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導體與絕緣體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導體與絕緣體》湖北省 - 武漢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導體與絕緣體》湖北省 - 武漢
導體與絕緣體
武漢小學 李 凱
設計說明:
本視頻課程是STEAM課程的一種嘗試與探索。在原教科版四年級下冊《導體與絕緣體》課程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設計。
我校四年級孩子們對于“導體與絕緣體”的認識程度已經普遍超出教材編寫內容的要求,孩子們的興趣、學習主動性有所不足。 所以以STEAM課程理念為基礎,用生活中常見但認識不足的“接線板”作為研究對象對課程進行了重新設計。
通過實驗判斷有爭議的、未經實驗判斷過的物體的導電性能來學習“導體與絕緣體”。有選擇性的實驗,是學生認識上存在障礙和疑問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節約的時間還能為后面工程實踐,實踐體會工程設計的巧妙提供更充分的探究時間;分析接線板中材料的選擇、結構的設計有目的的使用了“導體與絕緣體”;拆卸接線板觀察思考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外觀造型、顏色„„功能作用;嘗試改進接線板的設計。這樣的課程脈絡貫穿整個教學內容。
讓孩子們充分的解析“接線板”來理解認識“導體與絕緣體”的意義,來體會選材、結構、造型、顏色„„等設計制作的巧妙,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創新意識。 教學目標:
1、知道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 2、認識電學原件中導體、絕緣體的選材原因。
3、通過電路檢測器的檢驗,掌握導體、絕緣體的基本判斷方法。 4、通過拆解,分析產品構思和設計目的。 5、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析能力,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知道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
教學難點:對接線板結構(工程設計)的分析和理解。 教學過程:
一、觀察分析接線板(插頭):
1、今天,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接線板) 2、電器設備多,電源插口少時我們會用到它,比如說„„;電器設備和電源離得太遠時我們也會用到它,比如說„„。
3、當我們將插頭插進電源后插座就通電了。我們來觀察一下接線板的插頭,它是由哪些材料構成的?
4、廠家生產的插頭為什么用銅做“”,用塑料做“”,互換材料來制作行不行?為什么。 二、認識導體、絕緣體:
5、銅是一種容易導電的材料,塑料是一種不易導電的材料。生活中還有很多容易導電和不容易導電的物質。
6、它們,哪些容易導電,哪些不容易導電?說說看!
7、(猜測分類)通過以往的學習,結合生活經驗。大部分容易導電和不容易導電的物質大家都能達成共識,有一部分還存在不同的看法。(人體、水、鉛筆芯„„)它們的導電性能到底如何呢?讓我們用更
靈敏的驗電器來判斷判斷。(演示操作“導體絕緣體各一個”) 8、(小結)生活中我們將銅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稱為導體;將塑料、橡膠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稱為絕緣體。 三、分析接線板構思和設計:
9、插頭的銅易導電,連接電源,電通過導線到達接線板。接線板里是個什么樣子的結構?又是有哪些材料構成的呢?拿到接線板后近距離看一看,小組交流交流,將結構簡單畫一畫,材料名稱標寫一下。記錄在圖紙上。
10、你們組認為接線板里面是什么樣子的?有哪些材料構成?說說看!小結觀點的一致性:接線板內部的通電結構必須選用導體制作,外部操作時人容易接觸的位置選用絕緣體材料制作。
11、我們手中接線板的里面設計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用螺絲刀將它打開,來看一看。看看實際結構、選材與你們的判斷有哪些不同。 12、接線板中導體、絕緣體材料的選擇確實起到通、斷電作用,然而又不全是。除此之外還用鐵做了螺絲釘、用銅做了彈簧、橡膠做了壓線夾、„„還將插芯塑型„„。
13、這些內部材料的選擇,結構設計還起到了更好的連接、固定作用。能夠更安全的使用電。那外殼的外形、顏色等設計又考慮了什么呢?(表面有紋路、邊緣圓潤、顏色鮮艷„„)(防滑、防撞防摔、防暗) 除了大家分析出的設計目的外,它還考慮到了視覺的美感(比較老、中、新)
14、我們手中的接線板也肯定有它的不足。現有的設計(在內部材料
選擇、結構設計、外觀造型、顏色„„)還能怎樣改進提升,讓它能更好的為我們大家服務呢?有沒有好點子,說說看! 四、激勵拓展: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新型的接線板,它們的設計和大家想的非常類似,比如說„„。有些想法可能還沒有出現在接線板上。這些創新的設計和思考也能達到更好的為大家服務這樣的目的,并且確實可行那么你也具備了小小設計師的基本要求。下去后再完善完善爭取我們班有同學拿個專利那就太了不起了! 五、板書設計:
導體與絕緣體
人體鐵
自來水銅容易導電導體 鉛筆芯鋁 橡膠
塑料不容易導電絕緣體 木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