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多彩的民族,傳統紋樣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美版五年級下冊第九課多彩的民族傳統紋樣-西安市實驗小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美版五年級下冊第九課多彩的民族傳統紋樣-西安市實驗小學
《多彩的民族傳統紋樣》教學設計
授課年級:五年級
教材版本:人美版五年級美術下冊第九課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基礎
《美術課程標準》中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闡述中明確指出美術課要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在“基本理念”中進一步闡述:要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說明中還明確指出了這一學習領域的學習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意、設計和制作活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充分發揮教材內容的文化性,并將文化學習與審美教育貫穿教學始終,在注重對學生設計應用能力的培養的同時激發學生熱愛民間傳統文化的情感、美化生活的愿望及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以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為基礎,組織和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主動地獲取知識,并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設計·應用”課,內容設計選擇了傳統紋樣,以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紋樣為基礎,讓學生用剪紙的形式設計、制作出形式多樣的適合紋樣圖案,使學生學會自己動手裝飾美化生活,提高學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及審美能力,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通過學習,了解民族傳統紋樣豐富多彩的題材和千變萬化的造型,吸引學生,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了解到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學生通過欣賞、感受、設計、制作等過程,充分體驗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見過少數民族服飾紋樣,但沒有研究過它的文化內涵。對傳統紋樣自身的美感和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缺少體驗。
本課基于《百變團花》《剪紙中的吉祥紋樣》《巧用對稱形》以及《多姿多彩的靠墊》等課程的延續學習。學生此前學習了剪、畫對稱式紋樣的方法,并初步感受了剪紙作品中吉祥紋樣的美。本課在此基礎上,豐富了學生設計紋樣的方法,使學生在淺顯的嘗試中,初步感知單獨紋樣、適合紋樣的設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發現民族傳統紋樣的規律,創作富有民族特色的紋樣。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過對稱折剪和團花的折剪方法,對剪紙的工具材料基本知識、技法也有一定的認知,但對他們來說,對于中國民族傳統紋樣了解有限,對其所傳達的吉祥寓意知之甚少,但這個階段的孩子又非常愿意去積極主動探索新知識,對美術也充滿了極大地興趣,也初步具備了查閱資料獲取知識的能力。
民族傳統紋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校正是以
傳承民族文化為特色,校本課程中的民間藝術傳統文化鳳翔泥塑更是占據很大比重。五年級學生對吉祥圖案、折剪技法都有一定掌握,這一切使我校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更加濃厚的興趣和更多的了解,為本課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感知民族傳統紋樣的色彩及紋樣美,了解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嘗試利用單獨紋樣設計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適合紋樣。
2、過程與方法:以發現式教學模式為主,運用查閱資料,創設情境、欣賞領悟、學生探究、藝術實踐等教學方法開展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啟發學生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美好事物,激發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及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了解有關民族傳統紋樣的文化,加深對民族傳統的了解,嘗試用剪紙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祝愿。
難點:學習運用剪對稱形的方法,剪出多個單獨紋樣并進行拼擺、粘貼,制成適合紋樣。
四、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補充性教學資料、課件、范畫、剪紙工具、美術書 學生準備:課前搜集圖片資料等,剪紙工具材料等。教學環節 教師主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教學意圖 創設情景 導入課題
分析探究 掌握知識
學習紋樣 設計規律
游戲導入: 教師穿民族服裝,給學生拋彩球。 提問:你在彩球及老師的衣服上看到了什么圖案和顏色? 教師小結: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喜愛的的傳統紋樣。無論是圖案上,還是服飾的色彩上都與各族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審美情趣息息相關,并且有著濃厚的民族特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民族紋樣帶給我們的藝術美。 出示課題:多彩的民族傳統紋樣 一.課件欣賞民族傳統紋樣圖片。(故事導入) 提問:想一想,這些民族服飾和色彩帶給你什么感受? 二.小組討論(課件出示問題) 小組欣賞各自的準備的紋樣圖片資料,帶著問題分析探究。 1.探討色彩美 提問:通過觀察你發現了哪些顏色? 教師:我們總結的紅、黃、綠、白、黑這些顏色在美術的
學生搶彩球,觀察并說出老師衣服和彩球上的
紋樣及顏色。
學生欣賞圖片,各抒己見談感
受。
六人一組,欣賞紋樣圖片,互相討論學習。
學生認識五色:紅、黃、綠、
學生的課前活動為后面課堂的觀察、分析等學習內容做準備。
通過觀察圖片,讓學生感受民族傳統紋樣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色彩學里叫五色觀。它對民族傳統紋樣有著很大的影響。
這些顏色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2. 探討紋樣設計美 教師:美麗的紋樣不僅有它漂亮鮮艷的顏色,還有它設計上的方法。
提問:在民族紋樣中你發現了哪些圖案?試試說出它的寓意。
小結:在民族藝術作品中,有很多這樣具有獨立性的紋樣,我們把它叫“單獨紋樣”。
三.你的發現 1.學生找規律
小結:均衡式構圖是將主要圖案分布在畫面中心,將其他圖案與邊框距離處理得當,就是成功的構圖。
2.既然一個圖案叫單獨紋樣,那這個圓形圖案叫它什么呢?
3.出示適合紋樣概念:美麗的圖案設計在一定的形狀之中,即使去掉了邊框,也能顯現出原來的形狀,這些圖案被稱為適合紋樣。
4.拓展欣賞不同形狀的的適合紋樣。
明確實踐要求:
1.個人或小組合作設計白、黑,學習色彩表達的民族文化知識。
學生了解民族傳統紋樣的色彩知識,感受民間紋樣色彩鮮艷、對比強烈的特點。
學生復習單獨紋樣的概念及樣式。
學生談教師出示的單獨紋樣的制作方法,加強知識的學習。
學生說一說,體會紋樣特點。
學生通過對自己及同學的作
具體介紹色彩在藝術作品中起到的作用,啟發引導學生可以用色彩表達情感。
引導學生觀察并發現紋樣的寓意,通過觀察與分析,了解單獨紋樣的樣式。
學生通過觀察,鞏固知識,加強記憶,為創作打下基礎。
實踐操作 嘗試表現
展示評價 欣賞分析
課后拓展 知識延伸 一件色彩漂亮的適合紋樣作品。(運用剪對稱形的方法,剪出多個單獨紋樣并進行拼擺、粘貼,制成適合紋樣) 2.教師征求小組意見,發放材料。 3.教師巡回指導,為能力弱的學生提供協助與個別指導。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 1.設計的紋樣是否美觀、有寓意。 2.紋樣與外形結合最和諧。
3.設計的紋樣色彩搭配是否具有民族特色。
課件出示適合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請學生欣賞。
品進行評價,認識自己設計作品的不足,學習他人的優點。
學生觀看課件,進一步豐富認知,開闊視野。
通過拼圖游戲,使學生學習認識均衡式構圖的方法。
運用本課所學內容進行創作。
通過展示,培養學生對作品的評價能力。
提高認識,深入理解紋樣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