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九課第一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黑龍江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教學案
Ⅰ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1.結合歷史知識,了解中華民族復興、中華文化復興的探索歷程和必然選擇;
2.懂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導者和踐行者,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形成及作用,理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和措施,增強分析歸納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3.增強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真摯情感和理性認同,增強公共參與和責任擔當。 重難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及措施
Ⅱ預習學案
1.中國近代歷史證實的結論:奉行“ ”論、“ ”等主張,都不能解決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無法使中華文化走上復興之路。
2.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 。 中國共產黨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 和 , 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 和 。 3.文化復興的必然選擇: 。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形成:
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 ,
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 和 , 植根于 。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是 一個民族前行的旗幟。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 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中華文化獲得空前發展、重新走向輝煌的必然選擇。
(3)要求: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 為指導,堅守 立場,立足 ,結合 ,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 ,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4.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措施)
(1)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推動 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①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②推動 和 發展。構建把 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
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 ③加強推進 ;
④加強 ,推進 ,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堅持為 、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 ,百家爭鳴。
(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 ,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 、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
Ⅲ合作探究
1.分組討論:結合圖片,說一說如何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小調查:請為大家推薦你喜歡的影視作品或電視節目,并說明理由?
3.舉例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Ⅳ小結提升
Ⅴ習題檢測
1.近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說明( )
①中國共產黨積極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②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③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保證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增強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2014年“十一”黃金周,全國電影票房達到驚人的10.7億元。同時,電影品質進一步提升,主流價值觀得到了廣泛傳播。材料表明( )
A.文化市場越繁榮越要加強管理 B.市場化才能提高電影產品質量
C.經典文化才是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文化 D.電影產業發展注重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3.講好中國故事,是消融“語言壁壘”和“文化隔膜”的重要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并不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更重要的是把中國故事背后的“道”講清楚,讓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受眾愛聽、想聽,聽有所思、聽有所得。材料表明,講好中國故事有利于:
①促進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睦相處 ②創新文化傳播方式,推動人類文明繁榮發展 ③促進不同文明交流,消除文化隔閡和文化差異 ④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當今,看似繁榮的國內兒童書市場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孩子們“如數家珍”的大多數童書都是外國書籍,如美國的《貝貝熊》、法國的《不一樣的卡梅拉》等,“西餐”悄然成為孩子們“餐桌上的主菜”。這引發了很多有識之士的擔憂。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要充分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成果,這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 ②依托深厚中華民族文化底蘊,發展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文化 ③應堅持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自覺抵制“西餐”文化的傳播 ④開發反映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本土原創童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全盤西化”或“文化復古主義”,只有在一個條件下才是正當的,即通過程序規范的民眾選擇。然而,只要經過這樣的選擇,上述兩種取向皆是不可能的。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這是因為“全盤西化”或“文化復古主義”
①都無法使中華民族、中華文化走向復興之路 ②都不能解決中國的去向問題 ③都陷入了守舊主義傾向 ④都犯了“民族虛無主義”的錯誤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6.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下列能體現這一要求的有
①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 ②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③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 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進行文藝創造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7.某地政府在農村文化建設中,著力推進文化禮堂建設,設立學習講堂,民風廊勵志廊等,開展文化活動,促進農村文化從單純的娛樂向更高精神層次的躍升,形成一股崇德向上的強大力量,該地的成功經驗表明,新農村文化建設( )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農村通俗文化 B.程襲農村傳統文化,提高農民的道德修養 C.積極發展文化產業,保障農民的文化權益 D.大力發展文化事業,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
8.(2017天津卷14)材料一 為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天津在全國首創文化惠民卡,對市民觀看演出進行補貼,大大降低了市民走進劇場的門檻。以前很多文藝院團演出上座率不到五成,“文惠卡”推出后,各院團演出的平均上座率超過八成。一張小小的“文惠卡”,不僅讓普通市民享受到多種文化盛宴,而且倒逼各文藝院團轉變經營理念,促進了更多優質劇目的產生。 (1)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文化惠民卡推出的意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