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手提袋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6課《手提袋》江蘇省 - 連云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美術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6課《手提袋》江蘇省 - 連云港
手提袋 課型:設計應用 建議1~2課時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手提袋用途,了解各種式樣、材質不同的手提袋制作方法。 技能目標:對廢舊物品展開合理想象,運用添加、取舍、拼貼、繪畫等裝飾方法讓自己的廢舊物品變成一個富有創意、富有個性的手提袋。 情感目標:領悟生活中的美,體驗創作的快樂,以審美的眼光發現手提袋的美。培養學生觀察表現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善觀察、會分析、能設計制作手提袋的造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難點: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求新、求異、求變的創造能力,設計制作的手提袋新穎有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各種手提袋、剪刀、膠水、廢舊材料等。 學生準備:廢舊手提袋;各種材質的紙(彩色卡紙、瓦楞紙、彩色手工紙、蠟光紙、牛皮紙等);剪貼材料(畫報紙、零碎布料、卡通形象);裝飾材料(彩繩、緞帶、花邊、毛線、紐扣、珠子、吸管、瓶蓋、樹葉等);雙面膠。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從今年的六月一日起我國開始實施“限塑令”了, “限塑”是什么意思?限制塑料袋的使用。那么塑料手提袋不能使用了,我們去超市購物用怎樣的手提袋呢?(環保手提袋:紙制的、布做的……) 手提袋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圖片)它們就是像是一只只美麗的花蝴蝶,飛翔于商場、超市、街道、家庭……為人們的生活傳遞著溫馨,裝點著我們的生活,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道美麗的、流動的風景線。隨著今年“限塑令”的實施,各種手提袋取代了以往的塑料袋,更成為了一種時尚、個性、環保的標志。
揭示課題:讓我們一起來設計制作一個手提袋吧!看看你最喜歡哪個手提袋。 二、發展階段: A 、手提袋文化 十八世紀末,蓬蓬裙被修身衣服所取代后,女士們便紛紛尋找可以放置個人物品的袋子.一種束上長繩魚網狀便于在手上拿的小袋子成了歷史上第一個手提袋。(圖片) B、手提袋展示 (1)師生共同收集的各種不同造型、風格、材質的手提袋,如:云南白族的繡花手提袋、藍印花布手提袋、超市、商場購物袋等。 了解:手提袋的構成:袋身、袋口(拎帶/提手) 材質:紙、布、藤編、皮革等 用途:廣告宣傳、購物、放置物品、搭配服裝等 (2)現代手提袋設計(圖片) (3)新奇的手提袋(圖片)創造性設計 觀察:現代手提袋的特征:創意獨特、美觀實用 C、范例賞評(重點) 因為手提袋是一件流動的藝術展覽品,所以它的設計要新穎并富有個性。 (1)分小組欣賞討論 出示欣賞交流要點:你最想要哪一個手提袋?它的創意獨特在哪兒?采用了哪些材料?分析一下它的制作方法。 (2)集體交流 創意:靈感來自動物、植物、人物、建筑、日用品、學習用品、電腦、卡通動漫等,夸張有趣、設計巧妙。 造型:長、正方體、圓柱體、不規則形 材料:廢舊手提袋、略厚的布(燈芯絨、帆布、牛仔布等);各種材質的紙(彩色手工紙、彩色卡紙、瓦楞紙、牛皮紙等);剪貼材料(畫報紙、零碎布料、貼紙等);裝飾材料(彩繩、毛線、紐扣、珠子、吸管、瓶蓋等)。
制作:平面剪貼、繪畫、拓印、拼貼,立體組合等,也可在廢舊手提袋上添畫和拼貼、裝飾,使舊的手提袋面目一新。 色彩:對比中有統一,非常和諧。 (3)師生互動小結:最喜歡的手提袋是具有:獨特的創意、簡潔的造型、悅目的圖形、和諧的色彩。 D、廢舊物品創新大討論 (1) 廢舊手提袋 (2) 紙袋(瓜子袋、信封、牛皮紙文件袋等) (3) 方形紙盒(方的、長的紙巾盒等) (4) 紙筒(茶葉罐、矮的薯片筒等) (5) 塑料瓶(剪去上半部分) (6) 零碎布料 …… 分析、討論:展開合理的想象,讓自己的廢舊物品變成一個富有創意、富有個性的手提袋。 E、教師示范 完成一個廢舊手提袋的創意裝飾制作 師生共同討論裝飾方案:繪畫、拼貼、剪紙、添加、取舍等 三、作業階段: 合作完成:對廢舊物品展開合理想象,運用添加、取舍、拼貼、繪畫等裝飾方法讓自己的廢舊物品變成一個富有創意、富有個性的手提袋。 考慮:你做的手提袋準備放什么?怎么做拿在手里舒服?怎樣粘會更牢固?……讓學生帶著問題嘗試制作一個有創意的手提袋。 作品要求:獨特的創意、悅目的圖形、和諧的色彩、簡潔的造型 四、展評階段:
開個小小“展示會”,看哪一組設計制作的手提袋最受歡迎。在手提袋內放上書或文具,學生提著慢步走過講臺,進行展示。“設計師”從手提袋的造型、色彩、材料、功能等方面進行介紹,“顧客”為自己挑選喜歡和需要的手提袋。圍繞實用、創意、色彩、造型等方面師生共同評議。 總結:同學們設計制作的手提袋真是太棒了,這些富有創意的手提袋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麗更精彩!讓我們都來用自己的巧手裝扮我們的生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