”是否為三角形ABC的高,目的在于讓學生感知三角形的高與“頂點和它所對應的對邊”有著密切聯系,問題層層遞進,從而有效突破教學難點,為學生自主探究畫出三條高的知識做鋪墊!
(2)師展示畫3條高的作品
師:我們再看看這個同學畫的,他畫了三條高,我們請這位上來講一講他為什么畫了三條高。
問:老師黑板上的這個三角形也有三條高嗎?(有)
我們一起畫一畫。(老師板書畫高)
補充:請沒有畫出3條高的同學繼續畫完整,畫出3條高的同學檢查一下自己畫的高垂直嗎?
問:同學們小組內仔細觀察每個同學的三角形是不是長得不一樣,是不是都畫出了三條高?(是)
小結:我們可以發現任意的一個三角形都有3條高,而且相交于一點。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和全班交流評價,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三角形高的畫法并能找出三角形有三條高!
3、動手操作,畫不同三角形的高
看來同學們已經初步掌握了如何畫高,接下來,請同學們根據下面圖形給定的底畫出相對應的高。 學生動手畫高:
展示錯誤和正確的作品,讓學生辨別:
問:這里有不同的畫法,哪位同學畫的才是正確的呢? 請畫正確的同學上臺講解。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畫一畫,再到畫三條高,最后到畫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高指定底畫出相對應的高,教學重難點在有梯度的活動中得以強化!
三、實驗解疑——探索三角形的穩定性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都很能干,不但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還能畫出不同三角形的高,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存在不少三角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先出示美觀的三角形建筑物,再出示籃球架、自行車、空調承重架。
問:為什么后面這些物體的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呢?想想它們有什么作用?(穩定,支撐)
師:什么是三角形的穩定性呢?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驗來驗證它。
小組合作操作:每個同學拿到長度相等的小棒,同桌合作拼一拼,拼三角形和四邊形,并在小組內拉一拉三角形有什么發現,再拼四邊形,再拉一拉,又有什么發現?
師巡看并收集學生拼的幾個四邊形和幾個三角形。
問:老師收集了幾個四邊形,你發現了什么?(形狀大小都不一樣)
追問:用4根小棒可以做出這么多種形狀不同,大小不等的圖形,說明了什么?(四邊形容易變形)
老師請個同學上來拉一拉,驗證、感受發現四邊形確實容易變形。 問:老師也收集了幾個三角形,你又發現了什么?(形狀大小都一樣) 追問:你們很會觀察,老師再給你這樣的三根小棒,你還能拼出其他形狀的三角形嗎?(不能) 問:說明了什么?
總結:老師給定三根小棒,只能拼出一種三角形,說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三角形的穩定性,請同學們再動手拉一拉剛才拼的三角形。
老師請個同學上臺拉一拉三角形,并說出感受 問:為什么拉不動?
追問:剛才我們發現四邊形容易變形,要使它不變形,你有什么好辦法?(在四邊形的中間再加一根)
老師請個學生上臺再拉一拉感受,發現拉不動了 問:為什么中間再加一根就拉不動了?
小結:中間加一根,把這個四邊形分成了兩個三角形,三角形是有穩定性的,所以拉不動了。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拼一拼三角形和四邊形,收集并對比拼出來的四邊形,發現四邊形不具有穩定性;收集并對比拼出來的三角形,發現給定三根小棒只能拼出一種三角形,說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并讓學生動手拉一拉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 四、感受生活——三角形穩定性在生活中的運用
師:我們明白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由于它的這個特性,三角形在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各種運用,著重講解“地震活命三角區”,通過一個視頻了解“地震活命三角區”并講解發生地震時,我們來不及逃出去的時候,哪里可以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區。
【設計意圖:感受三角形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并為認識三角形的穩定性積累直接經驗! 五、總結評價——回顧全課
師:我們通過實驗發現了三角形的特性,了解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用途,同學們的興趣都很高,那誰愿意上來說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結語:三角形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生活中并不缺乏三角形,缺乏的是發現三角形的眼睛,只要我們用心發現,生活將給我們帶來無限驚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