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雨來了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嶺南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13.雨來了_廣東省 - 珠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美術嶺南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13. 雨來了_廣東省 - 珠海
新設計
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利用色彩以及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和形,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能力目標: 鍛煉學生以動作、線、形再現情景的能力,培養觀察能力,提高表現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回憶雨情雨景,體驗下雨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以及自然界的美妙變化。
3新設計
4新設計
5新設計
6學情分析
三年級是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過渡,學生要接受知識的變化,要接思維方式的變化,學習方法的變化,是小學階段比較重要的階段。學生對與美術充滿了興趣,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但是學生貪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認真、嚴謹、踏實、不怕困難的精神。因此結合學生年齡階段身心發展與認識規律,三年級學生的美術活動依然以游戲性為主。在教學當中宜多運用游戲、表演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驗學習。
7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回憶雨情雨景,感受親情、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美好關系。
2、雨景的特點以及人物動態的多樣表現。
8教學過程
8.1第一學時
8.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雨來了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聽雷聲,問學生聽到了什么聲音,學生(打雷、下雨)的聲音,通過聽喚起學生對下雨的認識,激發學習興趣。
二、出示課題:展示課題,并貼出烏云。
三、講授新課:
(一)、賞雨析雨:
1、雨是一種自然現象。老師通過畫雨滴、雨線引導學生認識雨的狀態區別:師畫出雨滴、雨線,你猜猜會是大雨還是小雨呢?(提問學生),繼續畫雨線,引出中雨、大雨、風雨等。
小雨特點:雨線又稀又少。
大雨特點:雨線又密又多。
風雨特點:雨線是斜著的。
2、播放下雨視頻,引導學生觀察雨來了時的晶瑩剔透的雨點,直觀欣賞下雨情景。通過欣賞,喚起學生對雨的認識,引導觀察雨線的變化。
(通過畫雨線的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和形,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直觀地再現小雨、中雨、大雨、風雨的特點,再通過賞雨,觀察下雨情景,為學生表現生動的畫面進行視覺上的鋪墊,以利于進一步創作。)
(二)、欣賞、表演、回憶
1、欣賞課件圖片,引出用什么雨具來擋雨呢?(提問學生)
2、請2名同學到前面來表演雨中人物動態,再現雨中的故事。
3、繼續欣賞圖片,了解人和動物的擋雨工具,及沒有雨具的人物動態。
4、回憶生活:下雨時,你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嗎?(提問多名學生,并及時鼓勵學生)
(通過賞雨析雨、欣賞圖片,設計送傘環節,再現發生在身邊的雨中故事,營造雨景氛圍,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動態,回憶、講述雨中情景,為下一環節動態學習作鋪墊。既切合學生身心特點,又進行了情感教育,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輕松解決雨中人物動態這一教學難點。)
(三)、作品賞識、教師示范
1、欣賞畫家作品《雨中》,感受所傳達出助人為樂的精神。欣賞《一把小雨傘》,感受動物的可愛和雨滴的精彩表現。
2、師示范畫雨中人物。并貼出雨中打著雨傘、穿著雨衣和沒有雨具跑著的人物動態。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學習“先畫主體后添背景”的構圖方法。使學生掌握畫面構圖與主體的表現。
3、欣賞學生作品。雨景作品賞析開闊學生視野,學會運用技法表達雨中情景。
(延續課堂雨中故事情景氛圍,學習繪畫技能,描繪雨中美景與真情,提高表現和動手能力,加深技法的理解,激發出創作愿望,進行有效學習。)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憑著你的記憶和想象,以小組合形式完成一幅雨中情景的畫面。
小組討論,并分享想畫的內容。(指名學生回答,及時表揚和肯定學生的回答)
小組分工合作繪畫雨中的情景。在欣賞與交流中探索不同的表現技法。培養團結協作、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精神。
巡視輔導中發現畫面創作中出現問題,并及時加以引導。
(通過合作繪畫練習,讓學生真正掌握技法,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協作能力,并提煉情感)
(五)、作業展示評價
師引導學生把畫貼在展示板上,組織學生進行畫面評價。
通過雷聲想起,問同學們們,又下雨了,這么多的雨景,那幅畫你喜歡?并說出原因?
通過學生自評、互評,檢驗美術技能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對畫面的分析鑒賞能力。
(在濃郁的雨景氛圍中,展示作業,互相評價,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機會,體驗成功喜悅,創設了互相學習的空間,更通過作品展示挖掘學生閃光點,培養學生自信心和學習欲望。)
(六)、課外拓展: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美和不同的自然現象(如風、雪等)。
1、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美,用心觀察,就是一幅幅美麗的畫面。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體驗生活,表現生活中的美。
(總結教學效果,延伸學會觀察生活中和不同的自然現象的美,升華熱愛生活情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