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全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微課
所屬欄目: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
視頻課題:第五屆全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微課視頻《光和影》甘肅省天水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五屆全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微課視頻《光和影》甘肅省天水市建設路第二小學小學科學
《光和影》說課稿
甘肅省天水市建設路第二小學 任亞偉
指導教師: 吳重霞
一、使用教材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光》第一課時《光和影》
二、實驗器材
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手電筒、小木塊、玻璃
三、實驗創新要求/改進要點
自制了一個“簡易觀察儀”。這個觀測儀有兩大亮點:1.簡易,學生可以自己制作;2.精確,利用觀測儀上的數據可以準確地知道影子發生了哪些變化。通過對實驗器材的創新,既增加了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又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四、實驗原理/實驗設計思路
從生活情境中引入,利用自制教具進行實驗,一方面使學生清楚地觀察到影子的變化與光源位置和距離之間的關系,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一方面由于它簡單易做,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感受到原來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善于動腦、勤于動手,都能成為小小科學家。
五、實驗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產生影子的條件;知道物體影子的長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關;物體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
過程與方法:利用科學教具探究,做光和影的實驗,能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之間的關系,并將結論運用于新的情境中。
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平常的游戲中發現科學奧秘,激發科學探索的好奇心。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系的,也是有規律的。在實驗觀察中養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六、實驗教學內容
本課是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光》中的第一課。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充分理解本課的內容,對于本單元的后幾課關于光的傳播和陽光與溫度之間的關系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開課以情景導入,運用自制教具觀察影子的變化與光源、障礙物距離之間的關系。
七、實驗教學過程
①情境引入:課前通過預習案的形式,要求同學們利用周末的時間去天水的古民居——南宅子欣賞皮影戲表演,感受光與影的奇妙之處
②專項探究:學生運用自制教具觀察影子的變化與光源、障礙物距離之間的關系
③學以致用:利用所學知識,歸納影子變化的原因,并自己制作,觀察生活中事物的影子變化。
八、實驗效果評價
從生活情境中引入,利用自制教具進行實驗,一方面使學生清楚地觀察到影子的變化與光源位置和距離之間的關系,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一方面由于它簡單易做,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感受到原來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善于動腦、勤于動手,都能成為小小科學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