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食物中的營養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食物中的營養》吉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食物中的營養》吉林省優課
四年級科學《食物中的營養》教案
【教案背景】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 【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營養》是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食物》中的第二課,是在前一課調查、統計了一天中吃過的食物基礎上進一步對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進行探究,是讓學生懂得營養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礎。因此,本課是承上啟下的一課。
本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教材中關于營養成分的作用是非常抽象的概念,這需要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體驗,才能更好地理解。同樣,本節課內學到的知識,可以指導學生日常生活,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全課分為三部分:1、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們能獲得哪些營養;3、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學情分析】
1、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對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對一天中的食物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認識,大多數學生都知道我們是通過食物獲取豐富營養的,這是我們能順利進入并完成本課的知識基礎。
2、四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半科學課的學習,已經能較為熟練地運用調查、觀察、實驗、記錄等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這是學習本課的能力基礎。
3、在生活中,學生們對食物中所含營養成分的認識還相當有限,這是學習本課的障礙,同時也說明了學習本課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1)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
(2)人體保持健康需要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
(3)蛋白質是構成我們身體的主要成分之一。糖類和脂肪能提供身體需要的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 (4)沒有一種食物會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所以我們要吃各種不同的食物。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資料獲取信息,豐富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營養的類別等方面的認識,并擴充到記錄中,完善對一天中的食物的統計活動。
(2)通過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對食物營養成分的認識中,感受各種營養與支撐人體生命活動的關系,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
(2)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統計的記錄活動中,幫助學生建立嚴謹細致的研究態度。 【教學方法】
1、多媒體輔助:利用互聯網搜索相關視頻,使學生了解六大營養成分
2、實驗法:學生分組實驗,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教學重點】
知道食物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教學難點】
能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利用網絡搜索視頻,制作課件。 (2)演示實驗材料:
蛋白質的辨別實驗器材:毛發、酒精燈、火柴、盒裝牛奶 (3)分組實驗材料:
脂肪的辨別實驗材料:食用油、肥肉、棉簽、白紙。
淀粉的辨別實驗材料: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
食物(面包、米飯等)。
學生準備:上節課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記錄卡。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身體成長、發育都需要哪些營養?我們能從種類豐富的食物中獲得什么呢? 揭示探究主題:食物中的營養(板書) 二、探究過程:
1、食物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1)講述:人體的生命活動,需要多種營養的支持。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通常分為: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水。下面我們分組探討一下,每一小組選定一種來進行具體研究。
(2)分小組探討交流(可根據生活經驗知識談談,也可閱讀課本介紹了解,還可通過查閱資料解釋;交流時做好記錄,選定一人代表小組在全班匯報交流。)
(3)觀看視頻、幻燈片,匯報交流。 ①蛋白質組:
蛋白質是人體肌肉、皮膚、內臟、頭發、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它是構成身體細胞的基本材料,用于機體生長發育、衰老組織更新、損傷組織修補,以及各種生理功能的需要。生命的產生、存在與消亡,無一不與蛋白質有關。所以說,蛋白質是生命物質。
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舉例:糧食、肉、乳、蛋、豆制品、蔬菜、花生„„ ②糖類組:
糖類的主要功能是供給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一般來說,人體所需要的能量70%以上是由糖類氧化分解提供的。在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糖類常常占80%以上,其中主要是淀粉。糖類也是細胞的組成部分,例如細胞核中染色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糖和脫氧核糖。
淀粉也是糖類。我們吃的糧食,如米、麥、玉米、高粱、甘薯等,其主要成分都是淀粉。
組織學生觀看視頻。 ③脂肪組:
脂肪俗稱油脂。按來源可分動物油脂和植物油脂兩大類。脂肪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含熱量最高的營養物質。脂肪是由碳、氫、氧元素所組成的一種很重要的化合物。有的脂肪中還含有磷和氮元素,是機體細胞建成、轉化和生長必不可少的物質。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給熱量,其提供的熱量較相同質量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糖類)多一倍。此外,脂肪還提供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的種類很多,可分為飽和、單不飽和與多不飽和脂肪酸三大類。脂肪在人體營養中具有重要地位,人體所需總能量的1000~40%是由脂肪所提供的。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植物油、動物油、肥肉„„ 組織學生觀看視頻。 ④維生素組:
維生素也稱維他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素,是人體維持正常代謝和機能所必須的一類低分子化合物。它是人體六大營養要素(糖、脂肪、蛋白質、鹽類、維生素和水)之一,大多數必須從食物中獲得,僅少數可在人體內合成或由腸道細菌產生。
人體每日對維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如果缺乏,則可引起一類特殊的疾病,稱為“維生素缺乏癥”。因為維生素跟酶類一起參與肌體的新陳代謝,能使肌體的機能得到有效的調節。
各種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組織學生觀看視頻。 ⑤礦物質組:
礦物質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
人體其實是由各種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組成的。其中很多礦物質元素為酶的必需組分,可調節多種生理功能(如維持滲透壓、氧氣轉運、肌肉收縮、神經系統完整性),也是身體組織和骨骼生長及維持所必需的。有些礦物質(如鈣、磷、鈉、鎂、硫、氯化物)含量較大,有些則僅含微量。人類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鉆、銅、氟、碘、鐵、鋅、鉻、硒、錳、鑰。大多數礦物質(鋅除外)都廣
泛分布于各種食品中,可以在平衡和多樣化的膳食中得到充分補充。 食鹽、各種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組織學生觀看視頻。 ⑥水組: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成年人體內的水約占體重的6000~7000,少年兒童體內的水約占體重的8000。水是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不能離開水。例如:營養成分經過消化后分解成的各種物質,都需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夠被吸收;絕大部分廢物都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夠被排出體外。水一方面不斷地隨著食物和飲料進人人體,一方面又不斷地隨著廢物排出體外,身體里的水常常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各種生理活動就會發生障礙,甚至危及生命。組織學生觀看視頻,視頻資料。
板書小結:蛋白質、水、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及作用。 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們能獲得哪些營養
(1)引導:通過探討交流我們已經對食物的營養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請大家拿出我們上節課調查食物時填寫的卡片,將每種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補充記錄在卡片上(卡片的背面或者食物名稱的旁邊);然后按照不同的營養成分,將食物再次分類,并作好記錄。
(2)小組活動:先做補充記錄,再重新分類并做好統計 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 含有豐富糖類的食物 含有豐富脂肪的食物 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 含有豐富礦物質的食物
(3)展示交流(投影儀展示小組統計表)。
(4)小結:我們吃的食物中,有的一種食物可能會含有多種營養成分,但沒有一種食物會具有所有的營養,因此我們應該均衡膳食。 3、找出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1)過渡:我們還可以通過實驗和查閱資料的方法,親自來找一找這些食物所含有的營養成分,那就更有趣了。
(2)實驗方法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①出示:面包 、米飯、花生 、肥肉、食用油等幾種食物 ②學生討論匯報:用什么方法來辨別食物中含有淀粉或脂肪呢? ③分組實驗,完成實驗記錄
注意:檢驗糖類,滴碘酒時,要離開食物一段距離,然后滴一滴或幾滴;檢驗脂肪實驗時,不要弄在檢驗紙以外,以免污染衣服、書包、桌子等。
食物中的營養實驗報告單
選擇辨別的營養成
分 淀粉
脂肪
檢測方法
滴碘酒觀察是否變藍 (是打“√”)
壓、劃后是否有油漬(是打“√”)
實驗現象
面包 米飯
花生 肥肉 食用油
④匯報結果
(3)在不方便實驗的情況下可以怎樣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①投影出示:盒裝牛奶 ②討論:怎樣辨別它的營養成分? ③學生小結:看食物包裝袋上的說明標簽。
注意:看食物包裝袋上的標簽時,應仔細找找不同食物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 (4)拓展延伸
演示辨別蛋白質的方法:用火燒,有燒糊味,說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質。 三、小結
1、說說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2、課外繼續檢驗食物的營養成分,制成一份常見食物營養成分表。 【板書設計】
食物中的營養
蛋白質 人體的主要成分
脂 肪
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糖 類 維生素
調節身體機能
礦物質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