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九課第一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內蒙古 - 鄂爾多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一框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考點展示】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教學重點、難點】 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考情分析】
全國卷5年1考 命題揭秘導航
2016
年全國丙
卷·39(3),4分
本考點屬于命題的一般考點,主要結合文化熱點來考查對文化強國措施的理解,選擇題和主觀題兼顧。復習時,注意準確把握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知識,注意與其他文化發展措施的融合。
【知識結構】
【復習建議】
1、學會“穿越” 與“合并同類項”,注意全書知識的聯系和歸納。 2、把握全書兩條主線—----文化作用與文化發展(建設)。 3、處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4、夯實基礎知識,理清知識間的關系,自己構建知識體系。 5、練習和研究相關高考題。 6、關注相關時政熱點知識。
【知識梳理】
一、中華文化復興的必然選擇
1.近代中國歷史證實的結論:奉行 論或 ,都不能解決中華文化向何處去的問題,無法使中華文化走上復興之路。 2.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
傳入中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 3.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1)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以 為指導思想,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
史使命。在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 前進方向。 (2)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①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 指導,建設面向 ,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 。
②原因: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 ,使悠久的中華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實現文化強國的夢想。 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1.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 (1)是什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這個目標,與 相適應,與 相銜接,與 相匹配。 (2)要求:必須堅持以 為指導;堅持 的方向;堅持 的方針;堅持 的原則;堅持把 放在首位、 相統一;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
2.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1)是什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2)原因:①是由我國 決定的;②是由 的要求決定的;③是由我國 決定的;④是由增強 的現實需要決定的。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 的關系。
2
(2)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 ,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 。 三、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1.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原因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前進,關鍵是 。為此,需要樹立 。 2.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內涵與表現
(1)內涵:文化自覺,是對 的深刻認識、對 的正確把握、對 的主動擔當。文化自信,來自于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于對 的充分肯定、對 的堅定信念。 (2)表現
對 充滿信心、對 充滿信心、對 充滿信心。
3.最重要的要求: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一定要堅持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更加自覺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更有自信地邁向 的目標。
【易錯矯正】
1.(2015·高考海南卷)劇目創作堅持市場至上的導向。( ) [矯正]
2.先進文化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 [矯正]
3.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 [矯正]
4.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覺的基礎,文化自覺是文化自信的表現。( ) [矯正]
【重難點突破】
1.深刻理解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1)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文化自覺是文化自信的基礎,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覺,才能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覺的表現,只有建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讓文化自覺變成扎實的行動。 (2)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最終目的是實現文化自強。“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實際,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發展道路,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就是要使我們的文化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強大的活力和創造力、強大的實力和競爭力,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3)文化自覺,主要強調體現在行動上;文化自信主要體現在認識上。
對點訓練:1、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前進,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費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覺’是當今時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他文化有自知之明。”由此可知,文化自覺( ) ①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 ②來自于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 ③是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 ④來自于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高考鏈接
1、(2013·安徽高考)古人以“桑梓”代表故鄉,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見古人對自己生存的環境何等親切,他們能夠把周圍的事物倫理化。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 A.必須尊重和認同傳統文化 B.認識世界要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前提 C.要增強文化建設的自覺性 D.要發揮意識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動作用
2、[2016·高考全國卷丙,T39(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治療瘧疾新方法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本土培養的科學家首次獲諾貝爾獎。
瘧疾是威脅人類生命的一大頑疾,困擾了人類幾千年。20世紀60年代末,治療瘧疾的常用藥物——氯喹或奎寧的藥效已經減弱,瘧疾的發病率再次升高。為了找到新型抗瘧藥物,中國政府啟動了研制
3
治療瘧疾藥物的“523項目”,中醫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為組長的科研組參加研究工作。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屠呦呦小組與全國7個省市、30多個單位的科研人員協同合作,經過數百次試驗、無數次失敗,并從《肘后備急方》等傳統中草藥文獻中獲得靈感、汲取智慧,最終使用乙醚從青蒿中提取了療效高的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藥劑列入其基本藥品目錄,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藥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準治療藥物。
屠呦呦說,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項榮譽。它屬于科研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屬于中國科學家群體。用現代科學手段不斷認識中醫藥,是我們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責任。
在世界各國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為什么要堅定中華文化自信?請列舉兩條理由。
3、(2014·高考福建卷)(節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文化積淀著一個國家最深層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個民族保持生機與活力的源泉,它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不斷為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增添絢麗的色彩。
材料 古老的中華文化走過了獨具特色的輝煌歷程。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開啟了中華文化復興的新征程,對中國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及其重要成果
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談談材料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啟示。
【熱點鏈接】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從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明確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十九大報告強調:“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命題角度一:結合上述材料談談當前我們具有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原因 提示:具有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原因
(1)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我們進行文化創造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2)中華民族五千多年光輝燦爛的優秀傳統文化、黨領導人民創造的革命文化、改革開放新時期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我們進行文化創造提供了寶貴資源。
(3)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我們進行文化創造提供了深厚實踐基礎。
命題角度二: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如何樹立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提示:樹立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措施
(1)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2)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全面發展。
發展歷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創立毛澤東思想,取
得中國革命的勝利。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巨
大成就。
改革開放時期
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4
(3)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4)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 命題角度三:結合上述材料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知識,談談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啟示。 提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措施: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2)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3)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4)尊重文化多樣性,做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保持和發展中華文化的民族特性。 (5)堅持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不斷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等的創新 單項選擇題
1.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種高度的文化自信源于( )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②我國已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③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④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十九大報告強調:“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對如何堅定文化自信,報告作出了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傳統文化,我們應該( ) ①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擯棄封建主義的糟粕,弘揚和光大優秀民族傳統
②主張全盤西化,這樣才能與當今社會所共同呼吁之民主、自由、平等、科學等價值相適應 ③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④全面繼承,加強文化交流,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