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抽象畫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3課《認識抽象畫》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3課《認識抽象畫》陜西省 - 西安
《認識抽象畫》
【教材依據】
《認識抽象畫》一課是人美版美術教材五年級上冊的第3課。 一、 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本課向學生開啟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審美世界,和學生以前主要接觸的寫實繪畫相比,抽象繪畫是對傳統繪畫的一種升華,其表現方式拋棄了客觀情境再現的羈絆,表達的內涵更加廣闊、自由。抽象畫寬泛而自由的內涵、畫面中純粹的形式語言之美、畫家認識和表現世界的另一種角度,為學生開啟了一扇全新的美術欣賞與理解之門,改變了學生對美術欣賞和表現的單一認識,從而使學生認識抽象畫,了解抽象藝術的產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本科旨在引導學生多角度認識和理解抽象繪畫作品,欣賞不同美術元素釋放出的魅力,用身心感受抽象繪畫中的節奏、韻律等各種關系帶來的整體美感,以及畫家所表達的情感、審美和文化內含,在藝術欣賞上獲得一種新的途徑和思路,促進學生對藝術的全面了解和探索創新。
2、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期曾學過點線面色彩的基本知識,并用這些美術語言進過創作,能夠感受其美感。
曾接觸過野獸派、立體派畫家的作品,具有初步感受。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考和質疑的能力。
抽象畫對于學生來說仍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3、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不同線條帶給人的美感,感受藝術作品中線的秩序與變化的美感。 (2)能用不同線條組織一幅畫面,表現出一定的美感。
(3))開展對生活中、藝術作品中西安的觀察、體驗、分析、比較,感受線的美感。 (4)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用線造型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4、教學重難點:通過對線條豐富的藝術作品的欣賞,初步感受、體驗不同種類的線條帶給人的美感。難點:如何運用不同種類的線條表現美感。
二、教學準備
教師:軟鐵絲,學生作品,范畫
學生:各種可以畫線的筆、彩色卡紙。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的活動
學生的活動
教學意圖
導入新課
1、師生談話:今天我們來到一個新的環境,能談談你們此刻的心情嗎?
2、請學生將這些記憶中的畫面畫出來。要求:用鉛筆或勾線筆。
3提問部分同學:你為什么不動手畫呢?有什么困難呢? 4小結:其實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碰見一處美景、聽見一首打動懂我們的樂曲,遇見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們都會希望將它記錄下來,但我們也會有種種的顧慮阻礙了我們去實現,那就是不會畫、、、、,畫不好、、、、,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們要拋開這些枷鎖,接觸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 出示課題:認識抽象畫
談話交流
學生嘗試作畫
學生同老師交流,有點害怕、不會畫人、不會畫這個環境、、、、
放松情緒,調動情感體驗。
設置一個小陷阱,為的是
讓學生產生疑問,產生學習欲望。
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期待
感知與體驗
用多媒體播出《慶豐收》 1、師:請用一個詞表達感受. 2、師:如果用一種線來表達這種情緒,你的選擇是、、、、、、? 3、師:如果用一種形狀來表達這種情緒,你的選是、、、、、、?
4、師:你認為什么樣的顏色可以表達這種情緒呢?請你們用彩紙示意。請帶著所有的情緒舞動?
播放《江河水》
1、師:請用一個詞表達感受. 2、師:如果用一種線來表達這
種情緒,你的選擇是、、、、、、? 3、師:如果用一種形狀來表達這種情緒,你的選擇又是、、、、、、?
4、師:你認為什么樣的顏色可
以表達這種情緒呢?請你們用彩紙示意。請帶著所有的情緒舞動?
小結:我們剛才用色彩、線條、
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用語言表達
學生聽音樂,用色彩及線條在空中舞動表達感受
分析抽象畫 點、線及節奏、韻律表達出了我們的感受。這就是我們美術的語言。
將顏料和畫筆交給學生,嘗試用美術語言表達一下我們對《慶豐收》、《江河水》的感受。
作品展示、討論思考。
提問:這樣的創作體驗給你什么新的感受?
我們來看看藝術家們的抽象畫都運用了哪些不同的表現? 出示:《晝夜平分點》霍夫曼
(德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領取顏色,在組長的帶領下用筆、刷子、抹布甚至于手進行簡單嘗試創作。
生:很興奮可以表現更
多內容、很盡興;感覺很自由,我不擅長寫實繪畫,但今天我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繪畫方式、、、、、。
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一種全新的藝術感受和視覺效果。
探究藝術背景
《無題》羅德琴科(俄國) 《無題》德 庫寧(荷蘭)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 (1) 這三幅作品主要運用了那些你認識的美術語言?
) (2)主要運用了哪些方式構成
畫面?
) 思考:是什么讓藝術家不在用
寫實的方法去創作了呢?是繪畫技術退步了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背景時代?
1、提問:根據資料和當時的藝術背景,你能說說為什么會出現抽象繪畫嗎?
為學生提供資料卡,包括攝影術的發明介紹、寫實與抽象繪畫的對比與介紹、凡高和畢
加索等畫家的作品圖片及相關學生討論并匯報:主要運用點、線、面、色彩這些美術語言進行表現。
分別以涂抹色塊、運用幾何形、以粗放的線條和色彩構成畫面這三
種方式。
自由發表感受
學生小組討論,根據資料和親身體驗,自主探究,分析出以下幾點:1、傳統繪畫當時為主導。
3、 攝影技術的發明使得傳統繪畫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4、 年輕畫家紛紛開始
探索創新。
幫助學生在分析、思考的過程中,能夠自主探究抽象繪畫產是哪個的背景
和意義,了解抽象繪畫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趨勢。
欣賞、分析與評述
時間表等資料。
2、教師講授康定斯基研究抽象繪畫的故事。
1、 出示康定斯基的作品《光之間,第559號》
提問:你在畫面中看到了什
么?色彩有什么特點? 小結:康定斯基的感覺和你們一樣,他認為點、線、面、色彩會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便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加以運用。他在創作中注重抒情,是熱抽象風格的代表畫家。
2、 出示蒙德里安的作品《有
紅、黃、藍、黑色塊的構圖》。
提問:在畫面中你看見了什
么?用了那些色彩?給你什么感受?
小結:蒙德里安的作品是冷抽
5、 抽象畫出現了 學生了解抽象繪畫產生的故事。
匯報:作品中點、面豐
富,相互呼應:色彩柔和、愉快,使人感受到寧靜、浪漫的美感和情緒。這是一幅以抒情為主的作品。
學生了解康定斯基的熱抽象理念。
作品的畫面組織和分割均衡理性,造型簡潔,富于節奏、秩序和莊重的美感。 學生在選項卡上選擇
學生通過故事了解抽象畫是如何產生的及其代表畫家。
引導學生深入細致的觀察畫面內容,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避免粗略的觀察。
引導學生觀察、欣賞作品,在討論中自主探究、評述抽象畫,并進行深入分析,從而達到欣賞、理
解作品的目的。
通討論和匯報,學生感知冷熱抽象作品的不同風格和畫面特點。
思考與總結
鞏固與拓展 象作品,注重理智的分析。他經過長期對方形和線條分割設計的深入研究與探索,創造出
富有節奏和韻律的秩序與美感。
對比《滄桑之變》和《坐著的
女人第一號》兩幅作品。 思考:
1、請你用一個詞分別來形容一
下這兩幅作品帶給你的感受。
2、藝術家是如何讓你有了這樣的感受呢?
1、 出示作品,請學生挑一挑,
那些作品是冷抽象,哪些作品
是熱抽象。
“理性”。
《滄桑之變》運用了中
國畫的表現形式,主要以線條組織畫面,流暢多變,揮灑自如,表達
了輕松自然的意境。 《坐著的女人第一號》
主要以面和色彩組織
畫面,色彩明亮,富于
童趣,表現了畫家童心
未泯、富于幻想的內
心。
引導學生感受到畫面組織帶來的美感。
幫助學生感受抽象畫中
美術元素和創作工具在
畫面上不同的組織方法,
感受其不同的藝術風格。
同時,引導學生感知畫面
呈現的文化內涵,理解畫
家表達的情感。
2抽象畫有什么藝術特點? 小結:
1.以點、線、面、色彩等美術語言表現。
2.注重表達情感和審美。3.表現的內容更自由、更廣闊。 4.充滿創新和變化。
討論與思考:
1、 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
抽象畫都是糊涂亂抹?對這一說法,你怎么看?請表達你的觀點?
2、 2、你覺得應該怎樣欣賞一
幅抽象繪畫作品?
總結:同一幅抽象繪畫作品,在每一個人心中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當你和畫家產生了共鳴,你就會感受到抽象繪畫的獨特魅力,進而走進畫家的內心世界。
學生總結
學生暢所欲言:抽象畫是經過畫家探索、創新和精心設計而創作的,并不是隨意涂抹。
驅動學生總結抽象畫的藝術特點,感知藝術家探
索創性的精神,并檢測本節課所學內容。
教學反思:
本課是人美版美術教材五年級上冊的第三課,屬于“欣賞·評述”范疇。與《學畫抽象畫》
一課銜接成為一個認識單元。這一單元為新教材調整后新加的內容。
與學生以前接觸的寫實繪畫相比,抽象畫是對傳統繪畫的一種升華,其表現方式拋棄了客觀情境再現的羈絆,表達的內容更廣闊、自由。抽象畫寬泛而自由的內涵、畫面中純粹的形式語言之美、畫家認識和表現世界的另一種角度,為學生開啟了一扇全新的美術欣賞與理解之門,它會改變學生對美術欣賞和表現的單一認識。
從學生的基礎上看,學生在前期的美術課中學習過點、線、面、色彩的基本知識,并用這些語言進行過創作,能夠感受其美感。以前也接觸過野獸派、立體派、印象派的作品。有一定的分析、思考和質疑的能力。因此我主要注重引導學生從美術形式語言、畫面組織、畫家情感等方面進行觀察和分析,學會欣賞評述的方法。
本課的教授,我有幾處的設計我認為是比較成功的。
1、導課的談話,讓學生敞開了心扉,很快地進入了教師的情境設計。
2、音樂的運用,進一步打開了學生的通感,巧妙的引導學生利用音樂理解了如何用美術的語言去詮釋情感。
3、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什么是抽象畫”。這一環節中學生的表現充分證明了前兩個環節引導的有效性。
4、 抽象畫的起源與背景以及多不同風格藝術家作品的理解與分析,采用自學和談論的方式放手教給學生,我選擇盡量不講“是什么”而多問“為什么”。主要是要一步步引導學生由感知到思考到分析再到評述,由學生自主的去完成對抽象畫這一新的藝術形式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判斷,建立自己的審美價值觀。
通過授課我發現當我們對學生多一份信任,他們會還給我們更多的精彩。無論是自己的學生還是陌生的學生,當我們不需要孩子迎合我們的時候孩子會回歸更多的本真,這恰恰也是我們藝術所追求的。
因此我們也會發現孩子對抽象畫的理解比我們成人要敏銳地多,他們對藝術的理解力也是超乎我們的想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