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搭支架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搭支架》新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搭支架》新疆
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
《搭支架》
一、 教材內容分析:
《搭支架》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的第二課, 本節課所需課時為2課時,本節課為第2課時,40分鐘;《搭支架》是在前一節課認識到平面圖形中三角形最穩定,能搭出簡單的平面和立體支架的基礎上,動手探究搭一些生活中常見物體的支架,在了解這些支架結構的同時,意識到生活中這些支架的優勢,并利用三角形穩定性去搭支架,提高學生自己設計,動手制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二、 學習者特征分析:
1、 學生在四年級的數學課已經做過“制作不同形狀的支架并用手感覺其穩固性”的類似活動,知道平面支架中三角形是最穩固的。在五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建構模型進行解釋的能力,但立體支架對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尤其是讓學生自己搭支架,難度更大,變量也不好控制,而且探究的時間過長,也會影響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效果。
2、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并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去探究。但是學生的興趣不能自始至終,學生只對活動操作本身感興趣。在交流階段注意力不夠集中,思維不夠活躍,不善于表達、交流,這在高年級的學生中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
三、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了解生活中的支架結構。 2、能夠先先繪制草圖,根據草圖搭建生活中的立體支架。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到支架結構與傳統建筑相比具備很多優勢。 2、能夠設計并制作生活中常見的支架建筑模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體驗自主設計、自主發現的樂趣。 教學重點:
通過搭建生活中常見支架建筑,認識支架建筑的優勢。 教學難點:
能夠設計并制作部分特殊建筑的模型。 四、 教學準備:
1、 學生:紙棒、膠帶、剪刀、尺子。 2、 教師:課件 五、 教學過程:
一、引課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支架,這節課我們用上節課所學的知識搭一個生活中的立體支架。板書:搭支架
二、教學活動
1、交流課前小研究:出示課前小研究,通過觀察和查閱資料,你發現生活中有像這樣的建筑嗎?畫出它們的草圖了嗎?來把照片
和你畫的草圖和大家交流一下,哪一組先來?
2、想不想根據草圖親自動手搭出一個支架建筑?(動手搭建)那我們在制作時應注意什么呢?下面老師提幾點注意事項。師課件出示注意事項:
①、明確分工:總工程師、材料員、搭建師、記錄員、匯報員等。 ②、團結協作:將支架的連接處用膠布貼牢固。
③、搭支架時安安靜靜地做,一邊做一邊想,發現問題,及時修改草圖。
④、安全提示: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使用完剪刀要閉合。 3、同學們草圖做完了、注意事項也清楚了,現在開始搭建你們的支架。
4、教師參與搭支架活動,并巡視。
5、小組匯報交流評價,下面請所有小組的組長將支架放到講臺上。哪一組先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對照圖紙介紹,4組)
問:你們的設計圖變成真實的了嗎?你們的預測準確嗎? 問:在搭支架的過程中,你們產生了哪些問題?怎么解決的? 問:其他同學對他們小組的作品有什么好的建議?(此問題最好有學生在匯報時自己問)
6、評價:你們認為哪幾組的支架搭得好?為什么?(師及時評價有的創新等等。(評價3-5組)
7、師:通過學習你發現( )會影響支架的穩定性。你們還有哪些發現?
三、鞏固拓展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覺得做一名設計師,工程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課后繼續在生活中尋找穩定美觀的支架,努力做個小工程師!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