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導體與絕緣體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導體與絕緣體》浙江省 - 臺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導體與絕緣體》浙江省 - 臺州
四下科學第一單元第5課“檢測物體是否容易導電”腳本設計
學校: 椒江區(qū)第二實驗小學 設計者: 陳佳 時間: 3分18秒
環(huán) 節(jié) |
畫 面 |
旁 白 |
時 間 |
片頭 |
|
課題 執(zhí)教者 單位 |
|
5″ |
引入 |
|
|
同學們大家好,有些物體容易導電,有些物體不容易導電,怎樣檢測物體的導電性呢?我們得先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
15″ |
過程 |
一、介紹“電路檢測器” |
“電路檢測器”、
回形針、
塑料塊
|
這就是我們的“電路檢測器”了。它由一個電池、三根導線和一個小燈泡組成。
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物體兩端,小燈泡亮了,說明物體容易導電;小燈泡不亮,說明物體不容易導電。 |
34″ |
二、
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一塊橡皮的導電性
|
1、預測 |
下面我們以檢測一塊橡皮為例,詳細說說檢測的操作步驟。
第一步:預測
根據(jù)經(jīng)驗判斷橡皮能否通過電流使小燈泡發(fā)亮。將預測記錄在記錄表上。 |
23″ |
2、檢測“電路檢測器”
|
第二步:檢測“電路檢測器”
我們要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看看小燈泡是否發(fā)光。小燈泡發(fā)光說明“電路檢測器”能正常工作;如果小燈泡不發(fā)光則說明“電路檢測器”出了故障,要先修理“電路檢測器”。這一步很重要,不能省。如“電路檢測器”出了問題,檢測結(jié)果就沒有意義了。 |
37″ |
3、檢測物體
|
第三步:檢測物體
用兩個檢測頭接觸橡皮的兩端,注意兩個檢測頭一定要分開,不能疊在一起,看看小燈泡亮不亮,將檢測結(jié)果記錄在記錄表中。 |
28″ |
4、重復檢測 |
第四步:重復檢測一次
為了提高檢測的準確,我們需要重復檢測,并將檢測結(jié)果記錄下來。如果兩次檢測結(jié)果不一樣,還要查找原因,繼續(xù)檢測。 |
26″ |
5、判斷物體導電性 |
第五步:判斷物體導電性
橡皮兩次檢測,小燈泡都不亮,我們以此判斷橡皮不容易導電。 |
15″ |
片尾 |
|
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 |
好了,怎樣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物體是否容易導電就講到這里,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 |
15″ |
§5.導體與絕緣體
課型:新授課
課時:一課時
【教學理念】
結(jié)合新課改要求,始終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將大量的思考空間留給學生。利用信息技術(shù)和數(shù)字教育資源,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而且也樂于學習。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選自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電》中的第5課。通過前面幾課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獲得了一些關(guān)于電、以及電是如何工作的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
在這一課中,引導學生利用“電路檢測器”科學規(guī)范的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容易導電,他們會發(fā)現(xiàn)將身邊的物體連接到電路中時,情況是不一樣的。導體是一種允許電流通過它們的物質(zhì),絕緣體是電流不能通過的物質(zhì)。導體和絕緣體在電路中是同樣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從檢測的常見物體上升到對人體、水是否導電的探究,從而自然地對學生進行安全用電的教育,也是本課教學著重要思考的問題。
【學情分析】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結(jié)合實際,有的放矢。本節(jié)教學設計針對四年級下冊的學生。從知識起點上看,學生對于電已經(jīng)有一定的認識,例如電器設備必須用電才能工作,不能用手直接接觸電源等。通過前面幾節(jié)課的學習對電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沒有導體與絕緣體的概念,本課通過科學規(guī)范的檢測,幫助學生建立這兩個概念,認識導體與絕緣體在電路中的作用,明確安全用電的重要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有的物質(zhì)易導電,這樣的物質(zhì)叫做導體;有的物質(zhì)不易導電,這樣的
物質(zhì)叫做絕緣體。
2、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
過程與方法: 1、實施有關(guān)檢測的必要步驟,并整理實驗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學會與人合作。
2、培養(yǎng)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
3、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常見物體的導電性。
教學難點:對人體、水是否導電的探究,自然地對學生進行安全用電的教育
【教法闡述】
四年級學生思維處在從形象到抽象的過渡階段,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對新知識更容易接受。將對橡皮導電性檢測演示實驗做成微課,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學習檢測物體是否容易導電的具體操作步驟,更加清晰、形象。學生分組實驗,檢測常見物體的導電性,自主發(fā)現(xiàn)常見的導體與絕緣體。利用人體驗電球,引出人體、自來水是導體,從而自然地對學生進行安全用電教育。讓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實現(xiàn)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
【教學資源】
資源類型 資源來源 資源使用 資源效果
Ppt課件 教師自制 播放 使課堂教學更加形象 微課
教師自制 播放 檢測步驟更加形象、清晰 為每一組學生準備:
電路檢測器、記錄單、橡皮、回形針、塑料尺、鋼尺、干木棒、銅鑰匙、鐵釘、玻璃瓶、干布條、鋅條、蒸發(fā)皿、銅片、鋁片、紙盒、吸管 實驗室
學生動手實驗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分析能力
教師準備:鋅條、銅片、鋁片、蒸發(fā)皿、 人體驗電球、自來水、干毛巾、螺絲刀
實驗室
演示或展示
教學內(nèi)容更加形象
【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
【教師】: 老師這里有一根導線,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學生】:里面是銅,外面是橡膠或塑料。 【教師】:知識面真豐富,為什么做成這樣? 【學生】:
導入新課
檢測物體 導電性
教室里的 電器設備
安全用電
問題設置:1、導線由哪幾部分組成?2、為什么設計成這樣?利用“電路檢測器”引出課題導體與絕緣體
微課介紹“電路檢測器”檢測橡皮導電性步驟,學生科學規(guī)范檢測;用人體驗電球檢測人體與自來水的導電性
利用教室里的電器設備和一些電工材料,引出導體與絕緣體在電路中的重要作用。
學生回顧總結(jié)本課所學內(nèi)容,加強對所學知識的掌握
歸納小結(jié)
從人體和自來水都是導體、電器外面的絕緣材料,自然地對學生進行安全用電教育
一、導入新課
【教師】:說得真好,不同的物體導電的本領不一樣,我這里有個電路檢測器,我們來檢測
一下它們的導電性。
【教師】:我把電路檢測器的檢測頭搭在銅絲上,看到什么現(xiàn)象? 【學生】:小燈泡亮了。
【教師】:我們再試一次,什么現(xiàn)象? 【學生】:小燈泡亮了。
【教師】:電流從銅絲的這一端流到了另一端,說明銅絲容易讓電流通過。 【教師】:我把檢測頭搭在塑料上,小燈泡怎么樣? 【學生】:不亮。
【教師】:再試一次,什么現(xiàn)象? 【學生】:小燈泡不亮。
【教師】:電流不容易從塑料中通過,通過檢測我們發(fā)現(xiàn)銅和塑料的導電本領確實不一樣, 我們把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叫做導體。 像塑料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叫做絕緣體。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導體與絕緣體。
【教師】:除了導線外,我還給大家準備了15種常見的物品。
這根長長的是鋅條,這個黃色小圓片是銅片,這個銀白色的是鋁片,這是蒸發(fā)皿,和家里的碗一樣都是陶瓷做的。
接下來我們就要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一下,這些物品的導電性。
首先我們來看看檢測的具體步驟。 【教師】:播放微課。 【學生】:觀看。
【教師】:檢測的這五個步驟,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
二、檢測物體導電性
【學生】:學會了。
【教師】:好,老師還有三點要求:
1、 在實驗過程中,將能使小燈泡發(fā)光的物品放入貼著能使小燈泡發(fā)光的盒子中,將不能使
小燈泡發(fā)光的物品放入貼著不能使小燈泡發(fā)光的盒子中,保證檢測的有序性。 2、 這些物品都檢測好后,還有時間,挑選身邊感興趣的物品進行檢測,也把它記錄下來。 3、 音樂聲停止,代表實驗結(jié)束,請同學們整理材料,準備匯報,現(xiàn)在請組長拿出實驗材料,
我們開始實驗。 【學生】:實驗。
【教師】:下面我們來交流匯報一下實驗的結(jié)果,哪一組先來? 【學生】:匯報。
【教師】:同學們有不同意見,你說,檢測結(jié)果跟第()組一樣的舉手,好的,其它小組檢
測結(jié)果都是()容易導電,這樣吧,請你們組的組員再對 ( )進行重新檢測,你繼續(xù)匯報。
【學生】:匯報。
【教師】:重新檢測的結(jié)果是怎樣的? 【學生】:
【教師】:對于這組的檢測結(jié)果,還有有不同意見嗎? 【學生】:
【教師】:好的,除了這些還有檢測其他物品嗎? 【學生】:
【教師】:請把你們檢測的物品拿到投影下,邊展示邊匯報。 【學生】:匯報。
【教師】:說得真棒,還有補充嗎? 【學生】:
【教師】:好的,那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這些容易導電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的,例如(、、、)是
什么材料?
【學生】:金屬。
【教師】:那不容易導電的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例如(、、、)是什么材料? 【學生】:橡膠、塑料、木頭、玻璃、布、陶瓷、紙等等。 【教師】:那我們?nèi)耸菍w還是絕緣體呢,為什么? 【學生】:
【教師】: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更加靈敏的電路檢測器,它也叫人體驗電球。 【教師】:這兩個點就是它的檢測頭,里面也由小燈泡,導線,電池等幾部分組成。 【教師】: 我把兩根手指按在檢測頭上,電流能否從我的這根手指流到另一根手指呢? 【學生】:猜測。
【教師】:演示,確實可以。
【教師】:那電流能否從這只手通過身體,到另一只手通過呢?誰來試試? 【學生】:到講臺演示,小燈泡亮了。
【教師】:現(xiàn)在電流是從一個人身上通過,兩個人手拉手能不能通過呢?再請一位同學。 【學生】:兩個學生手拉手到講臺演示,小燈泡亮了。 【教師】:把拉著的手分開試試。 【學生】:分開手,小燈泡不亮。 【教師】:再拉回去。
【學生】:拉手,小燈泡亮了,電流從拉著的手上通過。
【教師】:電流在兩個人之間可以通過,多個人呢?我們請一個小組試試。 【學生】:小組手拉手,按住檢測頭,小燈泡亮了。 【教師】: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人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學生】:導體
【教師】:所以我們要注意防止觸電,如果看到有人觸電了,能不能用手去拉呢? 【學生】:
【教師】:說得很對。我們再用它來檢測一下自來水,誰來試試? 【學生】:
【教師】:你再測一次,說明什么呢? 【學生】:
【教師】:說明水也是導體。
【教師】:我這里有條干毛巾,根據(jù)剛才的檢測結(jié)果,布做的,是絕緣體,我們用這個電路
檢測器也來檢一次,你來幫我檢測。
【學生】:
【教師】:再試一次,兩次小燈泡都沒亮,是絕緣體,現(xiàn)在我在上面倒水,讓它變成濕毛巾,
重新檢測,再試一次,為什么會這樣?
【學生】:
【教師】:分析得真好,所以,這里的絕緣體如果變濕了,也是會導電的。 【教師】:好了,同學們經(jīng)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常見的導體有: 【學生】:金屬、人體、自來水。 【教師】:常見的絕緣體有:
【學生】:橡膠、塑料、木頭、玻璃、布、陶瓷、紙
【教師】:導體與絕緣體各有用途,接下來我們看看導線和開關(guān),誰來說? 【學生】:
【教師】:說得真好,我還帶了把螺絲刀,電工師傅在修理電路的時候就會用到螺絲刀,大
家看看,螺絲刀由哪幾部分組成,為什么這么設計?
【學生】:
【教師】:好,我們學習了導體與絕緣體后,對這些物品也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們利用? 【學生】: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三、教室里的電器設備
【教師】:電器設備外面都有絕緣體可以防止我們觸電,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絕緣體呢? 【學生】:保護它們不被破壞。
【教師】:對了,這一點非常重要,那萬一我們發(fā)現(xiàn)絕緣皮破損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學生】:
【教師】:自己不要觸碰,把這件事情告訴大人,提醒他們首先要切斷電源,換成新的或用
絕緣膠布包。
【教師】:看到這樣的行為,你會對他們說什么? 【學生】:
【教師】:對了,如果絕緣體變濕了,會導電,所以這樣做是很危險的。我們要提高警惕,
注意用電安全。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
【教師】:看來同學們都有了不少的收獲,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導體與絕緣體的一些應用,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板書設計】
導體與絕緣體
銅絲容易讓電流通過 塑料不容易讓電流通過
回形針 鋅條 橡皮 干布條 鋼尺 銅片 塑料尺 蒸發(fā)皿 銅鑰匙 鋁片 干木棒 紙盒 鐵釘 玻璃瓶 吸管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導體與絕緣體”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shù)為3-6之間的關(guān)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導體與絕緣體》浙江省 - 臺州”,所屬分類為“小學科學優(yōu)質(zhì)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導體與絕緣體》浙江省 - 臺州”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的成長和發(fā)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guān)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lián)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